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案例

寶潔與沃爾瑪的雙贏“鏈”

2008-7-25 11: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兩個公司組織12人開發出一套數據交換系統,寶潔可以源源不斷的收集沃爾瑪各店中的銷售數據,將成產品運到沃爾瑪的柜臺。 

       供應鏈的最終不確定因素是消費者的需求,而消費者始終都想要享受到最大的價值。一旦顧客不滿意,企業就會失去市場,從而必然導致整個供應鏈的企業失去市場。我們可以為供應鏈的需求管理畫一個形象的沙漏:在沙漏的最上端,包括最終消費者的各種不確定的需求,以及供應鏈中處在下游的企業對上游企業的快速反應能力的要求;在沙漏的過濾部位,是供應商對這些要求的技術實現能力,以及平衡能力;在沙漏的最下端,是按照輕重緩急和功能實現程度來排列好的客戶滿意程度,也就是整個供應鏈的效率貨物最終效果。  

       衡量一個沙漏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中間的過濾部位,所以成功的供應鏈管理,其技術實現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著名的寶潔公司和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的創新戰略聯盟型供應鏈,就是充分以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為支撐的。 

雙贏“鏈” 

       首先這兩個公司不同職能部門的12人一起開發出一套復雜的電子數據交換系統。通過該系統,寶潔公司可以源源不斷的收集沃爾瑪各店中其產品的銷售數據,并據此將適量的寶潔產品及時地從各工廠運到沃爾瑪(WAL-Mart)的柜臺。 

       然后,為了進一步促進合作,寶潔(P&G)公司大膽地整合其組織流程,設立一個新的部門——客戶生意發展部代替以前的銷售部,同時將財務、物流、市場等多個后方支持部門改為一線部門,與零售商戰略伙伴結成多部門的合作。 

       第三步,在此互動合作的基礎上,“寶-瑪”合力互動運作CPFR流程(Collaboralive planning,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協同計劃,預測與補貨。)這對于雙方實現零庫存的目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最后,通過產品編碼,寶潔第一個與沃爾瑪開始它的RFID標簽測試,實現雙方的信息共享,并且通過采用HTTP和S2等網絡協議實現數據共享。 

       由上不難看出,寶潔與沃爾瑪的新型戰略聯盟型供應鏈,是以現代物流信息技術為核心來加強供應鏈中成員合作的緊密度,使供應鏈上各企業進行重新的戰略分工組合,進而成為一個協調發展的整體,最終增加整個供應鏈的效率和效益。新的市場環境下的供應鏈戰略不再是單純的從供應鏈上找到定位。成功的企業不但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而且更懂得價值構成的新成分:其戰略分析的重心不在于企業,甚至不在于產業,而在于整個供應鏈的系統。供應鏈系統中的不同的經濟角色,供應商,零售商等聯盟對手一起合作,共同創造價值。在這種情況下的價值的產業形態不再是“鏈”狀而是更加復雜的“網狀”,企業最重要的戰略任務就是利用高新技術重組這些角色之間的位置和關系,從而在新的戰略分工中找到各自的最大利潤,實現雙贏。據統計,實施該流程后,沃爾瑪分店中寶潔產品的利潤增長了48%,存貨接近于零庫存;而同時寶潔在沃爾瑪的銷售收入和利潤也增長了50%以上。 

       在捉摸不定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成功的企業會把戰略視為一種有系統的社會革新,不斷的設計與重新設計復雜的經營系統去滿足市場需要,從而使整個供應鏈創造出最大的價值。縱觀這個創新戰略聯盟中,寶潔與沃爾瑪雙方的信任固然至關重要,信息系統和工具充分合理的利用也不可小覷。一方面,信息系統和工具的應用將改善顧客服務,減少存貨運輸成本,縮短周期,提高市場份額及改善供應鏈成員企業的業績,從而達到優化供應鏈使供應鏈創造最大價值的目的;另一方面,豐富準確的信息使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和盲目性大大降低,提高了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信息流不通 

       然而目前在國內市場,這方面的情況卻不容樂觀,物流領域信息化利用程度較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物流產業發展和競爭力提高的巨大障礙。 

       根據中國倉儲協會的調查,我國75%的企業的儲運單元和貨運單元都沒有條形碼標識,93.6%的制造企業、95%的的批發企業和97%零售企業都沒有采用位置碼。這三種條形碼的應用水平低,一是直接影響計算機管理的物流系統的運作,二是限制了倉庫自動化的實現。有62.7%的零售企業建有企業內部的局域網,但是很多只是形式上,真正利用的卻并不多。據調查只有38.8%的企業利用其內部網來公布信息。17.9%的零售業提供網上購物方式,其他僅限于電子郵件或者電子傳真的方式來傳遞相關信息,并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數據交換。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曾經調查234家企業,其中能夠與貿易伙伴相互信任、合作的僅有72家,占總數的30.8%,而認為合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的只有8家。 

       以我國的零售業為例,POS系統雖然不再是一個新名詞而且確實有許多企業利用,但是普及程度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并且許多企業并不懂如何利用。據調查我國40%的零售企業并沒有完全實現條碼化。許多產品并不是在出廠時就貼有條碼,而是一直要到配送中心才被貼上條形碼,并且在進入零售的柜臺時各賣場還要重新貼上他們自己的條形碼。這不僅對零售企業利用POS系統實現銷售效率的提高有較大影響,而且制約了整個供應鏈流程的信息采集與反饋,以及供應鏈成員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及流程作業自動化的開展。POS系統絕不只是為了結賬收銀才設的。相反如果充分利用了POS系統,可以有效地把顧客銷售的信息轉化為指導生產和配送的指導信息,從而大大減少商品在零售商、批發商和供應商處的庫存,使零庫存成為可能。 

       由于我國多數企業沒有應用ERP,SCM等流程優化技術和EDI,互聯網等信息優化技術,使得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之間物流很多難以得到有效的協調。其結果,一是上下游企業間以供應鏈為基礎的物流流程優化和物流功能的整合無法開展;二是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物流活動中的重復操作、準確性差、可靠性低等問題無法得到根治,從而大大增加了物流方面的資源占用和成本開支;三是上下游企業間沒有快速、及時和透明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這直接影響其對市場上客戶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不僅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影響到上下游企業乃至整個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