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鋼材價格:猜想被顛覆 未來將震蕩
2008-7-31 14:4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韓冀倩 實習記者 趙振東
在27日召開的唐山鋼鐵電子交易論壇上,上海鋼之家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文章表示,今年的鋼材市場價格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 “顛覆”。他表示,今年以來,國際鋼材市場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64%,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也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他認為,雖然已經判斷出今年鋼材市場價格會大幅上漲,但這個幅度是沒有想到的。
次貸危機推動國際鋼價猛漲
吳文章認為,流動性過剩是推動國際鋼材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而之所以出現流動性過剩,根源又在于次貸危機的出現。
2007年3月12日,美國第二大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因次貸壞賬申請破產。隨后在當年下半年,次貸危機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其巨大的破壞性影響開始顯現,對我國經濟的穩定也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對此,吳文章表示,次貸危機使相關國家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以穩定金融市場,這些資金在半年以后會產生4~5倍左右的乘數效應,這就是流動性過剩的根源。
據有關消息,為保持市場流動性,美國在次貸危機暴發之初,就向市場注資1452.5億美元,以保障金融系統的正常運行。而在去年底,歐美、日本等向市場注資超過了1萬億美元。
吳文章認為,雖然供需決定了市場價格的長期趨勢,但錢的多少決定了價格的高低。他表示,這種流動性的過剩,決定了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肯定會出現大幅上漲,因此鋼材價格肯定會大幅。
與此相印證,從去年開始,有色金屬、原油、糧食、鋼材等大宗物資的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上漲。
由此,吳文章認為,美元的泛濫導致了國際鋼材價格的大幅上漲。
國際鋼價高漲無法帶動國內
一般來說,一種商品,如果國際市場的價格高于國內市場的話,必然會帶動國內同類商品價格的上漲。
今年以來,國際鋼材價格出現快速上漲,近一步拉大了與國內鋼材價格的差距,因此許多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鋼材價格的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國際鋼材價格的上漲所致。這些人士還認為,受此影響,一方面國內鋼材價格將繼續上漲,一方面國內鋼材出口量將有較大提高。
但是從上半年的實際情況來看,國際鋼材市場的價格漲幅遠遠高于同期國內鋼材市場價格,而且同期鋼材出口量也有所下降。有關統計數字顯示,雖然今年3月份以后出口量環比連續回升,但6月份又再次出現回落。上半年的統計顯示,鋼材上半年累計出口量為2694萬噸,同比下降了20.2%。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對此,吳文章認為,國際鋼材價格的走高對國內鋼材價格之所以沒有多少拉動作用,出口量也沒有出現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國際市場開拓的不足,鋼企不能廣泛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吳文章表示,由于國內鋼鐵企業和貿易商缺乏銷售渠道,國內無法為國際市場提供產品。從出口目的地來看,國內鋼材出口絕大多數集中于韓國和中東地區,這些地區的需求是非常有限的,而其他地區的廣泛需求,國內則很少能夠了解和滿足。 “國內企業在海外建立銷售渠道的非常少。”
他舉例說,中東地區的市場需求,2007年是1100萬噸,而今年上半年,我國已經向中東地區出口了200多萬噸,占到全年需求的20%左右,繼續增加出口規模是不現實的。
因此,出口地過于集中,渠道不暢的問題,制約了我國鋼材的出口。
四大因素推動鋼材價格上漲
今年以來,隨著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鋼鐵生產成本也出現了大幅上漲,這被認為是鋼材價格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吳文章對此看法并不認同,他認為,成本根本不能成為價格漲跌的原因,推動鋼材價格上漲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經濟景氣,市場剛性需求強勁。吳文章表示,鋼材價格的上漲從根本上來看,還是由供需情況決定的。而上半年,國內經濟繼續保持在景氣區間,加上周邊新興市場需求旺盛,使剛性需求保持高位。
第二個因素是通貨膨脹,物價水平全面上漲。通貨膨脹是上半年國內鋼材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通貨膨脹使所有商品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這使下游行業能夠承受鋼材價格的上漲。他表示,鋼廠之所以能夠轉嫁成本壓力,在于下游行業能夠承受,一旦下游行業無法承受,鋼材價格就會下跌,而原料價格也會隨之回落。
第三個因素是資金寬松,加劇了供應不足。貨幣供應量、財政支出在不斷增長,同時股市的火暴使企業的資金出現很大的增長,再加上熱錢的大量涌入,使資金供應非常寬松。吳文章認為,實際上,原來被認為很重要的新增銀行貸款,實際上影響不大,因為與上面的資金相比,數量是很有限的。
第四個因素是美元貶值,全球資源價格重估。由于美元的不斷貶值,資源價格如果不漲,就相當于價格在下降。所以,只要美元定價的體系不被顛覆,這種上漲就會持續。
三季度鋼價:震蕩調整
近期,鋼材市場價格出現了震蕩,那么,未來鋼材市場會有什么變化呢?
吳文章認為,未來鋼材市場會出現震蕩調整,而依據有四點:一是經濟在減縮,國內需求在減弱;二是油價失控,全世界經濟也在減縮;三是通貨膨脹在惡化緊縮的貨幣政策面臨挑戰;四是宏觀調控政策面臨抉擇。
他認為,由于宏觀經濟形勢出來了變化,國家已經對前期的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
日前,國家下半年調控方向已經明確——“一保一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正式替代自從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 “雙防”政策(防止經濟由偏快轉過熱,防止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變為全面通脹)。
吳文章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國家下半年將保持經濟的增長放到了重要位置,調控政策不會進一步加強。他開了一個玩笑: “除了央行外,‘兩會’后各部門的職責都還沒有劃分清,也就是說,哪個部門出宏觀調控政策都沒有定,怎么可能會出臺相關政策?”
他認為,判斷鋼材價格走勢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鋼材供應總量的增長是否與經濟的增長相匹配,如果兩者相匹配,那么盡管經濟在下滑,但鋼材價格未必會下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是經濟保持增長的情況下,鋼材價格出現大幅調整的可能不大。再有要注意的方面,就是國際鋼材市場價格的變化。
吳文章認為,如果國內鋼產量不能突破5.5億噸,國際鋼市場的供求是平衡的。因為國際鋼材市場現在是無法平衡的,它需要中國鋼材的供應,這個出口量不會低于現在的水平,它與價差無關。如果中國的供應不足,國際鋼材市場的價格會不斷上升,直到供需平衡為止,這一點今年已經很明顯。他舉例說,在南方出現自然災害和汶川地震發現后,由于對中國供給減少和需求增長的顧慮,國際鋼材市場價格都出現了上漲。他認為,鋼產量突破5.5億噸的可能基本不存在,因此國際鋼材市場價格不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
吳文章表示,由于這些因素的影響,三季度鋼材價格的走勢很可能是震蕩調整。不過他還表示,鋼材價格的變化,還受到資金動向的影響。如果未來大家都不看好鋼鐵行業,資金從中大幅度撤退,價格肯定會出現大幅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