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西江航運“黃金水道” 貫通大西南與珠三角
2008-7-22 14: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華網廣西頻道7月22日電(記者杜源江 黎蕊)記者日前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廳獲悉,今年起5年內,廣西將在水運方面投入逾230億元,計劃新增吞吐能力1.2億噸,大力推進水運建設,打造西江航運干線“黃金水道”,發揮水運優勢。
“黃金水道”溝通大西南與珠三角
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西江航運干線是指南寧至廣州航道,其和長江干線并列為我國高等級航道體系的“兩橫”,是我國西南水運出海大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廣西最繁忙的航道,廣西內河運量的90%需經過此段,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目前,廣西境內航運主要集中在“一線三通道”的近2300公里航道上。“一線三通道”指西江航運干線、南線通道右江,中線通道紅水河,北線通道柳江和黔江,其構成了西部地區通江達海的水上通道,是連接西南地區與粵港澳地區的水運大動脈。目前,已有大量來自貴州、云南等地的煤炭、化肥、鋼材等物資取道西江到達廣東出海,四川、重慶的部分物資也經由西江出海。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內河水運發展規劃》,規劃中的平陸運河北起南寧市下游151公里橫縣境內,南至欽江出海口,長約122公里,運河開挖長約30公里,海路延伸18公里至欽州港,直達北部灣。根據規劃,將來平陸運河通航后,可溝通西江航運干線與廣西北部灣三大海港,通過平陸運河和西江航運干線內河骨干航道連通華南地區主要沿海港口,進一步形成河海相通、水陸聯運的綜合運輸網絡。
“平陸運河建成之后,西部地區物資通過西江水路從平陸運河到達北部灣經濟區港口出海,要比經由廣東黃埔港出海節省600公里。”自治區港航管理局局長杜敬民說。
5年實現“黃金水道”四大建設目標
根據規劃,廣西將在5年內實施西江航運干線與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港口聯動的水運整體發展計劃,到2012年實現連接黔、滇、桂、粵等省區的內河高等級航道與北部灣經濟區沿海三大港口全面對接,形成西部物資“通江出海”的立體水運交通網絡。
今年起至2012年,廣西將在沿海港口投入逾170億元,新增吞吐能力8500萬噸,總吞吐能力突破1.5億噸,基本建成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的現代化沿海港口群。內河港口投入60億元以上,新增吞吐能力4300萬噸,總吞吐能力達到8000萬噸以上。
按照規劃,到2010年,廣西內河建設要實現四大目標:一是西江航運干線實現擴能,從貴港至梧州由三級航道提高為二級航道;二是右江全線渠化,百色至南寧達到通航1000噸級船舶目標;三是紅水河全線通航250噸級船舶;四是啟動北線通航建設工作。
此外,廣西還將重點推進貴港至梧州二級航道整治工程建設,計劃今年底完成航道整治部分建設,實現2000噸船舶從貴港直航廣州。目前,南寧至廣州航道為常年可通航千噸級船隊的三級航道。
“黃金水道”成沿江企業“生命線”
由于水運相對鐵路和公路具有運量大、成本低的優勢,近年來,中遠、中海、中國外運、印尼愛凱爾等一批國內外物流企業挺進西江沿岸地區,開展至珠三角地區的水運業務。“廣西通過加強立體交通、臨江工業、港口等建設,實現水陸無縫銜接,大大促進了沿江經濟發展。”自治區交通廳廳長黃華寬說。
一些大中型企業也相繼在沿江布點設廠,香港華潤集團已在貴港建成日產5500噸的水泥生產線5條,年生產水泥1000萬噸,還將投資33億元新建水泥生產線6條,年增產能1200萬噸;臺灣水泥(貴港)公司年產900萬噸水泥項目即將投產。水泥產品絕大部分經水路運往珠三角地區。作為“黃金水道”,西江干線成為沿江企業的“生命線”,對沿江企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我們公司今年預計生產水泥500萬噸,其中80%靠水路運往珠三角地區,可以說西江航運干線是我們企業的‘生命線’,是‘黃金水道’。”華潤水泥(貴港)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郭華光說。
廣西貴港愛凱爾集裝箱港務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丁磊說,公司在此投資的重要原因就是看中了西江水運連接大西南和珠三角地區的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