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戰略高度決定企業走多遠

2008-7-29 19:0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 特約記者 謝穎穎崔翰
    背景:1995年,由孫鐵嶺組織研制的高頻螺旋管項目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他主持引進的生產能力可達2920×25,于8月份即將投產的第6條大型生產線,生產材質級別可達X80,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他麾下的企業,多年來,一直是滄州市的納稅大戶,是擁有6條雙面埋弧焊管生產線的大型專業生產廠家,螺旋鋼管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當年大多數企業都只設立一個銷售處的情況下,他們卻成立了5個銷售處,使生產完不成銷售定單,成為企業的一種常態。
在有戰略的前提下“吃虧”
    記者:某些時候,客戶對企業的信賴有時不只是依賴企業的產品,而更多地是依賴企業的信譽,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孫鐵嶺:行業的特殊性、高風險性要求我們更加注重誠信。不管市場價格波動有多大,我們都堅決按照合同辦事。
    就拿2007年八九月份來說,本應是鋼管銷售的黃金期,卻遇到了鋼材原料漲價,每噸大約漲了三四百元。可簽了合同,就要履行承諾,那次算下來本應該賺200多萬元的訂單,結果卻賠了七八十萬元。表面上履行合同令我們吃了虧,可實際上卻是收獲了更重要的東西——客戶的信賴。多年來,企業因踐行這一準則,多次被評為“全國百家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如今,螺旋鋼管市場上流行著一句話,“要用產品,就用滄螺的‘五洲’牌”,這無疑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記者:俗話說,“吃虧是福”,說的就是這個理兒。
    孫鐵嶺:是的。一個人只要不虧自己的良心,不虧自己的職業道德,生意場上虧損的那些錢其實都賺了,因為賺到了一個好名聲,賺到了別人的信任,賺到了商場行走所必須擁有的誠信。
    在市場處于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有很多單子,不僅量少、難干、要求還特別嚴格,出的廢品多,成本很高,這一來會影響企業的產量;二是很多情況下可能不賺錢。為何我們還要接?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次,中原油田所用60噸X60級的鋼板,因為材質特別硬,致使三四百塊錢的滾子一連弄壞了八九個,但我們并不計較這些,想的是怎樣盡量圓滿的生產出客戶需要的產品,客戶因此深受感動,這樣無疑為今后的長期合作做好了鋪墊,等下次這位客戶再有生意時,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你。
站在月亮上看地球
    記者:據了解,企業在參與西氣東輸工程建設時,您表示,“能做主線,就決不做支線”。請問您當時是基于怎樣一種考慮?
    孫鐵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我們一直是將眼光瞄準國家級大項目。因為西氣東輸工程主線建設更能代表一個企業的實力和技術水平。如果只停留在一個水平線上,那企業永遠沒有發展。
    我想我們要盡龍頭企業的責任,做大蛋糕,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產業做大了,名聲做響了,大家都能賺更多的錢。搞研發、營銷都是如此。
    因此,我們積極鼓勵員工積極進行創新和技術改造,使得埋弧二車間大機組的最大生產口徑由1520mm擴展到2520mm,填補了滄州市生產大口徑鋼管的空白。如今,公司生產的“五洲”牌螺旋鋼管,于2007年又通過了美國石油協會的API產品認證,有了這一國際認證,我們公司就有了開拓更大國內、國際市場的資本。如今,我們的產品已經遠銷到美國、馬來西亞、巴西、尼日利亞等國家。
    記者:進入國際市場,面對強大的國際競爭對手,您認為應該擁有怎樣的心態?
    孫鐵嶺:“要學會站在月亮上看地球”。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是大勢所趨,如同發達國家的企業積極進入中國及其他市場一樣,在地域上擴大市場份額,尋求更高的利潤以及新的利潤增長點,是任何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后的必由之路。
    事實上,國際市場和國際競爭對手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可怕。對此我們應有更開放的、積極的心態。可以說,我們面對的國際公司不僅是競爭者,更是老師和榜樣。
    通過做出口,你會發現我們的中低端產品已經做得很好,但高端產品與國際領先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進軍國際市場,就不能局限自己的目光。
銷售永遠是一線
記者:過硬的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無疑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但這同樣需要有一支出色的營銷隊伍將產品推向市場,請問這些年以營銷致勝的滄螺在這方面有何獨到之處?
    孫鐵嶺:古人云: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下,得乎下。對于每個企業和個人來說,最優秀的就是你自己,差別就在于你如何認識、發掘和重用自己。
    當年廠里設置5個銷售處,就有許多人不理解,認為這不是增加競爭嗎?其實,任何時候,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
    如對銷售人員,我們實行“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的激勵機制,同時結合“末位淘汰制”,并專門設立一個“月銷售業績公示板”,每個處的銷售業績都要公之于眾,哪個處和個人落后了,就會感覺臉上無光。要知道,有時這種激勵方式可能比獎金的刺激更大。
    記者:在調動全員服務銷售方面,您是如何把握的?
    孫鐵嶺:首先是轉變營銷意識。對企業來說,銷售永遠都是一線,其他任何部門都要為銷售服務,做到“全廠圍著銷售轉,銷售圍著客戶轉”。
    同時把銷售政策制定好,更好地貫徹這一理念和意圖,在出現利益沖突時,要體現銷售優先,特別是看銷售賺得多了,千萬不要眼紅。在滄螺,一個出色的銷售人員收入高于一些中層管理者是很正常的事。作為領導者一定要明白,銷售人員賺得越多,給企業創造的價值才會越大。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