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2008-7-22 13:3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趙玉波
從6月11日正式向外界宣布重組,到河北鋼鐵集團6月30日掛牌成立,再到7月14日,河北鋼鐵集團唐鋼與山西美錦和山西光大焦化簽下15年“糧草”合同,其速度之快,令人驚嘆。古人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而這一行動的背后,或許能讓嗅覺靈敏的局外人看出一些端倪:鋼鐵行業正在面臨重重壓力。
“目前,鋼廠只要手中有資金就可以采購到鐵礦石,但對焦炭而言,即使有錢也不一定能拿到貨!币晃讳撈蟛少徹撠熑苏f。正如最近一些媒體所言,國內一些鋼鐵企業焦炭庫存僅能維持十天之用。或許此話聽起來有些夸張,但卻能看出國內焦炭的緊缺程度。
2007年6月1日,新疆金特鋼鐵宣布與國際實業孝義天山金達簽訂10年期的焦炭購銷合同。其實,鋼鐵上、下游簽訂 “糧草”合同不足為奇,在以前也經常發生。但此時此刻,新組建的河北鋼鐵集團并沒因擁有產能達到3175萬噸、成為全國第一大鋼鐵集團的成果而沾沾自喜,而是在組建后迅速要解決當前急需的“糧草”問題。
“畢竟兩者是上下游的關系,唇亡齒寒。怎樣實現共贏才是大家考慮的問題,煤炭與鋼鐵企業加快供需聯盟步伐,捆挷在一起發展。”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黃金干形象地說明兩者的關系。簽訂 “糧草”合同所擁有的優勢,還使兩者擁有穩固的業務關系。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鋼鐵企業可以不必為尋找新的焦炭資源而節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另外,從更宏大的視野看,又保證了企業的 “糧草”儲備;而焦炭企業也不必為銷量發愁,更加專注于提高焦炭的質量與產能和降低焦炭的生產成本。
把簽訂 “糧草”合同放到河北鋼鐵集團宏大的視野中,它只是河北鋼鐵集團在審視當前的復雜局面后務實、清醒、理性的表現,是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我國古代很多知名的大將深知糧草與戰事勝敗的關系,例如漢朝的驃騎大將軍霍去病,在漢朝建立之后面對北方匈奴的屢屢入侵,通過多年的實踐,創造了大迂回戰略。而保證他的大迂回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的根本就在于 “取食于敵,逴行殊遠而糧不絕”的精典思維。
鋼鐵企業面對資源的不足,在“招兵買馬”壯大實力的聯合重組和激烈競爭的大背景下,只有為 “大軍”預備好充足的 “糧草”,才能獲得勝利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