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企業風采

曙光耀黃海大旗豎巔峰——記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董事長李進巔

2008-7-8 13:1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上接B1版)
    1991年,曙光廠在重大產品開發上,面臨著選擇:有關部門讓他們選用插管式車橋;有人則主張上1020型懸掛式車橋。面臨抉擇,李進巔經過大量市場調查后,認為1020型產品國內還沒人生產,但具有國際20世紀90年代先進水平,市場潛力很大。于是他果斷決策,開發新產品上1020型車橋。有人勸他說:“搞這種車橋時間長、投入大,如果決策錯了,這一年全體職工的飯碗就會砸了!”在這種情況下,李進巔堅定地說:“不敢冒險,就不是一個好的企業家!”新產品一面世,就引起了許多主機廠的濃厚興趣,爭先恐后地選用這種車橋,成為了全國汽車市場的搶手貨。
    1994年,“曙光牌”SG1020車橋被省市評為“科技進步三等獎”,并在“首屆全國汽車配件商品”展示中,被國家質量管理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確認為首批“推薦商品”。1996年,曙光公司在SG1020獨立懸架車橋的基礎上,又開發了具有國際20世紀90年代水平的SG2020前驅動獨立懸架車橋,填補了國內空白。從而在中國形成了“獨立懸架,獨霸天下”的局面,成為曙光公司一個高水平、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標志性產品。
    1020獨立懸架車橋的開發成功,不僅給曙光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使中國車橋生產又上了一個新的檔次,填補了中國輕型車橋的空白,使我國在輕型轎卡車上采用獨立懸架車橋成為現實。這不僅是曙光公司新產品開發的里程碑,也是中國輕型車橋的一次革命。
    截至1997年末,曙光的車橋產量躍居全國同行業之首,成為全國最大的輕型車橋生產企業,自此一直占據著行業的第一位置;此后又連續開發了獵豹、霸道、轎車、重卡、二代軍用車等系列車橋。現在,已有7大類100多個品種,年產能力達到50萬只。曙光用不斷的創新坐穩了“車橋王”的交椅。、
搶先機走出大本營
    1991年,國家體改委下發了《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曙光再一次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歷史機遇,積極向政府申請,改集體所有制企業為股份制企業,為曙光公司崛起搶得了先機。
    1993年1月12日,以曙光車橋總廠為主體,組建了丹東曙光車橋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丹東市首家規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遼寧省首家集體企業改組為股份制的企業。股份公司成立后,領導班子決定,把募集的資金全部用于技術改造,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1996年開始,公司技改被列入國家計劃,新建了差速器殼、主減速器殼、機械加工、沖壓橋殼焊接、標準化后橋總裝配等生產線及產品試驗檢驗中心。采用日本、美國、德國、韓國等國家的先進工藝和設備,實現了機器人焊接、加工中心和數控機床加工,計算機在線檢測和標準化檢測裝配,裝備技術在國內處領先地位,產品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企業做大必須規模經營,而搞好資本運作,實行低成本擴張,是實現發展規模經營、獲取規模效益、使企業快速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爭取股票上市,是李進巔堅定不移的目標。經過4年不懈的艱苦努力,2000年12月26日,“曙光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上市,曙光公司成為遼寧省民營企業中第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上市,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了質的飛躍,使公司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參與國際競爭,躋身國際主流汽車生產商的供應鏈,成為配套企業,是曙光的發展目標。要想解決發展禁錮、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就必須實現國際結盟。
    2001年,曙光集團進行了自我修煉、聘請了國際金融戰略顧問、引進了世界先進技術,與世界五百強之一企業簽署了長期供貨協議,加入了世界競爭的步伐,加速了與國際接軌。
蛇吞象曙光耀黃海
    2002年11月22日,遼寧曙光車橋股份有限公司,控股重組具有5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遼寧黃海汽車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這個被行業喻為 “蛇吞象”的案例,使李進巔的付出不亞于二次創業。
    黃海公司曾一度是國內客車企業的排頭兵,諸多原因致使黃海汽車的市場份額逐年萎縮,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當時的黃海資產總額10億元,不良資產和債務累加卻超過了11億元;市場占有率從超過50%銳降至不足4%。用一位省領導的話說: “黃海客車如果不重組,3年內死不了,3年后活不了。”2002年8月,遼寧省委、省政府批準了曙光與黃海的合資重組方案,當時的黃海負債已高達2億5千萬元。2003年6、7月份又趕上 “非典”,導致兩個月停產,原總經理在內外交困之時宣布辭職,更是雪上加霜。艱難之際李進巔擔起了黃海公司總經理的重任,找出了制約發展的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黃海又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2003年便取得可喜成績:產量比上年增長45%,達歷史最高水平;新產品開發達到了88個車型,創歷史最高記錄,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黃海模式”成為遼寧工業的一次體制創新,是東北三省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改革的首例,對深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有益的探索。2003年9月22日,丹東曙光車橋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由車橋及零部件向汽車整車生產的跨越。
    曙光公司精心打造黃海客車及SUV商用車和曙光車橋及零部件兩大品牌。目前黃海客車已經形成84個型號,可滿足公交、旅游、長途、機關團體用車需要,形成高中檔及經濟型齊全、大中輕型兼備的生產結構,產品國內覆蓋率達95%以上,并遠銷中東、東南亞、非洲等20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北京奧運第一大訂單,展現了黃海客車在公交領域的領先地位。2006年公司又與世界五百強之一的德國MAN公司合作,引進了低地板城市客車及BRT(大容量快速公交車),搶占了行業先機。今年,生產的黃海牌乘用車又以其高品質成為了國家登山隊的惟一指定用車。2006年、2007年,曙光集團出口的零部件產品連續兩年獲得了某世界500強公司授予的 “全球最佳供應商”獎。2007年,曙光公司兩大品牌——“黃海汽車”、 “曙光車橋”雙獲中國名牌, “黃海”汽車榮獲 “中國馳名商標”。
把信帶給加西亞
    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企業發展的直接動力。李進巔深諳此理,他說,曙光公司要打造“黃海”汽車和“曙光”車橋及零部件這兩大品牌,挺進國際市場,成為世界知名品牌,關鍵是要在完美的質量、創新的技術、優質的服務上下功夫。但更為重要的,是在于打造產品質量、掌握技術和執行服務的主體——人!曙光員工都應該成為 “把信帶給加西亞”的敬業者,他們是曙光公司的中流砥柱和最可寶貴的財富。
    李進巔很喜歡 《戴爾·卡耐基成才之路》里 《把信帶給加西亞》的短文,他深深的為羅文那種對工作的主動性、責任感、進取心和視工作如生命的敬業精神所感動。于是他把這篇短文打印成冊,分發給每名職工,正是在這種把信帶給加西亞精神的激勵下,才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了職工獨立負責的工作態度和勇往直前的敬業精神。
    敬業精神已成為曙光的一種內在動力,人們自覺地以此來規范自己的行為。有一年廠里正在開新年聯歡會,節目演到一半,有廠家打來電話,要求緊急追加200套車橋,新年后立即送到。聯歡會立時變成了誓師會,從廠長到工人,從科室到車間,馬上投入了車橋裝配工作。整個元旦期間,人們不但沒休息,而且每天加班兩小時,終于按時完成了任務,滿足了用戶的要求。李進巔總結多年實踐經驗認識到,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他把曙光精神概括為四句話:不講困難,把信帶給加西亞的敬業精神;不計得失,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惟旗是奪,優進劣退的向上精神;嚴格管理,一絲不茍的求實精神。
    他說,這種曙光精神,過去靠它,現在靠它,將來還要靠它。曙光人在這短短的23年里,以頑強的意志,驚人的韌勁,超凡的速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了飛躍,發生了巨變,創造了奇跡。20幾年來,李進巔升華、檢驗自己的行為軌跡,形成了一個信念,就是 “需要產生可能,可能就要奮斗,奮斗才會成功”。這種信念使他從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出發,不斷地給自己提出新的任務和目標,自覺加壓,敦促和激勵自己去拼搏、去攀登。李進巔也因此多次被授予市、省和機械部勞動模范、創業英雄、遼寧省最有影響企業家、遼寧省十佳誠信民營企業家、遼寧省十大振興人物、第五屆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等榮譽稱號,2003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5年當選全國勞動模范,2008年再次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