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消費增長 財政應有作為
2008-7-21 14:0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經濟數據:2008年上半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7.9%,其中,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上漲7.1%,較上月回落了0.6個百分點。GDP同比增長10.4%,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8個百分點。“高增長、高通脹”的數據,讓我們“喜憂參半”。
對于CPI連續兩個月回落,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5、6月份CPI連續回落原因不僅是二季度以來,在各項促產增收措施作用和季節因素影響下,國內糧食及肉禽蛋等物資供應狀況明顯好轉,以致在CPI中占比較大的食品價格連續回落,而且翹尾因素的不斷減少,也成為CPI下降的又一因素。與此同時,由于此輪物價上漲始自去年,這令市場在評價和衡量今年CPI時參考了較高的基數,因此即使目前CPI同比上漲持續回落,但其實6月份7.1%這個數據“仍處高位”,不能代表CPI已進入下行通道,與全年通脹目標4.8%也仍有不小的距離。更令人擔心的是,6月份PPI再創新高,同比上漲8.8%,連續第11個月擴大,作為先導指標的PPI居高不下,將導致未來CPI面臨更大的上行壓力。
有專家指出,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漲幅的持續擴大,必將對我國PPI形成較大的傳導壓力。而近期國內成品油和電價的上調,災后重建形成的對建材等的需求,都可能形成價格上漲的一些新因素。毫無疑問,中國仍面臨嚴重的通脹壓力。因此,在國家把治理通貨膨脹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的目標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場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表示,從緊貨幣政策必須繼續實施下去。好在,國家統計局同時公布的我國上半年的GDP數據為同比增長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從經濟增速來看,一方面偏快的經濟增速出現減緩,另一方面經濟增速回落比較平穩,是在結構調整中的回落。
數據還顯示,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速在回落,高新技術增長在加快。未來經濟仍有保持較快增長的動力和活力,特別是經濟運行質量較好,從上半年財政收入就可以發現,企業實現利潤和城鄉居民兩個收入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財政收入增速在30%以上。
在國內外的嚴峻經濟形勢挑戰下,我們仍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顯然是宏觀調控準確及時、措施得力的結果。如果沒有前期貨幣、財稅、貿易、土地等各項綜合性政策相互配合作用,就不可能讓宏觀調控目標“兩防”中的“一防”,即“防止經濟增長偏快轉為過熱”得到有效控制;沒有堅持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就不可能讓經濟增速在結構調整中平穩回落、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的回落。正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所言,我國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運行的態勢。
因此,為了降低有增無減的通脹預期,貨幣政策從緊基調不能放松,且財政政策必須有所作為,“有緊有松”政策組合出臺,才能使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小幅回落引領加速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要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拉動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中的消費還沒能充分發揮作用。
央行最新金融運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各項存款增加49649億元,同比多增15774億元。居民戶存款增加22070億元,同比多增13798億元。我們必須看到,上半年居民戶存款的大幅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較為嚴峻的通脹壓力的影響。業內人士指出,盡管從數據上看,今年以來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并不低,但是扣除同期消費者物價上漲幅度后,實際增長率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這表明通脹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居民消費。
國家信息中心此前發布的《中國經濟景氣監測預警報告》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3.8%,其中5月份財政收入增速高達52.6%。金融數據也表明,上半年除了居民戶存款增加外,財政存款也增加10234億元,同比多增1962億元。財政收入的大幅增加為我們完善社會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與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相適應的救助標準調整機制,發展社會福利事業,以及在高物價條件下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財政補貼和救助等奠定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貨幣政策的對沖更多只是為結構調整創造更為穩定的貨幣環境,但是很難替代結構調整本身,財政政策應當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