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油產品八成退出杭州市場 宣傳定價更需務實
2008-7-9 12: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如果說兩年前節油產品在杭州市場上是紅火一時,那么眼下,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汰,大部分的節油產品已在杭州消失。即便是上月20日,浙江汽油價格大幅攀升,杭州市場上的節油產品依然沒有絲毫回暖跡象。
“2005年那一年,我代理過三十多個品牌的節油產品。”在城西開有一家規模不小汽車服務店的汪先生表示,現在,他店里只有二三種節油產品了。“最多時,杭州的節油產品有100多個品牌,現在恐怕只有十多種了。”在他看來,八成以上的節油產品已經退出杭州市場。
從最初的趨之若鶩到如今的門庭冷落,節油產品為何短短二三年內就被打入冷宮?
八成節油品牌消失
“老板,你這兒有節油產品嗎?”當我向店主打聽時,多數店主會在一堆汽車用品中好找一番,才拿出樣品遞給記者。
6月20日,全國上調汽油價格,在浙江,93號汽油每升價格上漲了八毛多,高油價時代宣告來臨。這段時間里,有關節油的高招廣受車主關注,應該說,節油產品到了生逢其時的時候。為此,上周末,記者特地在杭城各個汽車美容店和汽配城里走訪,結果卻發現,曾經在街頭開設專賣店或擺在汽車美容店醒目位置的節油產品,現在不僅數量銳減,而且大多已經退縮到美容店比較邊緣的位置。
杭州宏來汽車服務公司總經理方宏來,曾代理過十多個品牌的節油產品,賣過節油產品可謂無數。他告訴記者,2004、2005年時,節油產品真多,幾乎每天都有人上門來要求他們代銷,其中以廣州產的居多。那時,他們賣的節油產品放滿了貨架,銷量也特別好,像店里現在還有的一種節油片,200元一片,當初一個月可以賣幾百片。但現在,賣得很累,一個月常常賣不出幾片,目前倉庫里還留有好幾百片的庫存呢。“這已經算是好的了。”他說,差的節油產品,一出來就賣不動,幾乎沒有進入市場就被淘汰了。
曾經也代售過多種節油產品的騰飛麥卡,如今也只剩下唯一的一種節油器了。“賣得不好,我們也就任其慢慢萎縮了。”據介紹,近兩年來的銷售中,他們發現車主們并不看好節油產品,銷量也不斷下滑。因此,從今年開始,他們嘗試開展清洗油路做專業汽車養護,這樣的節油養護反而很受車主歡迎。“發動機油路干凈,也可以節油,還會提升動力,其實不少節油產品就是借助這樣的原理生產的。”
節油產品銷量下降,也已影響到了生產源頭。記者輾轉找到一位曾經代理多個節油品牌的萬先生,他說自己去年年底他就退出這一行了,原因是當初由他推銷的幾家生產節油產品的廣州小企業,如今都停產了。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4月下旬的北京車展上,記者發現,曾一度為市場熱炒的節油產品,只剩少數幾家“藏”在不起眼的角落里,而問津者寥寥。
節油產品為何受冷落
照道理,油價高企的用車環境下,作為可以節能環保的節油產品,應該會越賣越火,但事實上卻日漸受冷,人們不由得要問,這是為什么?
“主要還是節油產品市場混亂,許多節油產品夸大宣傳。”萬先生表示,目前,國家還沒有節油產品的標準,所謂的節油產品節油多少也都是廠家自己所說,許多節油產品動不動就說自己可省油20%~30%。而且,不少節油產品性能不穩定,質量不過關,產品存在明顯缺陷。
據介紹,市場上銷售的節油產品主要有五類。即電系類、油管線類、進氣類和脈沖省油類等節油產品。如常見的省油丸、省油精、省油彈等就屬于汽油混合產品,它通過改變汽油分子結構使燃燒完全。這種產品用起來很簡單,只需放進油箱內即可,但節油效果很小,而且需車主長期使用效果才能持續,會讓車主感到節油并不省錢。另外像油管線產品是利用加熱原理將汽油分子細分化促進燃燒完全,此類產品也有明顯的缺點,如安裝困難,容易損害車輛。還有進氣類產品,靠增進發動機混合氣的含氧量,來促進汽油燃燒完全,但屬于改裝類產品,安裝過程中,稍有差錯或不夠專業,就容易造成行駛安全隱患。至于脈沖產品,雖有一定效果,但價格頗高。
曾經用過二個月節油靈的梁女士表示自己不會再買節油產品了,她說當初是看到廣告說可節油30%才買來用的,可事實上省油10%都不到。雖然每瓶的價格不貴,只要50多元,相當于8升汽油的價錢,但一個月用一瓶,平攤下來后她發現,省下的那部分油錢,正好用來買節油靈了。
“部分節油產品的適用范圍很小。”方先生表示,他賣的節油片,用在3.0L排量的車上時,每百公里可以節省1升的汽油,但如果用在經濟型車上,效果幾乎沒有。由于豪華車車主并不在乎油費,而在乎用油的經濟型車用了又沒效果,自然,慢慢的也就沒人買了。
正因為節油產品有著不少的缺陷,經銷商也好還是廠家也好,為了打開銷路,不惜利用各種欺騙手段,夸大節油產品的功效。久而久之,人們難免要對節油產品“感冒”了。
節油產品,宣傳定價更需務實
節油產品在使用中不盡如人意,是不是就說明節油產品在未來就沒有了市場?新浪等機構剛剛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還有四成以上的車友相信節油產品,但他們希望節油產品改進質量,宣傳和定價也更務實一些。
“我不相信節油產品可節油二三成的說法。”在一家汽車經銷店擔任銷售員的車先生對汽車構造非常熟悉,對一些節油產品夸大宣傳明顯持懷疑態度。他說,現在普遍應用的電噴車,其燃燒效率都可達到九成以上,留下的節油空間不到10%。在汽車技術行業如果長年的研發能帶來5%左右的節油效果,就可以算是非常顯著的研究成果了。如果節油產品可節油二三成,如此神奇的效果,汽車制造廠家怎么會不搶先采納?他希望節油產品企業生產出真正的好產品,宣傳和定價也更務實一些。
曾經使用過節油產品的網友蝶戀花也表示,作為環保節能的節油產品,在現在能源緊張的情況下是值得市場推廣的。問題是現在的節油產品效果還不夠理想,大部分只能降低5%左右的油耗,這樣的節油效果,讓節油期望值比較高的消費者很難感覺得到,也就是說,這樣的節油效果是很難吸引“省油心切”的消費者。因此,他認為無論是廠商還是消費者,都需要對節油產品重新認識,而廠家需要進一步研發市場喜歡的好產品。
業內專家也表示,從目前來看,節油產品并不會在杭州市場上完全消亡。據了解,目前從杭州市場上退出的節油產品,大部分是靠仿冒別人產品、低成本制作、糊弄人們的低質產品。一些含有較高科技元素的產品,或者一些有著節油效果的節油技術,相信改進后還是會在市場上脫穎而出,而這些經歷過大洗牌的節油產品和節油技術,可以說有望成為未來節油行業的領軍者,讓用車者真正嘗到省油又省錢的甜頭。
我國汽車節油潛力大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曾在中國科協學術年會上指出,我國汽車節油還有很大潛力,推廣小排量汽車和開發汽車節能新技術可以有效節省油耗。
汽車是傳統的耗油大戶。張彥仲說,據聯合國統計,在世界石油消耗中,空運占12%,海運占7%,鐵路與內河占6%,而汽車耗油占到了75%。2002年,我國汽車發動機每百公里油耗的設計值比發達國家要高10%至15%,而平均單車年耗油的實際值是2.28噸,比美國高10%,比日本高一倍。
“我國運輸用油消耗量大,節油潛力也大。”張彥仲認為,要降低汽車油耗,首先應大力提倡用小排量汽車。小排量汽車具有廉價、安全、多功能、油耗低的特點。我國如果多生產100萬輛小排量汽車,每年即可少耗油320萬噸。假設2010年小排量汽車占25%,即可節約石油400萬噸;小排量汽車占50%,即可節約石油1200萬噸。
“大力開發汽車節能新技術的潛力也很大,比如加快汽車發動機的燃料系統設計與機內凈化系統技術改進,開發應用高效三元尾氣轉化器,研究替代燃料車等。”張彥仲舉例說,研究高效節能發動機,可以提高效率10%至15%;加速研究混合動力,可節油20%;發展汽車電子技術如電噴、電控等,可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排放;采用鋁、塑料和復合材料,使車身輕量化,可減重15%至30%。“采用這些新技術,到2010年如果能將效率提高15%,一年就可節油500萬噸。”
節油關鍵在用車習慣
油價越漲越高,人們開車時對節油的需求也就越來越迫切,這使得節油產品應運而生,但節油產品本身具有的一些缺陷,又使它一出現就頗受爭議。
從理論上講,節油最多不可能超過10%,更不可能達到二成和三成。但是,節油10%或更低,在大部分車主那兒,根本沒有任何感覺。想想看,多一腳大油門,耗油就可以增加10%了,節省的那部分燃油,幾個急剎車或大油門就消耗掉了。所以,筆者認為,節油關鍵是車主的用車習慣。
俗話說:“司機腳下三成油”,意思是說良好的駕車習慣可以節省燃油10%~30%。“遠遠的看到紅燈,我就放了油門。我的車每百公里節省了2升多。”一位駕駛高手曾這樣傳授他的省油經。這樣的節油幅度比起節油產品來,要大得多了,有車族也容易感受得到。由此可見,良好的用車習慣比節油產品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