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6項道路改擴建工程將于7月陸續完工
2008-7-1 9:4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了解到,7月份,北京將陸續有6條道路改擴建完工,這些道路的完工,將大大方便中關村地區、四環路各方向的車輛到達奧運中心區,同樣,也將及時疏散中心區賽時及賽后客流。
據介紹,這6條道路是北土城東路、北中軸路立交橋(即北辰橋)、成府路改擴建、成府路西延、大屯路及惠新西街立交橋。這些改擴建道路通車后,使得奧運中心區周邊及外圍路網更加完善。
大屯路 確保奧運會各項活動交通順暢
大屯路改擴建工程西起八達嶺高速公路,東至北苑路,全長4.06公里。原況道路寬窄不一,且橫穿奧林匹克公園,沿線分布著中央及市屬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區,交通流量很大,高峰時段十分擁堵。
大屯路建成通車后,將形成北四環與北五環之間一條東西方向的城市主干道,成為貫穿奧林匹克公園的一條重要道路,可方便沿線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居民的出行,更重要的是為確保奧運會各項活動順利進行創造條件。
北土城東路 疏散中心區賽時及賽后客流
北土城東路改擴建工程位于朝陽區,西起八達嶺高速公路健德橋,東至太陽宮路口,全長4.39公里。原北土城東路局部路段只是支路和次干路標準,且破損嚴重,服務水平較低。改擴建后的北土城東路規劃為城市主干路標準,機動車道三上三下,兩側分隔帶各寬5米,北側輔路寬7米,人行道寬5米。
北土城東路建成通車后,將在北三環路和北四環路之間形成一條東西向交通干道,可有效緩解北三環路和北四環路的交通擁堵狀況。更為重要的是,該路作為奧林匹克中心區的南部邊界,將發揮著疏散中心區賽時及賽后客流的重要作用。
北中軸路立交橋 對賽會交通組織至關重要
北中軸路立交橋地處朝陽區,是奧林匹克公園規劃配套交通建設項目之一,該立交橋東北角為國家體育場,西北角為國家游泳中心。該立交橋和南一路將作為奧運主場館的南大門,對奧運會和日常比賽的交通組織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次改造工程在原北中軸路立交橋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新建匝道橋兩座,U形槽四座,人行橋一座,通道橋四座,人行坡道四座及進出口六個。
北中軸路立交橋改造完工后,將起到中軸路與四環路相交節點的轉換和中軸路與奧運中心區的交通聯系的作用,同時還為人行系統進入奧運中心區、非機動車跨越四環路以及四環路公交、地鐵的人行系統轉換創造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對奧運會和日常比賽的交通組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成府路、成府路西延 奧運期間出行重要通道
成府路改擴建工程跨朝陽、海淀兩區,全長5.88公里。原況只是局部有路,且寬窄不一,道路標準低、通行能力差。
成府路西延工程位于海淀區,全長3.01公里,是奧運會的配套建設項目。原況道路寬窄不一,最窄處為16米寬的一幅路,機非混行,沿線為一些單位及住宅。
成府路及成府路西延建成通車后,將在北四環與北五環之間形成一條東西方向的城市主干道,成為貫穿奧林匹克公園的一條重要道路,向西可與中關村大街相連,通往中關村核心區,向東與京承高速公路相接,可溝通望京邊緣集團,大大緩解中關村地區以及北四環路和北五環路的交通壓力,方便沿線居民的出行,更重要的是該路將成為奧運會交通出行的重要通道。
惠新西街立交橋 緩解亞運村地區交通壓力
惠新西街立交橋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南起安苑路,北至瀝青廠南路,全長1.32公里。惠新西街四環路以南原為車行道24米寬的三幅路,四環路以北至瀝青廠南路原為寬7至15米單向行駛的單幅路。隨著亞運村地區的快速發展及奧運中心區的建設需要,交通量驟增,安慧橋地區的交通緊張狀況日趨嚴重。
惠新西街建成通車后,將成為北京快速路網中的一個重要交通樞紐,有效地緩解安慧橋和安立路及亞運村地區的交通擁堵狀況。
□相關新聞
從北二環可直達“鳥巢”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從北四環外的“鳥巢”直達北二環的北辰東路西輔路本月下旬即將通車。隨著奧運中心區9條道路在本月竣工通車,以北辰東路和北辰西路兩條主干道為中心的奧運中心區路網也基本形成,進出奧運中心區將更加便捷。
在9條路中,北辰西路和北辰東路是城市主干道級別道路。
北辰東路改擴建工程全長4.14公里,建成通車后,將連通北四環路和北五環路,形成奧運中心區的一條南北向交通干道,是奧運會期間北部車輛進出賽場和利用五環路疏散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奧林匹克中心區內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北辰西路南起北四環路,北至辛店村路,全長2.79公里。建成通車后將形成北京奧林匹克公園西側一條南北方向的主要交通通道,溝通北四環和北五環,有效緩解八達嶺高速公路和安立路的交通壓力。
北辰東路西輔路工程位于朝陽區,原本無路,該路建成通車后,奧運中心區直接連通北二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