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降價打擊深圳快遞業
2008-7-12 11: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全球快遞巨頭聯邦快遞在中國運營一年后,近期打出降價和提速的組合拳,開始和民營快遞企業正面交鋒。深圳快遞企業表示,將盡力避開正面交鋒,細分市場尋找市場空間。 打降價、提速組合拳
“和去年相比價格的確是降了很多,和民營快遞相比基本上已經接近了。”聯邦快遞國內部業務員張先生說,以深圳到北京的快遞為例,選擇“次日達”1公斤起價20元,去年是40元。“次早達”1公斤起價24元,去年是60元。對降價幅度高達50%以上,張先生解釋說是因為增加了飛機,需要大量的貨量補充。
對降價舉動,聯邦強調,其全新的價格表是沒有折扣的,而一年前公布的價格是可以根據貨量、重量、地區以及服務類型等提供一定折扣,做出這個變更是對中國快速變化的市場以及客戶要求簡化的回應。記者在咨詢聯邦快遞業務員張先生的時候,他也證實,以前一些貨量大的企業簽訂年度合作協議是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的,現在價格已經大幅度地下降,折扣已經取消,只能在貨物包裝和保價上享受到一定的優惠。
對此,聯邦快遞中國區國內限時業務副總裁陳信孝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聯邦快遞這一價格不是臨時的價格,作出價格調整是吸引更多客戶。他還透露,目前客戶的確得到拓展,聯邦快遞國內快遞的貨量已是一年前推出服務時的3倍以上。
對于降價行為保持低調的聯邦快遞,現在正大力宣傳其“提速”服務。從6月1日起,將國內限時“次早達”服務從19個城市拓展到40多個城市。其部分城市“次早達”承諾派件時間由12點提速至早上10點30分,珠三角地區貨件收取時間推至21點。
聯邦此舉,無疑是從當初只做高端市場開始搶灘民營快遞的中端市場。6月份宅急送深圳總經理謝海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曾表示基于大家客戶定位不一樣,加上聯邦快遞對適應中國市場還需要一定時間,他認為可能3年后開始正面交鋒,而這次聯邦的舉措將這個時間點大大推前了。
聯邦意欲何為?
據了解國際快遞巨頭在人力、管理、運營成本上要高出民營快遞3-5倍,近期油價大幅上漲,而聯邦卻大幅降價,記者質疑聯邦如何調控運營成本,保障合理的利潤空間。聯邦快遞方面沒有正面回應,只是表示對中國有著長期承諾,將繼續拓展中國市場,擴大服務覆蓋范圍,為客戶提供優質且可靠的國際快遞和國內限時服務。
聯邦快遞中國區總裁陳嘉良去年也曾對媒體表示,其優勢在于實效,并不是價格,瞄準的是對實效性要求較高的客戶。“現在又開始價格戰,無形中開始爭奪那些民營企業的客戶。”深圳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鄭秘書長說,現在油價大幅度上升,包機快遞已經利潤微薄,如果貨量再受到影響,包機就更加難以為繼了。
深圳本土一快遞公司高層表示,聯邦類似的做法在墨西哥、埃及都有過,并且最終都取得了成功:在擠出競爭對手后,就開始提價。其現在的價格實際上已經低于成本價。因為它在國際其他市場利潤豐厚,所以利用其資本優勢搶占中國市場,用其他地方的利潤補貼中國區的虧本。其快速的業務量增長也是因為其原來的市場基數比較小,他們現在正在向有關部門申訴聯邦的舉措。“現在聯邦已經和我們開始爭奪大客戶了,價格低得我們都難以想象。”該高層說。據他分析,之所以聯邦對于降價非常低調,是因為它可能要承擔被認為有低價傾銷嫌疑的風險。
對于深圳快遞市場,聯邦快遞方面表示,非常看重深圳市場,他們將繼續引入各類增值服務和最新科技,根據客戶的需求不斷提升國際快遞和國內限時業務的服務水平,從而提高整個國內遞送行業的服務標準。
■應對措施
尋找差異化優勢應對
對于聯邦的舉措,深圳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鄭秘書長表示,隨著國際快遞巨頭不斷推進本土化進程,國內網絡不斷健全,開始擴大目標客戶群,是一種很正常的市場化覆蓋戰略。國際快遞巨頭開始價格戰,加上其技術管理、業務組織上的優勢,對深圳快遞企業肯定是一個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但是這種沖擊肯定是遲早都會到來的。
鄭秘書長認為市場很大,關鍵是看怎么去細分,找到自己差異化的優勢部分,在和巨人的搏擊中壯大。
錦程物流網CEO李楓告訴記者,在北京有些小的同城快遞公司讓那些大的物流巨頭無可奈何。他們接單后,由A單車迅速送到地鐵口給在地鐵里面等候的B,然后由B乘坐地鐵送到下個地鐵口交給在那等候的業務員C,然后由C繼續單車送到客戶手中,這樣三個人轉遞,B根本連地鐵站都不用出。這樣的成本和速度優勢,是那些駕車行駛在塞車市區的物流巨頭無法比擬的。“這種思路值得借鑒和參考。”
據了解,有相當多的公司對實效的要求并沒有這么強,出于節約成本的考慮他們還是會追求低價的。“這些客戶應該是我們必須牢牢抓住的,否則生存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小。”有高層表示,聯邦的價格策略只是一種將一些民營快遞擠出市場的手段,因為它的運營成本擺在那里,它也不可能一直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