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掀起“兩型”建設熱潮
2008-7-13 16: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漢網消息(文/記者 秦杰夏瓊)市委、市政府舉辦全市“兩型社會”建設專題研討班,是我市推進該項工作的又一舉措,動員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明確重點,群策群力,開拓創新。昨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楊松作了專題講話,全市“兩型社會”建設熱潮正在迅速掀起。
■民生
城鄉居民社保實現一體化
我市中心城區與遠城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
去年,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只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7.4%。目前城市社保主要面向城鎮人口,覆蓋面沒有遍及占全市人口總量37%的農民。
楊松稱,我們要逐步探索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一體化,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盡管有相當的難度,但在條件成熟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做,開始試點,用七八年時間,基本做到城鄉居民社會保障一體化。
同時,把工業和農業、城市和農村、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謀劃,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在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方面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驗。
“十一五”中期評估增加民生規劃
楊松稱,民生發展規劃是我們必須補充的非常重要的內容,過去我們只是強調居民收入,但居民收入與民生的要求相差還很遠,應通過十一五規劃中期評估,進行一次大的規劃和調整。
城區周邊建6個生態宜居新城
我市已規劃了在中心城區周邊建6個生態宜居新城區。目前,武漢市正在加快推進,其目的一方面對中心地區減載,分流出去一部分人口,另一方面對從農村及其他地方移居到武漢市的人口進行截留,以防人口都擠進中心城區。
■產業
武漢八年奮戰進入“萬億元俱樂部”
近年來,我市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去年更是跨入了“3000億俱樂部”,但與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相比仍有差距,且我市GDP僅相當于廣州的2/5。
楊松稱,我市原來提出建設鋼鐵基地、汽車制造、石油化工、光電科技等4個千億產業。根據武漢的基礎及“兩型社會”建設形勢,將重新評估“十一五”規劃。根據武漢目前的基礎,楊松介紹,我市目前正在做規劃的還有4個千億元產業:先進裝備制造業、能源環保產業、創意產業、現代物流業等4個千億的產業。
先進裝備制造業包括船舶、機床、機電、鍋爐及鋼材加工等行業;能源環保業有新能源制造、太陽能、節能產品、污水治理等;創意產業則指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消費品設計、軟件、出版動漫及影視等;而現代物流業則有運輸業、電子物流等。
楊松專門算了一筆賬:武漢市去年經濟增長超過15%,如果按這個速度計算,有8個千億產業及諸多百億元產業做支撐,武漢平均每年GDP都將增長1000億元,通過八年努力,2015年,武漢將進入“萬億元俱樂部”。
■花絮
“來聽發言的人越多越好!”
積極培育綠色市場體系,鼓勵綠色消費,抵制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政府機構在采購辦公用品時,應當優先采購節能、節水和資源再生利用的產品,鼓勵節約使用和重復利用辦公用品。
說到此處,楊松舉起自己的發言稿稱:“市委辦公廳給我的每周工作安排表,就是印在發言稿背面,這種做法值得提倡和表揚”。
與此同時,他又談到了研討班工作人員掛的胸牌,“我們相互之間又不是不認識,這種一次性消費根本沒有必要,而且我們這個研討班就是要讓大家參與,來聽發言的人越多越好。”
“體制問題
是發展‘兩型’的障礙”
在昨日的研討班上,來自各區的區委書記、區長,對行政體制改革,特別是我市正在進行的“讓權”方案感觸頗多。
江漢區委書記張平稱:“目前,發展‘兩型’最大的障礙就是體制問題”,他舉例稱,關于公共服務體制的規劃,但區里根本不知道要服務多少人;區里連建一個廁所的權利都沒有。”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漢陽區委書記李詩偉稱,來自市級各部門的考核要求,社區必須配建相應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活動中心,而這些都屬違法建筑。
■循環
讓種植產品進入循環產業鏈
目前武漢的農業結構有些問題,相當的土地在種植水稻和棉花,這與我市的農業產業結構基本搭界,下一步,將采取一些激勵政策,把我們所有的種植產品,調整為我市循環經濟產業中的一環,而不是游離于循環經濟產業鏈之外。
無節能環保設施不批建住宅小區
楊松說,看了青山綠景苑的垃圾回收系統后,感到當地的做法非常好,總體算下來,并沒有增加成本,每戶水電都還是節約了,降低了生活成本;但同時他也覺得很奇怪:2005年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胡錦濤總書記還親自視察了該小區,這么好的東西為什么沒有制定標準在全市推廣?
楊松稱,我市要大力推廣污水處理和中水回用工程,逐步擴大中水在城市景觀用水、都市農業花卉苗木灌溉、市政環衛和工業冷卻用水中的使用比例。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系統和集中處置設施,提高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資源化水平。加強城市廢舊物資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提高社會再生資源利用率。
這些措施將來要制定標準,在全市進行推廣。楊松說,今后,新建城市住宅小區,如果沒有類似的節能環保設施,就都不批建。
計劃成立循環經濟研究院
目前,我市正在謀劃成立循環經濟研究院,該院必須集產學研一體。楊松稱,這個研究院不單純搞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我們將依托中科院、社科院,我們的重點是建一個應用、實用相結合的平臺,為我市的循環經濟提供服務。
此外,我市還將通過競爭的方式,將循環經濟實驗室提升為國家實驗室,而且該想法目前已得到科技部的支持。
■“兩型社會”
大武昌、大漢口、大漢陽
我市將建三大片區聯席會制度
在“兩型社會”建設中,區與區之間如果發生雷同項目,如何解決?昨日,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楊松建議,采納江岸區副區長龍寧的建議,成立大武昌、大漢口、大漢陽三大片區之間的聯席會議制度,協商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據了解,龍寧曾赴美國學習,她建議分別成立由江岸、江漢、硚口、東西湖、黃陂、新洲6區組成的大漢口生態環境保護聯合會,由漢陽、蔡甸、漢南3區組成的大漢陽生態環境保護聯合會,和由武昌、青山、洪山、江夏4區組成的大武昌生態環境保護聯合會。這種機制有利加強區域內工作協調,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進科學民主決策。
楊松認為這種想法很好,在與阮成發市長商量后稱,通過建立大片區之間的聯席會議制度,可以實現平級單位間的有效溝通。大武昌片由武昌區牽頭,大漢口片由江漢區牽頭,大漢陽片由漢陽區牽頭,“可以輪流坐莊,你們自己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