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遠輝:接軌珠三角 融入北部灣
2008-7-6 10: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5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同志在梧州深入考察調研后,明確了梧州的發展定位:
把梧州建設成為區域性樞紐城市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這一發展定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符合區域發展大局,符合梧州發展實際,必將極大地促進梧州科學發展、加快發展。
一、學習貫徹好郭書記對梧州的發展定位,就是要深刻認識梧州的區位優勢,全面剖析梧州發展現狀,搶抓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建設區域性樞紐城市。
梧州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憑著西江黃金水道,梧州成為嶺南重鎮、百年商埠。但交通條件的變化和落后,使梧州失去了往日風光,喪失了樞紐城市的地位,并逐步被邊緣化。當前,梧州交通優勢日益凸顯,發展機遇千載難逢,特別是多區域合作為梧州發揮區位優勢,接軌珠三角,融入北部灣,打造新時期的區域性樞紐城市奠定了基礎。珠三角經濟圈的升級換代,北部灣經濟區的風生水起,都將給處于交匯節點上的梧州帶來前所未有的區域合作機會。而現代立體交通格局的形成將使梧州打造新時期的區域性樞紐城市創造了條件。隨著梧州構建起連接廣州、南寧等大中城市的2-3小時經濟圈,梧州將成為珠三角經濟圈與北部灣經濟區交匯節點上的區域性樞紐城市,成為東西部地區經濟合作、產業傳承與文化交流的中轉地帶。
二、學習貫徹好郭書記對梧州的發展定位,就是要努力建設區域性加工制造基地、物流基地、商貿基地、旅游休閑基地。
(一)努力建設區域性加工制造基地。梧州是廣西最早的輕工業基地,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當前要大力發展工業,叫響“梧州制造”,實現“工業興市”。一是重點扶持優勢產業企業,做大做強現有工業,打造特色產業基地。二是依托西江黃金水道,大力發展臨港工業,形成現代化臨港工業基地。三是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建設承接產業轉移基地。重點建好梧州工業園區、蒼梧工業園區、蒼梧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及岑溪市家電、藤縣鈦鋁制品、蒙山縣繭絲綢等六個產業聚集區,形成“三園六區”的良好格局。
(二)努力建設區域性物流基地。梧州已被列為全國道路運輸樞紐城市。梧州建設具有特色的區域性物流基地,首先,努力提高生產加工能力,形成較大的貿易額。其次,統一規劃,注意銜接,優化物流運營成本。第三,加快物流園區及配套設施建設,加快規劃建設專業市場,發展和培育現代物流企業。
(三)努力建設區域性商貿基地。梧州是中外聞名的“百年商埠”。要大力發展商貿業,以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為方向,培育一批規模大、檔次高、吸納力強、輻射面廣的大型專業批發市場,組建和引進一批跨區域、跨所有制的大型商貿集團。
(四)努力建設區域性旅游休閑基地。梧州旅游業發展,必須向東融入珠三角,向北依托大桂林,向南開拓東盟市場;以文化品牌為核心,著力打造“一山(白云山)一寺(四恩寺)一廟(龍母廟)一塔(西江明珠塔)一城(騎樓城)”五大旅游精品。要按照建成生態環境良好、具有嶺南特色的宜居城市,建成港澳后花園的目標,加強城市建設,發展休閑產業,建設高檔休閑景區,打造休閑之都。
三、學習貫徹好郭書記對梧州的發展定位,就是要兩年打基礎,三年大發展,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打好交通基礎,全力推進立體交通格局形成。交通是梧州發展的“命根子”,是根本出路。打好交通基礎,就是要全力推進立體交通格局盡快形成。一是全力督促做好南梧、桂梧高速公路的建設;協調加快云浮至郁南高速公路建設。二是大力推進港口碼頭航運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加快城市道路與高速公路落點及鐵路站場的連接,做好環城高速前期工作。四是推進航空發展,爭取開通更多航線。
(二)打好工業基礎,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梧州必須打好工業基礎,大力推進工業化進程。一是統籌推進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等建設項目。二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努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基地。以“三園六區”承接產業轉移格局為基礎,努力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今年梧州工業園區及各縣市要確保建成108萬平方米標準廠房。三是繼續重點扶持30家重點企業。同時,對一些初步具備上市條件的優勢企業,要重點扶持,爭取盡快上市。
(三)打好城建基礎,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梧州有 21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廣西區域中心城市之一。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一是堅持高起點、高水平規劃城市和城鎮,打造特色城市。在市區實施拓展南北兩個板塊、重點向西推進的發展戰略,力爭到2010年進入大城市行列。二是加快推進重點城建項目。要重點推進紅嶺新區開發、白垢村舊村改造,使之成為高品位現代化城市新區。
(四)打好民生基礎,著力構建和諧社會。民生問題,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社會和諧穩定。要努力改善民生,推進和諧社會,讓群眾得到實惠。一是集中力量實施好城鄉醫療惠民工程、教育惠民工程、廉租房建設等,每年為群眾辦好10件實事。二是做好防洪防澇工作,加強地質災害治理。三是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嚴把項目準入關,抓好節能減排,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