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軟件是物流行業的盛宴還是陷阱
2008-6-4 13: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繼ERP之后,物流供應鏈成為軟件領域的又一熱門詞。CCID和CCW兩大權威機構對物流管理軟件市場的調查報告顯示,這個領域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幾年內超過ERP,成為主流的企業管理信息化軟件。還有數據表明,從2002年到2005年,物流軟件的市場規模以每年50%以上的規模增長,這種勢頭未來還將持續下去,這樣的調研和數據讓人眼前一亮。
然而這場盛宴中的軟件廠商們呢他們的日子并不滋潤,愁眉苦臉者居多。
一面是極具發展力的市場,另一面卻是愁眉苦臉的商家,強大的落差不禁讓人疑惑,問題究竟出在哪兒在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背后,都有一個基本前提:物流市場的發展必定帶動相應物流軟件市場的發展。但是這些估算出的市場規模和增長率,物流軟件廠商未必能吃到嘴里。
事實上,中國物流軟件業和物流業的發展并沒有按雙軌平行發展的路子來走。國內經濟的迅猛騰飛使物流業本身包括其規模、成分、效率等等都得到了高速發展,而信息化的進程卻沒有跟上來。其原因在于:首先,我國物流業并不成熟。據調查,目前第三方物流商提供的物流服務是運輸、倉儲等基礎服務,而信息、加工處理和財務等增值性服務。物流業的重心仍然在國內運輸,至于像GPS等一些先進技術的運用則很少,國際物流運輸業務更是屈指可數。因此,從目前而言,他們的業務結構并非迫切需要物流軟件。
第二,我國的物流市場正處于混沌的發展期,眾多物流商對自身的發展正在進行摸索。物流商發展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也造成了目前物流軟件系統市場的瓶頸局面。
再者,物流商采用物流管理軟件的初衷是要降低成本。目前,仍以人力為主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還不完全具備物流軟件要求的IT系統環境,運行專業物流管理軟件意味著巨大的硬件軟件投資。同時,對于相當多老國企而言,如何安置運行軟件后的剩余勞動力,也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最后,從物流軟件產品自身而言,也令買方顧慮重重。物流軟件廠商良莠不齊,大多數中小型物流軟件廠商缺乏對客戶需求的深度理解,缺乏咨詢、培訓、服務等支持能力,其產品如何針對客戶需求"隨需定制"?
上述問題的存在,就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怪現狀——剃頭挑子一頭熱,一方面是媒體、專家們的興奮吆喝,一方面是廣大物流市場稀稀落落的反應。
當然,隨著物流市場的成熟,運用物流軟件改善自身經營將成為一種趨勢。但只要認真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物流軟件并不是讓人人都可以開懷的盛宴。業內人士指出,在一兩年內將有約40%的物流管理軟件商被淘汰出局。可是為什么眾多的廠商匆匆忙忙赴宴,卻不知走向的是深不可測的陷阱?
回首IT業的發展,這樣的市場悲劇我們已看得太多。從網絡泡沫到數碼相機到物流管理軟件,一擁而上,而后紛紛出局。市場優勝劣汰不可避免,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里充斥了太多的浮躁淺薄與急功近利。
許多廠商熱衷于投機,難以擺脫暴利心態。于是什么熱做什么,很多企業始終沒有形成企業自主的、能夠為客戶創造獨特價值的、競爭對手在短時間內難以模仿的核心專長或技術。由于沒有持久的差別優勢,所以很容易被人超越或被市場拋棄。
這些企業若想有所作為,必須放棄投機心理,利用專業的力量做專業的事,并整合資源,盡快提升與夯實核心競爭力。
總之,這個市場的良性發展,需要大家攜起手來,踏踏實實做事。如此,物流管理軟件才能真正成為軟件廠商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