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損失令出口企業利薄 企業轉型刻不容緩
2008-7-23 12:11:00 來源:東方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8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加速,由此引發的匯兌損失使本就薄利的出口企業雪上加霜。盡管種種措施能暫時緩解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但這些措施相對于企業不斷被壓縮的利潤空間而言,僅僅只是權宜之計。如何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出口企業面臨的生存及發展困境問題,產業轉型升級已是刻不容緩。 “對有些企業來說,匯兌損失已經成為壓縮利潤的‘第一 大殺手’。”從事出口企業研究的東海證券分析師張先萍介紹說,出口企業從簽訂合同到出口,收匯時間跨度大,受匯率波動的影響大,人民幣升值加速意味著以美元計價的出口企業利潤會直接遭受匯兌損失。
“利潤率不高的中小型出口企業受沖擊最大,尤其是紡織服裝類企業。”中投證券分析師孔軍說。
記者了解到,紡織服裝業平均利潤率在3%左右,而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在一季度就升值了4%。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也在日前表示,伴隨美元持續貶值,人民幣匯率的不斷調整,企業無法掌握自身贏利預期,不敢放手接收外部訂單。
記者了解到,即期結算、結算幣種多樣化、對長期訂單“拆單”、將人民幣貸款轉換成美元貸款、多進口以降低成本等均是出口企業應對匯兌損失的常用策略。
“如果出口企業能有自己的品牌,利潤將能夠增長到現在的約6倍,足以應付人民幣升值、原材料、能源等成本的上漲。”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山大學教授鄒建華長期研究珠三角產業經濟,他在近期對珠三角地區170多家企業進行走訪調查后表示:“從長遠來看,解決多數出口企業利潤低的問題只能依靠產業升級、轉型,建立自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