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能力成中小鋼企大患
2008-7-3 18:35: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本報記者 韓冀倩 實習記者 王京
“眼前形勢下,大的鋼企都已 ‘結婚’,鋼鐵行業正應來一次大的集體婚禮……”河北省德龍鋼鐵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面對現代物流報記者的詢問,笑著打了個比喻。
雖然鋼鐵企業的重組是大勢所趨,但對每家中小企業來說,是被收購還是被淘汰,未必心里有“譜”。
于是,面對聯起手來的鋼鐵集團,如何生存成為中小鋼鐵企業面臨的最緊要的問題。
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不具備大型鋼企的定價能力。
定價能力的缺失
“中小鋼鐵企業本身規模小、實力薄弱、市場競爭力弱,長時期靠壓縮利潤的手段來維持銷路,然而,現在成本加大,利薄了,提價就可能面臨失去客戶,不提就沒有利潤,就很可能活不下去。”上海志邦鋼鐵有限公司的孫經理認為,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對中小鋼鐵企業非常不利。
近年來,雖然鋼鐵產品的價格在不斷上漲,但各種原材料的價格漲幅更加驚人。雖然大型鋼企可以通過漲價轉嫁一定的成本,但中小鋼企卻不敢讓產品價格與大鋼廠一樣。再加上原材料的購進價格本來就比大鋼廠要高不少,因此利潤空間在不斷變小,甚至面臨生產越多虧的越多的局面。正因為此,近日鐵礦石價格的上漲對他們來說,還是覺得太高了。
就在近日,寶鋼與力拓就鐵礦石基準價達成一致,雖然一些人士認為漲幅沒有超過市場預期,但作為一家民營企業的職工,李志豐并不這么認為。
“我們都傻了,鐵礦石價格如此高漲,再這樣下去,用不了多久,真得停產了。”河北敬業鋼廠的李志豐通過電話告訴記者。
針對鐵礦石漲價的問題,紅動(福州)資本有限公司分析師劉文亮對記者表示,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中小鋼鐵企業的壓力最大。他認為,鐵礦石成本的上漲將直接影響中小企業的效益,特別是對于一些落后的、經濟比較薄弱的中小生產企業來說,在資金和管理方面沒有優勢的情況下,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沖擊。
他表示,中小鋼鐵企業對市場沒有定價權,如果龍頭企業沒有實施價格保護措施,中小企業會更糟糕。
抵御重組重壓
隨著大型鋼鐵生產愈發集中,中小企業與他們的差距將更加明顯,無論是生產成本,還是產品價格。
這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自己的訂價權,大部分中小鋼鐵企業都將在未來消失。這種行業的進程無可避免,而且已經在發達國家得到了驗證。
如何避免被市場淘汰?
“小企業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通過協議和大企業兼并或者被收購。”劉文亮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
興業證券的俞華鵬分析,經濟開始下滑的時候,就是行業整合的時候,對優勢企業來講是個不錯的機會,對于中小企業將是一次考驗。但是重組合并中小鋼鐵企業,可以提升小鋼廠的技術和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對上游可以壓低煤、鐵礦石的價格,對下游可以漲價,這樣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生存下來的可能性更大。
但并非只有被兼并一條出路。
就在6月5日,澳洋順昌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作為一家專業的鋼材配送企業,隨著上市的成功,在業內的實力成倍上升。這或許為那些在某些方面做的很精細的企業,指出了一條明路。
而據現代物流報記者了解,現在從南到北,有一定實力的鋼鐵生產、流通企業,都在積極開拓新的經營產品,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其中不少已經或正在擬訂上市計劃,還有一些雖沒有上市計劃,但也開始著手進行資本運營。
當然,在如此巨大的成本壓力下,業內人士提出,或許形成“C2C”這樣的格局也是一條出路。所謂“C2C”,就是廠商與廠商直接貿易,這樣可以省去中間貿易商這個環節,價格差距就不會很大了。
“實現C2C模式,在家電行業中已經有人這樣做了。”興業證券的俞華鵬這樣告訴本報記者,這是一種很現代,具有挑戰力的新興模式,一定意義上,它可以降低大量中間費用,節約產品成本,對兩端客戶都是很有利的。
俞華鵬還分析指出,小企業要么壯大,要么就做精,這樣或許就有定價的能力,不再受成本影響。
面對壓力,又不愿交出企業的所有權,擴大企業規模、壯大企業實力,培育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就成為他們的頭號任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具有一定的定價能力,轉嫁生產成本。
重組大潮的壓力下,生存還得靠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