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出口退稅率上調難成救命稻草

2008-7-18 10: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上調出口退稅率的消息由來已久,時時牽動著紡織企業的敏感神經。    在紡織企業的期盼中,“上調出口退稅”政策并未如傳言所稱在7月1日出臺。
  近日,業內又盛傳,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將上調2%,服裝出口退稅率將上調4%,紡織品主要原料粘膠纖維出口上調可能將達到10個百分點,從目前的5%上調到15%。據悉,最終結果將在7月下旬或8月初見分曉。
  “這只是傳聞,上調之事并無定論,目前政策走向尚不明朗。”7月14日,紡織服裝商會副會長譚安告訴《財經時報》。
  最耐人尋味的是政府的態度。記者在發改委和商務部同樣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由于對紡織行業形勢的判斷存有分歧,目前各個部門仍在協調中。
  國金證券研究員張斌表示不贊成上調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在他看來,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剛剛開始,若因企業經營艱難,政策就改變,那么政策的隨意性太強了。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認為,出口企業不能依賴政策扶持,要適應市場的變化。中小出口企業面臨的生存壓力和淘汰風險,正是中國推進產業升級必然要經歷的陣痛。
  舉步維艱
  “出口退稅率不可能上調。因為紡織出口最致命的打擊是國外市場萎縮,而出口退稅率并不是影響出口的首要因素。”北京助野日盛襪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磊告訴《財經時報》。
  在國際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步伐加快等壓力下,今年中國企業出口成本上升了20%-30%。近兩年來,助野日盛公司一直面臨兩難抉擇:提高價格將失去競爭優勢,保持原價又將虧損。“如果出口退稅率上調,能夠減輕許多壓力。”李磊說。
  因為助野日盛公司產品全部出口日本,業務往來在5年以上的老客戶約占80%,因此常規合同單價難以上調,利潤空間較小。去年這家公司出口額為700-800萬美元,但由于人民幣升值而蒸發100多萬元人民幣。今年因人民幣升值估計損失800多萬元人民幣,只能持平。
  “如果出口退稅率上調1個百分點,相當于將企業出口總額的1%的金額直接增加到企業利潤中。我當然很希望上調出口退稅,但我個人認為這不可能。”李磊很淡然。
  他坦言,助野日盛公司也是受盡煎熬,處于觀望狀態。
  助野日盛公司是中國紡織出口企業的一個縮影。
  2003年至2006年的4年間,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出口呈快速增長之勢。但在2007年,紡織服裝業出口累計增速陡然下跌,出口紡織服裝企業的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在2008年上半年,100人以下的中小紡織企業因經營每況愈下而紛紛倒閉。”李磊說。
  來自中國海關最新發布的紡織品服裝出口統計數據顯示,在2008年6月,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為155.20億美元,同比增長為-4.2%,是近5年來增速最低的一個月。
  目前中國紡織行業2/3的企業利潤率只有0.62%,其它1/3企業,雖然利潤占據了整個行業的80%,但利潤率僅在6%-10%之間。
  于是,紡織企業要求上調出口退稅的呼聲日漸高漲。
  不是救命稻草
  中國的紡織行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紡織企業共8萬多家,中小企業為6.6萬家。
  “一旦上調政策公布,受惠最多的是中小紡織企業。”李磊說。
  有關數據顯示,如果出口退稅率上調2個百分點,那么中國紡織行業今年利潤總額預計將增加26億美元,按照1:6.8的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折算,企業利潤預計將增加176.9億元人民幣。
  第一紡織網年初的預測顯示,不考慮其他變動因素,在企業實行25%所得稅的情況下,出口退稅率調整將讓全行業增加約132.29億元的凈利潤。
  “但即使是小幅上調出口退稅率,也遠遠不能覆蓋年初到現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值。”阿里巴巴中國供應商京津冀大區總經理王剛向《財經時報》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美國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貿易伙伴國,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貿易影響巨大。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加快,近兩年人民幣累計升值達13%,近1年來人民幣升值達9%。
  “所以,上調出口退稅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王剛說。相反,純貿易企業的倒閉為更多中小企業帶來機遇,“危”中有“機”,紡織行業競爭激烈,但“藍海”依然存在,比如出口民族服裝。
  “紡織企業不能被動地等待上調政策。退稅率提升后也不能排除買方進一步議價的可能,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國家補貼外商。紡織企業要主動淘汰落后產能,最終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增強出口競爭力。”王剛說。
  萬國測評分析師謝祖平也認為,出口退稅率上調不可能扭轉目前紡織業困境,也不可能成為挽救紡織服裝業命運的救命稻草。中小紡織企業必須內部挖潛增效,提高產品的議價能力。上調出口退稅率對紡織企業的長期影響有限。
  有悖產業調整
  在紡織服裝行業,中小企業的外貿依存度為55%。因此,上調出口退稅率將使中小服裝企業受益,這顯然違背紡織服裝行業淘汰落后企業、加快產業升級的產業政策。
  眾所周知,下調出口退稅率意在支持企業創新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在2007年,產業結構調整效果并不明顯。但今年中小紡織企業倒閉說明產業調整政策已經初見成效。”李磊說。
  這與業內一些專家的觀點不謀而合。
  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外貿所所長張燕生表示,扶持中小企業的措施是為幫助他們進一步升級轉型,而不是外貿政策的轉向。產業結構調整是一個長期過程,不是一兩年就能完成。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紡織產業結構調整還沒有到位。
  國金證券認為,目前紡織行業經營困難,其主要原因是中國紡織企業同質化過高,企業致力于擴大出口規模導致產能過剩以及市場競爭無序。經過20多年的高速發展,整個行業急需整合,目前市場暫時的艱難恰好提供了一個非常難得的優勝劣汰的機會,不應人為地干擾市場調整的正常進行。
  “紡織行業的困境在短期內也不能靠一兩個政策得到很大的改觀。從根本上說,行業的發展還是要靠結構調整。”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紡織與質量處副處長曹學軍公開說。
  國家不斷下調出口退稅是為了促進產業升級,淘汰一些靠退稅生存的企業。總體而言,淘汰一部分處于產業鏈低端的中小紡織企業對中國紡織業是有利的,它是紡織產業升級的一個契機。
  出口退稅率能否上調,專家與企業各抒己見,出口退稅率政策正面臨著的巨大壓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