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1%
2008-8-1 16: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世華財訊廣西南寧市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595.15億元,同比增長16.1%,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全部工業總產值增長33.93%。
南寧市人民政府8月1日消息,廣西南寧市召開上半年工作會議。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95.15億元,同比增長16.1%,連續6個季度保持16%以上的增速;財政收入93億元,增長28.26%;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全部工業總產值增長33.9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36.89%,農業和農村經濟形勢逐步好轉,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6%;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消費市場連創新高,對外貿易快速增長;改革創新取得新成果,區域合作邁出新步伐,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81.66億元,增長41.36%;節能減排工作扎實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繼續加強;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民生進一步改善,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20件為民辦實事項目穩步推進。
會議提出了南寧市“十一五”后三年新的工作目標:到2010年,生產總值突破1,800億元,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500多億元,后三年年均增長速度由12%調整為16%,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快4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財政收入突破300億元,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100億元左右,后三年年均增長速度由15%調整為26%,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快11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300多億元,后三年年均增長速度由16%調整為24%,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快8個百分點;全部工業總產值突破1,600億元,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400多億元,后三年年均增長速度由19%調整為25%,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快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00億元,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增加近200億元,后三年年均增長速度由13%調整為20%,比“十一五”規劃目標快7個百分點。此外,一些事關民生、環保、社會事業發展的相關指標也將作相應調整。經過“十一五”后三年的努力,為“十二五”的發展乃至更長一個時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會議指出,實現“十一五”后三年南寧市新的更好更快的發展目標,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抓好今后三年的發展至關重要,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以開展全民創新全民創業活動為總抓手,全力推進各項工作。要立足新的起點,著眼于新的發展目標,進一步鞏固和擴大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成效,充分發揮廣大干部群眾的主體作用,以全民創新推動全民創業,以全民創業促進全民創新。要繼續推進思想觀念、發展模式、體制機制、工作方式方法、自主創新、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全方位創新。要全面推進個人、企業和其他各類組織的創業再創業,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加大創業扶持力度,降低創業門檻,積極發展創業中介服務機構,構建全民創業信息化服務平臺。要大力加強人力資源建設,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創新人才基地建設,實施高技能人才培訓工程,營造開展全民創新全民創業的良好環境,全面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
第二,以工業化為主導,走有首府特色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加大對工業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加快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要優化產業結構,優先發展重點產業,形成強大的產業集群;要深入實施“建設工業百家億元企業工程”,努力形成一批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30億元乃至50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要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要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以企業技術中心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要深化開發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產業發展。
第三,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要堅持以發展開放型經濟、非公經濟和勞務經濟為重點,以工業化為龍頭,以城鎮化為載體,以農業產業化為依托,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培育縣域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依靠工業化致富農民,城市化帶動農村,產業化提升農業;要著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綜合實力,形成壯大縣域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要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和企業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科學規劃,穩步推進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
第四,以市場化為導向,加快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要進一步拓寬領域、擴大規模,優化結構、增強功能,規范市場、完善政策,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完善基礎設施、信息網絡、物流配送三大平臺,確立區域性物流中心地位,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要改造提升商貿業,推進區域性商貿基地建設;圍繞區域性信息中心建設,大力發展信息傳輸、計算機和軟件服務業;要整合旅游資源,發展壯大旅游業;要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平臺,培育發展會展業;要發展現代金融業,培育區域金融市場,促進形成區域性金融中心;要著眼解決薄弱環節,選準切入點,加快“三基地三中心”建設,提升現代服務業水平。
第五,以城鎮化為支撐,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要緊緊圍繞建設區域性國際城市的目標,按照“以邕江為軸線,西建東擴,完善江北,提升江南,重點向南”的城市發展方向,調整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加快五象新區建設,拉開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要集約發展一批縣城和重點鎮,形成大中小城鎮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格局;要加快推進服務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基礎設施、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項目、市政基礎設施和城市路網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要抓好“植樹”和“治水”工作,深入持久有效地推進“城鄉清潔工程”;要進一步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提高城市建設管理和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第六,以解決瓶頸問題為重點,突出抓好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城市,南寧市經濟發展仍屬投資拉動型。保持投資穩定增長,要深入分析研究和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加強重大項目整合包裝,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資金支持和銀行貸款;要大力推進各項重點工程項目,加強項目庫建設,做好項目儲備工作,做到“加快在建一批、竣工投產一批、達標達產一批、開工新建一批、評估立項一批、儲備招商一批”;要加快建立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機制,不斷完善非經營性政府投資項目代建制;要加強對項目建設用地、資金、審批、環評等重大問題的協調和推進,加強征地、拆遷和被征地農民安置工作。
第七,以南寧市獲批為國家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積極適應國內外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新形勢,積極參與多區域經濟合作,找準承接點,構建承接平臺,創新承接舉措,優化承接環境,努力把南寧市建設成為產業轉移的最佳承接地。要加快園區建設,明確重點產業定位,引導產業集群發展,全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的載體和平臺。要創新開放合作的新理念,強化“三換”意識,深入研究實施“以空間換時間、以資源換產業、以存量換增量”的各項工作,突出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和重點產業,全力推進境內外招商引資工作。要按照全區招商引資"大兌現"的部署,結合南寧市實際,加快招商“綠色通道”建設,提高項目的落地率、履約率、開工竣工率、資金到位率。要牢固樹立南寧以外就是外的意識,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集中服務活動,制定和落實各項親商、安商、惠商、富商的優惠政策,使南寧市真正成為投資創業的沃土。
第八,以解決深層次矛盾為目標,繼續深化改革。要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為契機,更加堅定地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潔政府;要在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全面落實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政策,促進非公經濟大發展;要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搭建起新的投融資平臺;要加快公共財政建設,堅持財政增量向“三農”、公共服務領域、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要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要加快現代市場體系建設,積極培育各類市場流通主體;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要推進農村綜合改革、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華僑農林場改革。
第九,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著力點,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要通過5年的努力,使全市公路、鐵路交通更加便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南寧港初具規模,老口、邕寧梯級樞紐基本建成,面向東盟的航空門戶樞紐地位初步確立,軌道交通、快速公交部分投入使用,市內交通更加順暢,邕江南北兩岸聯系更加密切,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明顯提高。近期市委、市政府將出臺關于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南寧市交通建設5年工作目標和今年的工作任務,采取有力措施,確保交通建設各項任務按時完成。
會議強調,要把民生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抓緊抓好。一是要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牢牢扭住“發展”這條主線,努力實現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通過民生的改善促進經濟社會新的更大發展;千方百計擴大就業面,實現充分的就業;抓好收入分配調節,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切實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認真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切實做好受災群眾安置和救助工作;防止物價過快增長,維護市場價格穩定;積極推進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工程建設,完善相關制度。二是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有序擴大群眾的政治參與;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保證和尊重群眾的利益訴求,切切實實地解決好廣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要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堅持優先發展教育;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著力改善群眾的醫療衛生條件;大力發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深入實施“社會發展百億工程”。
會議提出了下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是以工業增長為重點,推進三次產業協調平穩較快發展。要加大扶持工業發展力度,認真解決今年以來工業經濟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工業項目為抓手,確保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40億元、技術改造完成投資130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目標;要保持服務業高速增長,圍繞建設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和交通樞紐、信息交流、金融中心及旅游集散中心目標,以金融業為先導,重點發展物流業、商貿業、旅游業,推進服務業結構調整升級;要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因地制宜,發揮優勢,加快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特別是抓好新農村示范點的建設。
二是以項目建設為重點,促進投資持續高速增長。要整合資源搭建投融資平臺,增強市場融資意識,拓寬融資渠道,整合利用國有資產,搭建大型國有投融資平臺,鼓勵企業開展股權融資、債券融資及短期融資券融資;要集中力量擴大招商引資,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等合作平臺,以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為重點,扎實抓好招商引資工作;要加快速度推進項目建設,利用自治區成立五十周年重點項目在南寧市實施,全面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三是以基礎設施為重點,加快城市建設步伐。要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五象新區開發。
四是以資金籌措為重點,整體規劃,統籌推進,掀起交通建設新高潮。要堅持規劃先行,有序推進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設。按照規劃要求,實現南寧市五年交通建設目標,必須完成投資515億元。08年是關鍵,要力爭完成投資43億元,必須密切配合自治區開工建設一批鐵路項目,建設一批公路和民航項目,推進一批交通建設基礎設施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一批重大交通項目的順利建成;要精心組織、加強協調、統籌推進。
五是以改善民生為重點,推進社會建設。要抓好就業和社保工作,全面完成統籌城鄉就業試點工作任務,確保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6萬人以上,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9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要發展社會事業和維護社會穩定,堅持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全面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要關心和改善群眾生活,抓好救災救濟工作,妥善安排受災群眾生產生活。六是以節能減排為重點,推進生態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