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譜寫科學發展新樂章——日照港鐵運公司工作紀實
2008-7-21 13:5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特約記者 孫新民
在日照港鐵路運輸總調度室,一字排開的數臺電腦和大屏幕顯示墻清晰的顯示著各個場區的作業情況。哪臺機車到哪個場區的哪個位置,正處于何種作業,場區的車輛、信號如何,現場的應急情況如何處置,調度人員一目了然。這套由日照港鐵運公司自主研發的鐵路調度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調度管理程序化、安全檢測智能化、信息交換網絡化、調度監視圖形化,目前在全國鐵路運輸企業中處于領先水平。該系統應用后,車輛一次在港停時從2006年的10.8小時降低到2007年的8.6小時。
鐵路調度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的成功研發,只是日照港鐵運公司追求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公司人均勞動生產率居全國沿海港口鐵路企業領先水平。2007年,年貨物拖運量突破4000萬噸,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3%。
理念創新為先導
面對幾十年如一日的制度和標準,公司提出了“創新,就是想別人不敢想的,做以前沒做過的,只要是有意義的,就要嘗試”這一樸實的理念。
伴隨著日照港億噸大港的崛起和邁向億噸強港的征途,港口鐵路運輸始終適應港口快速發展,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提出了打造全國沿海港口 “日照港服務最好”的目標,著力構建港口鐵路運輸綠色通道。針對疏港車輛嚴重不足的現狀,公司實施了“壓縮車輛在港停時”、“增加路方倒配空車”、“開發后方貨場”、“提高挑車合格率”四項措施,效果明顯。
創新為了加快發展,快速發展才能更好的加快觀念創新。在全力保障港口運輸生產需求的基礎上,該公司果斷提出了“同心多元化”發展戰略,主動參與市場競爭,磨煉隊伍,培養人才,開拓發展的空間。目前,蓬勃發展的“鐵路物流中心”、“鐵路工程公司”、“云波商務公司”,為港鐵發展注入新鮮的活力。
科技創新作引領
科技引領發展,創新成就未來。鐵運公司始終追求以科學技術引領港鐵科學發展。近五年來,科研及技改成果完成260多項,累計實現經濟效益近億元,被評為“山東省科技工作先進單位”。
2008年,公司與上海海洋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齊齊哈爾鐵路技師學校等3家院校建立了長期校企合作關系,開始《日照港鐵路運輸業節能增效生產管理集成技術研究及其應用示范》等多項科研及技改項目的研究。標志著公司科技創新從自主創新到聯合優勢群體智力力量,對高精尖設備技術難題的突破。
群眾性的職工科技創新活動,堅持多年沒有懈怠。公司每年進行一次成果發布會,表彰一批由職工名字命名的創新成果,諸如“魏國觀察孔”“賀兆文柴油機翻轉架”等,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項目,恰恰解決了生產維修中的難點難題,并在實際工作中得以推廣。《優化DF5機車走車線路》、《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和自行研制的工裝設備對內燃機車進行自主中修》等科技成果,獲國家級優秀QC成果獎以及省市獎勵。
公司自主研發的日照港鐵路調度信息綜合管理系統,標志著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新水平,運輸管理向著科學組織邁出了重要一步,港口鐵路貨物通過能力達到8000萬噸以上,車停時降至8小時以內,機車動力統籌配置更加合理,受到了鐵道部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機車單車運用率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鐵路首位。
機制創新搭平臺
體制是創新活力得以生長繁衍的平臺。鐵運公司的發展過程始終伴隨著管理機制的創新,尤其是致力于現代化億噸強港基礎管理的實踐與理論探索。從實施全員競聘崗位,到推行基于KPI的績效工資改革;從正本清源的規章制度修訂,到安全控制體系的建立;從推行創建樣板班組,到五級教育培訓模式的實施,鐵運公司不斷追求著適合創新發展的溫室環境。
公司確定的“五級培訓、三級管理”員工培訓體系的確立與實施的管理課題,受到集團公司領導的高度關注。根據高中層管理需要,重點實施了“管理創新論壇”和提升性的學歷教育。2007年,公司榮獲 “日照市職工教育培訓先進單位”,機務段傳動班榮獲“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
文化創新聚人心
鐵運公司致力于港口陽光文化的培育,踐行“發展港口,報效國家、服務社會、成就個人”港口使命,建設“平安鐵運、和諧家園”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成為港鐵人價值觀念、道德規范、行為準則、管理特色的歸宿。
“實干就是能力,落實就是水平”,公司倡導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點滴間融匯真抓實干的精神。而“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天下難事必做于易”的精細化管理,亦是鐵運公司孜孜以求的管理境界。通過文化論壇,編發 《陽光文化落實手冊》、《員工手冊》,《港口鐵路報》,不斷提升戰略發展、經營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理念,為打造最具活力的國際一流強港、創建一流港口企業孕育了創新的文化環境,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