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南沙發展突出人均GDP增長指標

2008-7-11 14: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南沙既是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又是廣州唯一的出海口,成為廣州實現從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轉變、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橋頭堡。 
  南沙爭當建設“首善之區”排頭兵,要圍繞臨港產業區的發展定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強做大海港經濟、優化提升原有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高端化發展。
  同時,要努力爭當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排頭兵,啟動和推進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建立在線環保監控系統,全方位構建污染防治體系和環境安全體系,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生態區域。
  昨天上午,南沙區召開區委一屆八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并一致通過了關于《中共廣州市南沙區委、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關于爭當建設“首善之區”排頭兵的實施意見》。南沙區委副書記、區長羅兆慈指出,南沙要在廣州“首善之區”建設中發揮“產業升級引擎、濱海城市龍頭”的作用,抓住臨港產業區和宜居城市兩個發展方向,不唯GDP總量為重,突出人均GDP增長指標評價和土地單位面積GDP產出的導向作用。
  四個產業優先實踐“排頭兵”
  《中共廣州市南沙區委、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政府關于爭當建設“首善之區”排頭兵的實施意見》指出,南沙要在臨港先進制造業、港口物流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4個方面優先發展,實踐建設“首善之區”的排頭兵。
  “意見”指出,南沙區要著力打造珠三角裝備制造中心,做強做大臨港先進制造業。利用優越的港口和區位優勢,依托先進制造業,以華南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為核心合作區域,將汽車船舶和重型機械裝備作為重點,靠落戶南沙建設發展的裝備工業大項目龍頭帶動,建設臨港生態型造船基地、汽車制造基地、重型機械裝備基地等臨港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在周邊建設一批配套工業園區,帶動與臨港裝備制造企業相關聯的中小企業及產業集聚發展,延伸先進制造業上下游產業鏈。下一步,南沙將繼續引進國內外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企業,將南沙建設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輻射帶動最強的裝備制造基地。
  同時,南沙將著力打造華南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做強做大港口物流產業,使之成為國際化、多功能、綜合性的國際物流中心。而數字生活、無線通訊、應用基因技術、納米材料、核電設備、復合材料等工業領域的應用研究和設計外包業務,加快發展開發、倉儲、物流等生產性服務外包業務及金融數據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集成電路設計等高端信息技術外包業務也將得到重點發展,爭取使南沙到2010年建成較具影響力的服務外包示范區,區內服務外包從業人員達到3000人,引進、培育服務外包企業達到20個。
  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南沙定位為廣州南部“光谷”。通過編制實施《南沙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重點推進光電信息、汽車與舶船電子、核電技術、生物醫藥、以軟件外包為主的信息服務與研發設計、現代物流等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產業發展。
  “宜居南沙”要成生態環保型城區
  羅兆慈表示,南沙要啟動和推進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生態區域。一方面,推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污染總量控制制度,凡進入南沙的企業和項目,都必須通過嚴格的環保評估和驗收,達到國家環保標準要求;另一方面,在全區進行組團式、生態型的城市空間建設布局,努力形成“城在林中、路在林中、廠在林中、村在林中”的和諧濱海生態體系。他說,南沙區要改變傳統統計指標體系,突出人均GDP增長指標的評價權重,突出土地單位面積GDP產出的導向作用,嚴格執行土地投資強度控制性指標,探索集約用地新途徑,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構建工業與環境相協調、城市與自然相融合的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城區。
  “意見”指出,南沙將高起點推進花園型城區建設,優化提升城區生態和人居環境發展水平,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編制各項規劃的重要前提,把生態建設要求貫穿于城市規劃設計、規劃建設、規劃管理全過程。在引進項目和建設產業基地中,南沙將堅決禁止污染項目、耗能大項目的進入,嚴格控制一般加工性項目的進入,凡進入南沙的企業和項目,都必須通過嚴格的環保評估和驗收,達到國家甚至國際環保標準要求。
  “生態南沙”要求其打造獨特的生態、民俗、歷史和創業文化。“意見”指出,南沙將突出典型亞熱帶濱海水鄉的地區特點,努力打造濱海水鄉生態文化;突出南沙民間親水文化源遠流長的特點,挖掘麒麟舞、咸水歌、龍艇賽、私伙局等民間文藝資源,努力打造濱海水鄉民俗文化;突出南沙作為鴉片戰爭反抗外敵入侵要塞的特點,整合上下橫檔島、大角山炮臺等獨特歷史文物資源,努力打造近代愛國歷史文化;突出南沙臨港經濟圈和現代化濱海新城區迅速崛起的特點,大力弘揚“勇立潮頭、艱苦奮斗、科學高效、敢于跨越”的開發創業精神,努力打造當代海洋創業文化。
  南沙要瞄準國際先進港口城市
  羅兆慈說,廣州要建設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區”,躋身亞洲重要城市行列,整體提升在世界城市體系合作競爭中的地位,依托南沙完成由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的轉變是不二之選。短短幾年時間,南沙已經建成有4個5萬噸級、6個10萬噸級泊位的深水碼頭,開通國際國內航線30條,實現了港口年吞吐量達7703萬噸,集裝箱年吞吐量達455萬標箱,廣州從南沙揚帆出海,基本實現了由沿江城市向濱海城市轉變的跨越,南沙成為廣州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的橋頭堡。
  他說,南沙將瞄準國際先進港口城市港區發展水平,立足珠三角、面向全世界,實踐市委、市政府《關于推動廣州科學發展、建設全省“首善之區”的決定》的“一帶六區”產業發展格局中對南沙臨港產業區的定位。
  羅兆慈介紹,南沙區在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以推進“三個創新”、實現“三大提升”為活動主線,討論調研成果豐碩,決策部署求真務實,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社會各界踴躍參與,收獲了豐富的思想成果和實踐成果,深化了廣大干部群眾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明確了南沙破解發展難題、實現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方向,營造了建設“首善之區”排頭兵的濃厚氛圍,作出了在廣州“首善之區”建設中發揮產業升級引擎、濱海城市龍頭、“首善之區”建設排頭兵重要作用的決策部署,為推動南沙在科學發展軌道上實現新跨越奠定了新的思想基礎、積蓄了新的發展動力、取得了新的工作成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