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張家口:發揮自身優勢 發展綠色產業

2008-7-14 17: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最近5年,被列入國家連片貧困地區的河北省張家口市經濟快速發展,2007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64.47億元,增長率為81.6%;實現財政收入91.87億元。市委書記許寧認為,得以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了當地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找準了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路徑。
(一)
  “壩上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倒禾又折樹,讓人頭發蒙。”這是張家口西北風常年不斷的形象寫照。而在辯證思維的作用下,風害如今被當地人看成了“風利”,目前全市的風電裝機容量已達42萬千瓦,正在建設的項目總裝機容量為50多萬千瓦。該市還與10多個省市的建設單位簽訂合作開發協議28項,協議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58萬千瓦。如果按每百萬千瓦實現3億元稅收計算,風電將使地方財政增收30多億元。
  發展風電是張家口將地域劣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成功范例。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把優勢發揮到極致”的發展理念。
  張家口經濟發展一直落后于周邊地區,全市有11個縣區屬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區。為改變落后面貌,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引導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樹立優勢思維,通過辯證分析,從許多原本認為是劣勢的方面認識并挖掘出了新的發展優勢:開發較晚、經濟落后是劣勢,但辯證地看,則有大量礦產資源有待開發,一次到位發展采掘和精深加工產業,可以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荒山荒坡多是劣勢,但辯證地看則是可開發利用的土地多,該市已利用城市周邊荒山荒坡,規劃建設了以機械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物流為主的西山產業集聚區、以現代化工為主的南山產業集聚區、以高新技術為主的東山懷化產業集聚區3個工業集聚園區,規劃占地總面積90平方公里,為大產業、大項目的發展提供了良好平臺;天氣寒冷、氣候多變是劣勢,但辯證地看則是發展錯季蔬菜的理想場所,也是發展消夏度假和冬令旅游的上佳之地……
  通過辯證思維,張家口人看清了自己的發展潛力,改變落后面貌的信心更強了。依托寒冷多雪的特點和鄰近京津的獨特區位,近年來,張家口積極引進戰略投資伙伴,先后開發出萬龍滑雪場、多樂美地滑雪度假山莊、長城嶺滑雪場等滑雪場,每年吸引游客50多萬人次,年創綜合旅游收入1.1億元。一些國際大公司也看中這里的優勢,馬來西亞成功集團就擬投資千億元在張家口開發高山滑雪和溫泉療養為一體的現代旅游基地。
(二)
  通過深入調查,張家口確定了實施土地集約經營的發展思路:通過實施精耕細作和設施農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減少土地使用和水土流失,并進行退耕還林還草,增加草原載畜能力,發展畜禽養殖;通過畜禽養殖,為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提供優質充足的原料。這就形成了林—草—飼—畜—肥—加工業的循環產業鏈條,鏈條的第一環節保證了生態環境不受破壞,第二環節促進了農民增收,第三環節保證了農產品的工業化轉移,保證區域財政稅收增加,可謂一舉三得。
  在這一理念指導下,近年來,張家口每年以百萬畝的進度退耕還林還草。對沒有退耕的土地則實行精耕細作,或發展設施農業、設施蔬菜、菌類、草業等。 
這幾年,張家口耕地雖然由1346萬畝減少到1040萬畝,但糧食產量卻由2002年的62萬噸增加到2007年的82萬噸,同期蔬菜產量也由270萬噸增加到450萬噸,林草覆蓋率更達66%,提高了20個百分點,牧草產量由5年前的超載80萬個羊單位轉變為目前盈余50萬個羊單位,全市奶牛存欄5年年均增加8萬頭,總量達到了50萬頭,牛奶年產量由6.65萬噸上升到104萬噸。
  生態環境的改善,給農業產業化項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市里規劃實施了“111”農字號龍頭項目工程,即市級抓好10個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大項目,每個縣區抓1個5000萬元以上和10個1000萬元以上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農業產業化項目投資不斷增加,2005年達到50多億元,今年將達85.9億元,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60個、億元以上項目24個,已有80多個項目開工建設。涿鹿縣新澳牧業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奶牛養殖示范園區項目,每年可提供優質母牛犢3000頭,為蒙牛集團提供優質鮮奶5.8萬噸,年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今年一季度全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056元,同比增長12.2%。到2010年,全市將實現100萬頭奶牛、1000萬頭豬、1000萬只羊、5000萬只雞的養殖規模,屆時僅畜牧產業收入一項,就可超過目前全市農業總產值。
(三)
  市委書記許寧說,把一點優勢發展成多點優勢,把短期優勢發展成長期優勢,這是張家口多年摸索出的發展思路。據此,張家口確定把新型能源、裝備制造、特色種養加工一體化、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礦產品深度開發、現代商貿物流作為主導產業,并千方百計對這些優勢產業進行深度開發。
  許寧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生產1噸原煤,價值不過200多元;生產成精洗煤,價值就能翻番;生產成焦煤,則又能翻一番;生產成煤焦油,每噸能達2000元;而生產成二甲醚,每噸就能達上萬元。再以鋼鐵為例,賣生鐵建材,每噸不過三四千元,如果轉化成機械用鋼,每噸就可達七八千元;生產成機械產品,每噸價值更可達數萬元。
  張家口認識到深度開發的重要性,他們在煤炭開發中突出了煤電路一體、煤氣化一體兩種系統開發模式,使煤炭這個初級產品最大限度地轉化成電力和化工產品。目前,張家口已有火電發電廠3座,裝機近300萬千瓦。煤化工后來居上,現已發展煤化工企業8家,2007年合成氨總產量達到35萬噸,尿素25萬噸,精甲醇19萬噸。粵華化工有限公司研發出碳酸二甲酯工藝,成為世界僅有的兩家擁有專利技術的企業之一。在鋼鐵業,他們也突出了系統延伸理念,把鋼鐵產品延伸到專用汽車、礦山機械、鍋爐設備、環保設備等領域,使機械制造在全國嶄露頭角,僅宣化工程機械集團生產的推土機,就占了全國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采訪結束時,許寧對記者說,“貧困地區加快發展,理清思路至關重要,優勢思維使張家口有了明確的發展思路,經過廣大干部群眾長期艱苦努力,我們有信心把張家口建設成為華北地區生態環境優美、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區域。”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