浙江湖州結束數百年渡運歷史
2008-8-12 9: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湖州最后一個渡口已撤除近兩年了,老渡工的日子過得怎樣,附近村民們的生活有何變化。
帶著這個疑問?炎炎夏日,筆者沿著蜿蜒鄉村公路,在浙江湖州南潯區和孚鎮南溪東自然村,找到了這位曾是最后的老渡工費小狗,與他一起回憶水鄉渡運的故事。
老渡工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今年60多歲的費老漢,他與妻子倆現在一家鄉鎮私人企業幫著看傳達室,每天吃住在廠里,主要負責掃地、燒水、燒飯一些輕便的工作。老渡工非常爽朗,臉上總是堆滿了笑容,“現在,廠里的活很輕松,比起當擺渡工時,不知強上多少倍”。
提起眼下的生活,費老漢甭提有多高興。這座新荻大橋的建成通行,不僅方便了村民的出行,而且村上企業加工的產品,村民自家養的鮮活魚直接運抵城里,給他們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日子越過越紅火。費老漢說,“在廠里工作輕松不說,他與妻子倆每月工資1700元,一年下來有二萬元的收入,養老的錢不用愁了,生活也過得有滋有味”。
吆喝一聲“擺渡”來回迎送
費老漢原先是新荻村生產隊拖輪上的一名船員,熟悉水性,精通航行駕駛。2000年,村干部為照顧困難戶,家境貧困的他成了一名擺渡工,為出行村民擺起了渡。
日出而渡,日落而歸,他總是風雨無阻地坐在渡船上,一刻也不離,中午飯也要妻子送到渡船上。只要渡客吆喝一聲“擺渡”!他就搖著渡船來回迎送,尤其是村里的學生,每天早晨送學生上學,晚上迎接最后一個學生回家,這才結束一天的渡運生活。
擺渡工的活不僅很苦,而且收入微薄,養家糊口,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舍不得與“老朋友”分手
為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鄉村群眾出行條件,消除渡口是安全隱患,湖州渡船和農村小客船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2006年10月底,和孚鎮新荻大橋建成,湖州最后一艘渡船“光榮退役”。
撤渡的那天,雖下起綿綿細雨,但附近許多村民特意趕到渡口,依依不舍地為渡船送行,唯獨不見費老漢的身影。副鎮長、村長和海事人員非常著急,都到他家里去了,怎么請他,可他還是沒到擺渡口。費老漢不好意思地說:真是有些舍不得啊!”最后,費老漢的兒子辦理了相關手續,與海事人員一起把渡船拖離了渡口現場。
這艘“退役”的渡船被正在籌備的湖州船文化博物館收藏,成為江南水鄉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