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區位優勢 努力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邊境口岸城市
2008-7-28 19: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自治區黨委郭聲琨書記等領導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平而關口岸及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友誼關工業園進行調研。郭聲琨書記就怎樣搞好工業化、城鎮化建設、新形勢下對外開放和邊貿、產業發展以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就如何學習貫徹落實郭聲琨書記的指示精神,進一步開闊視野,打開思路,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憑祥市委書記班忠柏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班忠柏說,憑祥市要從實際出發,發揮區位優勢 ,提升沿邊開放,努力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邊境口岸城市。為此,憑祥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理清思路,準確定位,把憑祥建成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邊境口岸城市。當前,憑祥正面臨多重疊加的發展新機遇。加快憑祥發展,要把憑祥放在國際經濟合作和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根本的出路就是開放合作。憑祥要抓住當前難得的機遇和有利時機,進一步充分利用“邊”的優勢,做足“邊”的文章,大力推進以面向東盟為重點的開放合作,以開放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
據此,憑祥在戰略定位上,把憑祥建設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邊境口岸城市,充分體現開放合作、口岸經濟、對外貿易以及和諧發展的特色。在具體工作上,要突出重點,加快“一區兩園一基地”建設。“一區”即中國—東盟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兩園”即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友誼關工業園;“一基地”即旅游文化基地。同時,要根據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抓緊調整崇左市“十一五”后三年的發展目標,并通過進一步的艱苦奮斗,真抓實干,確保調整后目標的實現。
二是要抓緊推進重大項目布局和規劃建設,搭建開放合作的新平臺。憑祥市將以重大項目為落腳點,搭建好開放合作的新平臺。
首先是加快推進中國—東盟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建設。進一步加大申報工作力度,爭取早日申報成功。同時,做好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用地前期工作、地質災害評估、環境影響評估以及提前考慮搭建融資平臺等籌建工作。其次是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二、三期工程的建設。二、三期工程建設總投資約11.4億元,所有項目建設預計在2010年全部完成。建成后的物流園,將使友誼關口岸具備1000萬噸/年的進出口貨物吞吐能力,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物流基礎設施最完善的陸路邊境口岸物流園。再次是加快推進中越跨境合作。崇左市要積極推動國家有關部委和自治區做好“南寧—崇左—憑祥”段經濟走廊的規劃。同時,努力爭取國家批準建立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打造更多的開放合作平臺,促進跨境投資,帶動進出口加工、商貿物流和跨國旅游等口岸特色產業發展。第四是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爭取國家將憑祥列為一站式試點口岸,全力推進交通運輸與貿易便利化,將次區域交通走廊真正轉變為經濟走廊。第五是加快口岸建設步伐。為把憑祥的口岸優勢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優勢,我們要進一步提高通關速度,在提高口岸經濟綜合效益上下功夫,與越方共同推動“兩路一鐵”陸路合作項目中涉及崇左市的“南寧—友誼關—河內”高速公路建設,以及“南寧—憑祥—諒山—河內”的鐵路干線改造項目。
三是要努力打造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要利用憑祥邊境綜合保稅區以及國家級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的政策優勢,致力于出口加工業的新突破,承接產業轉移。利用現有的產業基礎,提升工業技術裝備水平,改進生產工藝。要以加快憑祥物流園二、三期建設為龍頭,打造在華南地區有較大影響力的物流交易中心。要打造有特色的以邊境游和跨國游為重點的旅游文化休閑基地。主動融入“北有漓江,南有左江”的大旅游思路,加快旅游業發展。
四是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打造邊陲名城。我們將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打造特色邊陲名城,提高對外開放水平。首先是抓好規劃,拉開框架。抓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調整完善城市規劃。其次是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抓好城市建設“1333工程”(即一條環城道路兩側立面改造,三條主干道建設,三個邊貿點基礎設施建設,三個市政工程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形成保潔長效機制。再次是突出特色,提升形象。突出憑祥市的法式特色、邊關特色和民族特色,以獨特的景觀風貌、鮮明的地域風情,提升城市競爭力和集聚力。
五是加強創新,形成與全面開放合作相適應的體制機制。要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探索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大膽探索相關的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機制,減輕行政成本,提高各職能部門的執行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探索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市、鎮財政政策,調動市鎮兩級及相關部門當家理財的積極性;進一步探索投融資體制改革,搭建融資平臺,構建新型投融資主體,促進投資來源多元化;積極探索編制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工作強度與編制量相匹配的編制調整制度;深入探索市政管理體制改革,引進市場競爭機制,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進一步鞏固國有企業改革成果,加快集體企業改制步伐;努力探索農村林權制度改革,增加有林群眾的收入;抓緊探索旅游景區、景點管理體制改革,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推動景區開發建設。(趙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