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攀高 中小快遞企業四面受敵艱難生存
2008-7-22 12:2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內有油價節節攀高,快遞物品范圍收緊,外有國際快遞巨頭大幅降價,爭奪市場,中小型民營快遞企業被步步緊逼,內憂外患,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價格優勢喪失
“我快要放棄快遞這一塊的業務了,除了一些老客戶,新客戶的單子公司一般都不接了。”在快遞行業摸爬滾打十余年的小老板高先生說,小型快遞企業爭奪市場拼的就是價格,但價格越來越不占優勢。“當天快遞每跨一區5元,隔天快遞5元,這個價格屬于上海統一價。”但是,這一報價顯然和一些大中型快遞企業的報價沒法比:韻達快遞、圓通快遞、天天快遞當天同城快遞只要5-6元。
小型快遞企業被大中型快遞步步緊逼,但是顯然,大中型快遞企業的日子最近也不好過。在食物鏈的上游,國際快遞巨頭對市場已經虎視眈眈。
今年6月初,國際快遞巨頭聯邦快遞開始下調快遞費用。從上海到北京,“次早達”即次日中午12點前送達為每公斤21.6元,“次日達”是18元。對比民營快遞圓通快遞的報價,“次日達”收費每公斤10元,續重每公斤10元。另一家民營快遞順豐快遞“次日達”收費是每公斤20元,續重每公斤10元。照此計算,國際快遞巨頭的報價已經接近甚至低于部分民營快遞的價格。
成本迅速攀升
從今年6月16日開始,上海所有車用液化氣的加氣站統一調價,供助動車的液化氣也由每升4.2元上調為4.7元。今年6月20日,汽油、柴油、航油紛紛上調。“同城快遞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燃氣的助動車,原先一個月成本只要120元出頭,現在一個月最少也要150元。”加氣難,又令這些小型快遞公司快遞員備感頭疼。
約30元的增幅每月平攤下來,一天平均只漲1元,看似不多,但在成本中卻占據相當大的比例。高先生說,他的公司和快遞員采取分成模式,一般是五五分成,一份快遞收費5元,公司從中拿2.5元。但是,油價上漲之后,用工成本也在增加。“從今年7月開始,我給每個快遞員的油貼從每天10元漲到15元,飯貼仍然是每天10元,每人每月的新增成本要達到150元。
收件總量下降
在奧運期間,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對快遞物品進行嚴格管理,像液體物品、化妝品、帶電的小家電等都受到了嚴限。“不符合收遞規則的物品一律不收,為了奧運期間的安全考慮,這一規定被嚴格執行。”上海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陳麟華說,這一政策影響的是所有快遞企業,但對已經處于油價上漲、價格不占優勢的中小型快遞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圓通快遞相關負責人承認,受政策影響,快遞的收件總量在這兩個月的確有所減少。高先生自己也測算了一番,在收件總量相應減少,成本不斷增長的情況下,公司在快遞業務的利潤率大幅下降。高先生的公司幾年前開始已經逐步從快遞業轉向了廣告業。他說,快遞業務要形成規模才有發展,他退出這塊業務也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