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貼牌加工企業出口產品頻遭退運
2008-7-23 12:11:00 來源:江蘇新聞網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蘇南地區是江蘇機電、IT產品主要出口地區。今年上半年,出口機電、IT產品產品頻遭退運,僅蘇州就遭退運貨物核查230批,金額6072萬美元;無錫出口加工區、吳江地區、南京口岸共發生退運近千批,金額達2964萬美元。退運產品主要包括液晶電視、硬盤、調制解調器、數碼攝像機、連接器、電源轉接器等,涉及日本、美國、韓國、歐盟、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 出口產品遭冷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企業自身問題亦不容小視。一是盡管企業質量意識已普遍提高,但仍常常忽略一些細節,如填充物填充不足造成包裝箱體損壞、產品說明書遺漏零部件清單、裝箱時積載不當造成貨物表面劃傷等。二是出現出口退貨現象的企業多屬勞動密集型企業,雖對員工進行了基本培訓,但缺乏持續的學習和培訓有效性評估體系。三是企業通常認為,OEM項目(貼牌加工)由客戶方面提供設計方案,企業只負責加工,由于設計缺陷造成的返修對于企業并沒有損失。但其實在返修過程中,國外客戶無償占有了人力、物力及維修用材料等資源,打亂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甚至虛增了進出口額。四是大量OEM企業在品牌建設方面嚴重缺乏創造性,常常因為一些細枝末節的問題就遭遇退貨,甚至要承擔客戶自身貿易虧損的轉嫁。
專家認為,一方面,出口退運可能引起國外連鎖反應,對該類產品施行進口限制,使我國出口信譽受損;另一方面出口企業也會遭受產品倉儲費、船運費、索賠費等一系列經濟損失。為此,我省貼牌加工相關企業應當把好產品質量關,提高產品質量自我保障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國外OEM加工企業的做法,修改或增加貿易合同中“自我保護”的條款;創建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產品品牌,在國外建立銷售網點,對于一些諸如包裝、外觀等原因造成的產品問題,可通過產品降級銷售的方法避免退運成本。
此外,外經貿、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應加強監管,加強對退運產品的追溯調查分析,及時掌握進口國對我國設置反傾銷等貿易技術壁壘,并及時相關企業進行通報,以利于出口企業加強應對,及時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