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供應商的采購合作關系分析
2008-7-22 12: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合作/服務意識(10%):即回應速度。 將不同商家從供應商管理層的承諾、質量反應速度、銷售服務、行政服務、商業道德、對問題反應、組織結構、對改進工作的興趣、對防范問題(M)值,得出WeightXAverage(WXM)。
2)質量(15%):包括效率、產品設計、MTBE(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AQL。
將不同商家從拒收、質量保證程度、下包商管理、ISO 9000、ISO 14000、TQSR等方面進行比較,然後計算出平均(M)值,得出WeightXAverage(WXM)。
3)時間(10%):包括交貨期及是否準時到貨。
將不同商家從按時到貨、供貨周期、JIT、推向市場的時間等方面進行比較,然後計算出平均(M)值,得出WeightXAverage(WXM)。
4)成本/價格(50%):包括設計費、制造費、維護費。
將不同商家從最小總成本、降低成本計劃方面進行比較,然後計算出平均(M)值,得出WeightXAverage(WXM)。
最後從這5方面得出總結果,并進行列表。
1.3 供應商分級與認證管理
1.3.1 供應商分級
表1 供應商的級另區分
級別 級別名稱 考察程度 評價重點
0 批準級 供應商的基本情況,業務單位的要求。
1 合格級 交貨準確率、接受率、服務質量。
2 優選級 >30%TQSR 供貨周期、成本降低、工藝改進程度。
3 認證級 >50%TQSR 技術合作,技術訣竅轉讓,人力資源狀況。
1.3.2 認證流程
1)供應商自我評價:填寫供應商資訊表,熟悉公司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了解審核的主要內容。2)跨部門的評價小組:確定評審范圍,訂立提高目標。由供應經理負責帶隊并負責所有供應合同。小組成員由此5~6人組成,代表不同領域或需求部門,并受過相關性的培訓。
3)評價與反饋:應用定量分析工具來分析調查結果,應反饋給供應商,評價供應商的立場。
1.3.3 選擇的依據與打分
供應商選擇標準見表2。
表2 供應商選擇標準
評分 系統化和防范措施 評估和提高回圈 集成程度
80~100 設計很好的系統并有防范 不斷評估/改進,回圈細化 很好
50~80 有很好的系統存在 已建立 有一些
0~50 沒有系統/剛開始 沒有 很少/沒有
3 正式建立合作關系
建立合作關系,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3.1 供應商管理
3.1.1 供應商的管理制度
1)新供應商的加入條件包括:需經理批準;財務部門調查;如果是客戶指定的,需出具確認函件。
2)調查由供應商自己提供的資訊,包括:
1、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資信等級,注冊資本,經營范圍;2、行業資質和資格證書;3、產品,技術,設備,人員,質量;4、資源:工廠分布,運輸,技術支援,服務等級;5、客戶名單;6、強項與戰略計劃。
公司認為必要時由資信調查公司對供應商進行財務狀況、信用等級調查,也可以安排專門專案進行市場調查。
3)供應商的審核與審計:信用等級,公司誠信,財務健康狀況。
4)列出供應商的名單:核心供應商與歷史有劣產的供應商黑名單等。
5)供應商首先與各種方針制訂。
3.1.2 供應商的績效管理(SPM)
供應商績效管理包括:供應商日(SUPPLIER DAY),供應商的績效指標(CRITERIA),對供應商的反饋(FEEDBACK),行動計劃(ACTION PLANNING),競爭力考慮,供應商大會(SUPPLIER SEMIANR)。
3.1.3 供應商的資料庫管理
供應商的資料庫管理包括:MIS系統、合同系統,定單系統,技術與工程,財務與價格,績效與反饋。
3.1.4 供應商的合同關系管理
供應商的合同關系管理包括:合同與協定,合同模型,合同管理,合同關系,法律關系,違約責任,賠償損失條款,擔保條款,保密條款,資產保存和維修條款,價格變動條款及索賠條款等。
3.2 采購技術
傳統采購部門沒有所謂的專業技術,但比較重視相對低廉的價格 如貨比三家。因此采購經理與采購員們比較重視談判,但效果甚微。跨國公司中有很多專業分工的采購員去做供應商的篩選、評估和認證工作,在與供應商的接觸中,他們需要規范地獲得資訊了解供應市場的競爭狀況。
現在國際上通用的采購技術是在了解市場和供應的狀況下,最大限度地加大供應商之間的效競爭。一般來說,采購技術有競標、競爭性評估、費用明細和價格比較等方面。這些方法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適用范圍。使用時,需注意對應的局限性。下面簡單介紹一下招標采購技術。
200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同國招標投標法》開始實施,為引人采購技術開了先河。招標至少可以分為:國際分開招標,企業公開招標及企業選擇性招標。企業一般采購金額相比大型專案而言,不足以吸引社會上所有供應商。同時,交貨時間短和專業性較強,比較適合選擇性招標。即企業根據購買物品的規律和供應商的狀況,邀請企業的合作夥伴和新供應商叁加企業的供應專案的報價活動,評估結果最好的勝標,獲得作為這項采購的供應商資格。未被邀請的企業無資格叁加投標活動。這種招標辦法簡單易行,評標可結合企業需求,節省時間和精力,企業可掌握時間,主動靈活,運用得當,效果會很好。
招標的適用性:市場上產品的差異小,供應商多,供應穩定,產品成熟,各種規格齊全,標準化程度高。
招標需遵循的幾個原則;招標自去始至終都要保持對供應商的公正、公平,了解合同和承諾。違反這些原則,招標很難收到實際效果,同時也可能遭到供應商的投訴。
3.3 采購流程的設計與實施
1)采購流程要在控制范圍內盡可能提高效率和反應能力,降低周轉時間(TURNAROUND TIME),提高內部客戶滿意度。
2)采購流程對供應商要透明。
4 實話和加強戰略合作關系
公司能夠與供應商保持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的前提條件就是加強自身能力培養,即完善公司內部采購網路,同時與核心供應商之間建立電子化采購,二者相輔相成,前者是合作的基礎,後者是持久合作的保障與發展。
4.1 公司內部采購網路內容
公司內部采購網路應包括如下內容:1、采購資訊管理;2、采購規章制度管理;3、采購人員培訓管理/績效管理;4、供應商資料及表現查詢系統;5、合同在線查詢(COLT);6、全球性采購價格資訊系統(PSIW);7、全球性采購節省系統;8、內部申請在線申請及審批(REP/CAT);9、采購申請自動轉換為采購定單。
4.2 公司與核心供應商之間建立電子采購內容
公司與核心供應商之間建立電子化采購應包括:
1、在線處理定單,開發票,在線付款等;
2、各種不同類型的網上訂購:軟體、硬體、招聘、訂票、訂酒店等等;
3、電子付款(E-COMMERCE);
4、電子招標(RFQ/RFP),對地區性、全球性招標尤其優勢明顯;5、核心供應商形成一體化數位倉庫,實現JIT和供應商鏈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