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天津海關關長:海關特殊監管區的重要作用

2008-7-7 13: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中的重要作用
天津海關黨組書記、關長黃勝強
  天津海關各級領導干部和廣大黨員按照市委的要求,認真開展了“解放思想,干事創業,科學發展”大討論活動,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充分發揮海關特殊監管區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促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切入點和抓手,突破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障礙,解決不符合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天津經濟發展再做貢獻。海關特殊監管區是一個國家劃定有別于本國關境內一般地區并實行特殊的貿易管制、稅收等政策并因此必須由海關實施特殊監管措施的區域。我國的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是國家對外開放不斷深入和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并且隨著對外開放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在形式和內容方面不斷豐富和完善,自產生以來在促進國家對外開放和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保稅港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是我國承接全球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和發展現代物流業的重要基地和各地區招商引資、選商引資的“金字招牌”,已經成為我國資源集約化程度最高,單位面積產出最多,對地區開放型經濟貢獻度最大的特殊經濟區域。當前,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形勢下,充分認識并進一步發揮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作用,對于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中的重要作用
  自2004年以來,天津海關為支持天津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和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主動、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報請國家先后批準設立了天津港保稅物流園區、天津東疆保稅港區和天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加上上世紀90年代國家批準設立的天津港保稅區和天津出口加工區,目前濱海新區內已有五種海關特殊監管區,是目前國內海關特殊監管區種類最齊全的地區。這些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設立,對于促進天津經濟建設、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乃至實現國家區域總體發展戰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任務。
  《國務院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關問題的意見》對天津濱海新區的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逐步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宜居生態型新城區。同時,明確把設立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以及積極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管理制度的創新作為重點工作之一。天津市九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建設東疆保稅港區,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管理制度創新”,要“積極推進保稅物流園區與港區聯動發展”。可見,推進保稅港區等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既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實現國務院對濱海新區功能定位的重要途徑。
  (二)海關特殊監管區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主要經濟增長極。
  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是濱海新區發展速度最快、發展潛力最大(如主要為空客A320總裝項目配套的綜合保稅區)的地區,在濱海新區的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據統計,不包括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內,2007年天津港保稅區進出口貨值68.8億美元,天津出口加工區進出口貨值10.2億美元,天津保稅物流園區進出口貨值21.5億美元,分別占當年濱海新區進出口總值的14.24%、2.11%和4.45%,3個區域目前就占濱海新區進出口總值近21%,東疆保稅港區和綜合保稅區不久將使這一比例大大提高。
  (三)海關特殊監管區是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重要基礎設施。
  濱海新區將建立的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大多甚至全部以海關監管區域為核心載體。其中東疆保稅港區和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是目前我國“政策最開放、功能最強大、層次最高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具有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出口加工五大功能,是海關各類特殊監管區域優惠政策的疊加,對于實現濱海新區建設成為北方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十分關鍵;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對發揮天津港的區位優勢和保稅區的政策優勢,鞏固濱海新區在北方乃至東北亞的物流中心地位具有積極的作用;出口加工區有利于提升濱海新區先進技術承接擴散能力的發展,有利于推動濱海新區構筑高層次的產業結構,形成產業帶動、技術引領的發展格局,加快環渤海地區高新技術的原創地和產業化基地建設。
  (四)海關特殊監管區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巨大優勢。
  從全國范圍看,目前濱海新區是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地域最集中的地區,具有功能齊全、政策完備的特點。在全國現有的兩個綜合保稅區,5個保稅港區,8個保稅物流園區,15個保稅區和59個出口加工區中,濱海新區都有其一。這是其他地區沒有的發展優勢,如果把濱海新區內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功能優勢全部發揮出來,濱海新區一定會在國內外區域發展競爭中占得先機。
  (五)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是天津濱海新區貨物、技術、資金、人才流的巨大吸引力。
  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是濱海新區吸引貨物、技術、資金、人才流的金字招牌。“入區即退稅”、通關時間短、物流成本低等政策和功能優勢吸引了周邊乃至跨國的物流配送和生產型企業。在去年到今年數次國家出口政策調整過程中,天津保稅物流園區成為周邊和腹地出口貨物大量集聚的中心;又如,由于加工貿易生產型企業可以充分利用保稅園區政策,優化加工貿易生產供應鏈的運作模式,解決深加工結轉退稅等問題,摩托羅拉、三星電子等大型IT企業相繼把園區作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物流配送基地。摩托羅拉公司利用物流園區的“出口退稅”政策優勢以及園區與保稅區毗鄰的區位優勢,把原來分散在新加坡等地的全球物流配送集中到保稅區內的天津葉水福物流公司運作。
  (六)海關特殊監管區是更好地發揮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中重要作用的平臺和試驗田。
  海關特殊監管區是對外開放的前沿,對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目前正在成為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提高開放水平的重要途徑。各地都把開辟和進一步發展海關特殊監管區放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位置,地方政府均希望通過發展和深化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功能優勢,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成長。從自主創新角度講,海關特殊監管區已成為承接全球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和國際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的重要基地。此外,海關特殊監管區模式創新、功能整合和政策疊加也是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七)海關特殊監管區為天津濱海新區建立自由貿易港區創造條件、奠定基礎、積累經驗。
  海關特殊監管區是國家實施自由貿易港區戰略的先行區。目前設立的東疆保稅港區將按照國際樞紐港、自由港及自由貿易區的運作模式和慣例,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和出口加工等業務,實行國外貨物入港保稅,國內貨物入港退稅,港內加工產品不征收增值稅,港內貨物自由流通并不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等政策;在稅收、外匯、船舶及人員等方面實行“境內關外”更為開放的管理模式和政策。這些都是自由貿易區的配套政策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在政策效應、功能發揮和海關監管方面為建立自由貿易港區創造條件、奠定基礎、積累經驗。
2大力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發展,使其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 
  海關特殊監管區在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也應看到,現有的發展優勢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各類特殊監管區域本身也存在著功能單一、政策不配套的問題。概括來說,保稅區可以倉儲、加工,但不能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出口加工區僅有加工的功能,可享受出口退稅政策,沒有倉儲和物流功能;保稅物流園區有物流、倉儲的功能,可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卻沒有加工的功能;保稅物流中心不能建廠從事生產,等等。面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存在的這些問題,天津海關將把大力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發展作為海關工作落實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干事創業,科學發展”的切入點,加大改革力度,通過模式創新、功能整合、政策疊加,使現有的海關特殊監管區的政策優勢、功能優勢、區位優勢等最大限度地發揮出整體效能,實現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協調發展,優勢互補,使其成為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強大動力。
  (一)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監管模式改革創新,促進濱海新區成為貿易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區域。
  生產要素的無障礙自由流動對區域內各類資源的有效配置,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要通過對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監管模式、作業流程、操作規范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改革創新,簡化區域間物流運轉監管手續,不斷提高通關效率,使各類生產要素能夠無障礙自由流動,促進濱海新區成為貿易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充分體現濱海新區連接國內外、聯系南北方、溝通中西部的樞紐功能。一是切實按照“政策最開放、功能最強大、層次最高級”的標準,深入推進東疆保稅港區海關監管模式改革創新,實行“卡口管理”的海關監管制度,即取消入區報關實行備案制,區內貨物自由流動,貨物出區卡口驗放,最大限度地便利物流運轉。二是推動區區、區港聯動改革,構建統一的保稅物流信息平臺,運用“電子關鎖”、“GPS”、“車輛自動識別跟蹤系統”等先進監管手段,簡化港口與各類特殊監管區域之間、區區之間的轉關作業流程,實現各類保稅貨物在特殊監管區域之間的自由流動。三是簡化內陸無水港、內陸地區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與天津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之間的通關手續,促進海港與陸港、內陸地區與濱海新區的資源互補,優勢互補。
  (二)加快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功能整合,促進濱海新區成為先進制造業的聚集區、國際物流的集散區、服務外包的承接區。
  要通過功能整合使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都能基本具備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兩大功能,克服海關特殊監管區產業鏈和供應鏈脫節的缺陷,為吸引更多的物流和加工制造企業、國內外大公司的地區總部、研發機構和營銷中心入區經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一是充分發揮保稅港區和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功能優勢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保稅物流產業和臨港增值加工業,增強港口的物流集聚效應,吸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和臨港增值服務等高附加值業務向我國轉移,提升港口國際競爭力;同時,賦予港區完備的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功能,滿足跨國公司普遍采用的零庫存、即時生產等現代生產方式、管理方式和營銷方式,使保稅加工、保稅物流在港區內同步協調發展,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和對外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二是充分發揮保稅區國際貿易、保稅倉儲、轉口貿易、出口加工和商品展示等五大功能,積極吸引國際著名物流企業入區經營,大力發展國際分撥配送中心;同時,積極發展出口加工業務,促進形成高新技術產業群。三是大力發展保稅物流園區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和轉口貿易業務,并賦予分拆、集拼和進行簡單商業性加工功能,使其成為專門發展現代國際物流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四是拓展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功能。支持與國際物流相關的物流企業、國際貿易公司入區經營,允許進區投資的物流公司不僅服務于區內企業,而且進一步將物流配送業務拓展到區外、境外,擴大出口加工區內倉儲企業的中介作用,使其成為國際采購、全球配送等現代國際物流的載體,滿足區內外加工制造業對現代物流的需求。通過功能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產業聚集效應和輻射帶動將更加明顯,對濱海新區建設成為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政策疊加,促進濱海新區成為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的試驗區和先導區。
  政策疊加的成效是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實行統一的優惠政策,部分區域已有的或新增的優惠政策都能在其他區域實施。一是積極開展“境外入區保稅、區外入區退稅、區內出區征稅、區內免征增值稅、消費稅”等統一稅收政策調研,積極向海關總署和市政府提出有關意見和建議,并積極爭取保稅區“入區退稅”的政策在全國率先試點。二是積極建設天津保稅物流加工大體系,形成以東疆保稅港區為“龍頭”,以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為樞紐和基地,以星羅棋布的保稅倉庫為網點,覆蓋全市、輻射內陸的天津保稅物流、保稅加工大體系,使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成為濱海新區走向世界、輻射內陸的窗口和橋梁,促進發揮濱海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三是先行先試重大改革項目,積極研究探索在東疆保稅港區實現自由貿易園區功能,條件成熟時,使天津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乃至整個濱海新區都可以建設成為自由貿易園區,促進濱海新區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