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套車”護駕竹山村路建設
2008-6-30 13: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日前,筆者在湖北省竹山縣了解到,該縣通過建立三大機制有效地破解了農村公路建設難題,4年來修建通村水泥路1300多公里,80%的建制村通上了水泥路。
完善投入機制
解決建設資金問題
竹山縣地處鄂西北,是全國貧困縣,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回報率低,面向社會融資渠道較窄,因此融資非常困難,拓寬融資渠道十分重要。該縣每年從財政上單列20萬元經費用于全縣農村公路管理,同時從2007年起按500元/公里配套村路養護經費55萬元。該縣堅持對農村公路建設實行“零收費”、“低稅收”,整合各類資金2000余萬元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設。
竹山積極爭取社會捐資,特別是在通村水泥路建設方面,積極開源節流、外引內聯,動員部分在外地工作的有能力的竹山人共捐資600余萬元修建通村水泥路。
健全管理機制
解決工程質量問題
對農村公路重點工程,竹山縣交通局進一步完善工程“四制”,即工程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全面推行全員風險、督辦整改、質量終身、備案制等機制,建立健全四級質量保證體系,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好局面。
在質量管理方面,竹山交通部門堅持實行“三不”制度,即質量標準寸步不讓,沒有質量的進度一律不要,質量問題半點人情不講。如今已下發了100多份整改通知書,10多條道路被要求返工,3家偷工減料的施工企業被清除出該縣的公路建設市場。
強化責任機制
解決廉政監督問題
竹山縣交通局突出重點抓管理,突出制度抓漏洞,突出巡查抓監督。該局同縣紀委聯合開展重點工程源頭治腐活動,與縣檢察院共同開展了預防職務犯罪專項活動,對交通建設項目實行“三介入”、“三同步”,做到了重點工程全程介入、一般工程重點介入、擬建工程提前介入,廉政監督與質量監督同步進行,廉政合同與工程合同同步簽訂,廉政建設與工程建設同步驗收。
去年,竹山縣交通局開始推行廉政巡查制,從社會各界聘請了10名廉政巡查員,實行定期巡查或不定期巡查,每個月進行情況通報。巡查內容包括工程質量及安全、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工程招投標、工程的資金撥付、材料的采購等。全年共開展巡查12次,發現糾正處理違規違紀行為7次,有效杜絕了工程違法轉包分包、工程監理不良行為和施工企業行賄問題等,從源頭和機制上建立起預防腐敗的“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