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高油價下的經濟生活

2008-6-30 13: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面對高油價,青島市大多數企業的選擇是轉變發展方式,一方面努力開展技術創新,通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來贏得市場優勢;一方面進一步實施節能降耗,盡最大的努力消解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對于加工制造企業今后的生存與發展,“節能”已成為一個極為關鍵的詞匯。假如說,30年前的節能只是一個概念,20年前的節能仍是一個口號,10年前的節能成為一種選擇,現如今,節能則已成為企業的本能

    6月19日以后到加油站加油的私家車主,許多人神情專注地盯著油表上飛快跳動的數字——國家發改委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同時宣布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這是自去年11月國家將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各提高500元后,再一次大幅度上調油價。

    “油價終于漲上來了。”這似乎是大多數人的心理反應。實際上,當國際油價在新年首個交易日開盤后突破每桶100美元關口,繼而110美元、120美元、135美元、140美元屢創新高后,對于油價的憂慮就在全球范圍內蔓延。在美國、德國、日本等成品油市場價格放開的國家,油價的不斷上漲已然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例如油價上漲使日本家庭外出活動減少,一些開設在高速公路和國道旁邊的飲食店和娛樂場所經營狀況漸趨惡化,有些因客源稀少已被迫關閉;美國越來越多的市民則因油價高企放棄了駕車,據美國聯邦公路局統計,今年第一季度美國人的駕車里程同比減少了120億英里,美國一些州的政府部門和企業甚至開始考慮實行4天工作制,為工作人員節省汽油錢。

    對于國內的汽車消費者來說,“高油價時代”的到來似乎沒有形成太大刺激,當大排量高油耗的SUV乘用車銷量因高油價在美國大幅下滑時,我國的國產SUV前5個月銷量卻同比增長了39.7%,進口SUV更是增勢迅猛。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國內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倒掛,即中國原油和煤炭價格由市場調節,成品油和電力價格則由政府調控。油價倒掛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煉油企業虧損加劇,位于我市的中石化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已連年虧損,在內部深入挖潛降低成本后,只有每桶原油的價格在97美元以下,該公司才能盈利。“當每桶原油漲到130美元甚至140美元時,我們的虧損程度可想而知。”該公司有關人士說。

    而恰恰是因為成品油價格由國家調控,國內成品油價格的漲幅遠低于國際漲幅,即使煉油企業虧損嚴重導致成品油供應緊張,像私家車車主這樣的終端消費者依然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實際壓力。然而,與原油相關的國內加工制造企業卻沒有那么輕松。記者了解到,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以及6月20日國家再次大幅提高油價,給我市眾多的加工制造企業造成巨大壓力。

    專家指出,自2003年國際大宗商品漲價以來,我國一直維持著“剪刀差”的價格傳導模式,即上游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始終高于終端的居民消費品價格。在“剪刀差”模式下,國內企業承擔了成本的上升,但由于產品價格受制于市場供求,大多數企業不敢輕易提高產品價格。而在價格傳導機制不暢的情況下,所使用的原材料離原油越近的企業,其受到油價上漲的鉗制越大。

    實際上,除了節節攀升的油價,這些年來,國內企業已從未間斷地承受著煤、電、運及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對于那些耗能高、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的企業來說,創出新高的油價甚至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面對高油價,青島市企業將作出怎樣的抉擇?記者掌握的情況是,除了極少數企業通過提高產品價格化解壓力外,大多數企業的選擇是轉變發展方式,一方面努力開展技術創新,通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來贏得市場優勢;一方面進一步實施節能降耗,盡最大的努力消解油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對于加工制造企業今后的生存與發展,“節能”已成為一個極為關鍵的詞匯。假如說,30年前的節能只是一個概念,20年前的節能仍是一個口號,10年前的節能成為一種選擇,現如今,節能則已成為企業的本能。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分析,6月20日國家上調成品油價格,短期看可以緩解國內供需緊張,長期看將向市場傳遞正確的價格信號,讓更多的人意識到,高油價將是長期趨勢。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高油耗的SUV在國內會越來越沒有市場,國內的私家車車主會像發達國家的有車族那樣,慎重地選擇:是開車?還是用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我們完全可以斷言,當企業和普通消費者都將節約用油當作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時候,伴隨著“高油價時代”來臨的,將是“節能時代”的來臨,而這對于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運輸業:被高油價吃掉最后的蛋糕渣

    東李轉盤的青島市貨運市場,車流如織。大大小小的運輸企業的招牌在這里簇擁在一起,讓人眼花繚亂。

    天璇物流的招牌是比較醒目的一個,雖然前來辦理貨運業務的客戶仍絡繹不絕,但總經理牛犟卻高興不起來:從6月20日起,0號柴油的價格從5.17元/升大幅上漲到6.1元/升,這意味著包括他的企業在內的全市3000多家公路貨運企業,在被無序競爭已經將利潤蛋糕切得如刀片般薄之后,終于又被高企的油價吃掉了最后一點兒蛋糕渣。

    公路運輸企業無疑是對油價最為敏感的行業之一,因為這個行業大約1/3的成本來自于燃油成本。此次0號柴油價格的漲幅高達18%,這是牛犟從事這個行業以來所見過的最大幅度的漲價。“我們的車以前從青島跑廣州一個來回,油費大約1萬塊錢,現在就要增加將近2000塊錢。”而這增加的燃油費用,恰好吃掉了原來這一個來回車次的利潤——除去所有成本之后,原先的利潤可以達到1000元到2000元之間。

    牛犟粗略給記者算了算,僅以天璇物流青島公司的零擔運輸為例,每年的貨運量3萬多噸,一年就要多消耗將近100萬元的燃油費用。

    可即便如此,要想一次性給車加滿柴油仍然是不可能的事,“現在柴油荒的問題有所好轉,可仍很嚴重,加油站依舊限制加油。在青島市區一般每次限量加300元,沿途一般限量加400元,這點兒油對于我們的這些大貨車簡直是杯水車薪。”牛犟告訴記者,原來從青島兩天半就能到廣州,可現在由于要不斷的沿途加油,時間被拖長到4天,車輛周轉不暢實際上意味著企業的成本又增加了。

    除此之外,新勞動法的實施、超限超載治理、車輛的漲價和其他越來越嚴格的行業政策等,都使企業成本進入了一個上升的快速通道。

    對于運輸企業來說,成本的增加只可能自己消化掉,長期以來的無序的、激烈的競爭已經將價格傳導機制完完全全地失效。牛犟告訴記者,天璇物流現在有40多輛車,200多名員工,在青島當地屬于中大型規模的運輸企業。企業的客戶包括了海爾、海信、南車四方等大企業,面對高企的油價,這些客戶的生產成本同樣居高不下。“大家合作時間長了,關系也比較密切,現在只能大家互相理解,共渡難關。更何況,一旦我們漲運價了,還有的是不漲價的運輸企業,這個行業的競爭太激烈了。”

    牛犟所指的,就是那些運營并不十分規范的小運輸企業,由于不像正規企業受到那么多的約束,這些小企業的成本低得多,越是油價高企的時候,這些小企業的價格優勢反而更加明顯。

    為了控制燃油成本,牛犟開始給自己企業的每輛車都安裝具有控油功能的GPS行駛記錄儀,雖然每輛車的一次性投資增加了3000多元,但他認為很值得,“這么高的油價,不控制怎么受得了。”此外,他還加強了企業的內部管理,確保使車輛空駛率降為零。

    但是,盡管承受了如此巨大的成本壓力,牛犟仍然對高油價對運輸業的沖擊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成本的上升是個必然的常態,真正吃掉利潤大蛋糕的罪魁仍然是長期以來的激烈的同質化競爭。

    青島本地的公路運輸企業已經達到3000多家,其中自己有車的達到2000多家,此外,還有很多外地運輸企業在青島設立分公司。

    這些運輸企業在競爭策略上基本不存在差異性,不難想象,價格幾乎是惟一的競爭手段:行業的平均運輸價格一直維持在0.36元/噸公里左右的水平,長期低于國家制訂的0.4元/噸公里的指導性價格,而0號柴油的價格卻從2002年的2.32元/升上漲到目前的6.1元/升。

    而這些低價背后的所謂成本控制,無非就是鉆政策的漏洞,多拉快跑。

    “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已經證明了,物流業是一個極具潛力的行業,是一個能夠真正幫助生產企業節約成本的行業。一個好的物流企業,即使運輸環節不賺錢,但仍能通過物流鏈條中的其他環節,比如倉儲、供應鏈管理等高附加值服務賺到錢。”牛犟說。

    事實上,青島這3000多家運輸企業雖然名字上叫物流公司的不少,但能真正稱得上是物流企業的,屈指可數。

    但是,盡管已經清醒地認識到了這點,包括牛犟在內的有心要加快轉型為物流企業的民營運輸企業的老總們,仍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這種混亂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自身的生存都受到嚴重的影響,又何談發展呢?

    “我們希望行業管理部門和行業協會,能夠加大行業管理力度,維護好市場競爭環境。也希望政府和協會能夠促進運輸企業之間的整合,使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加快企業的發展和轉型。”

    

    

    石化行業:利潤迅速萎縮

    油價高企,以生產原油和天然氣為主的上游企業因此受惠,而它們或許是產業鏈條上惟一因此受惠的一環,緊隨他們之后的煉油企業,則因原油價格上漲而利潤迅速萎縮。

    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早就越過97美元/桶這一盈虧點,中石化青島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早就接受了“煉一噸油,就產生數目可觀的虧損”這一現實,而即使這樣,該公司仍在員工中倡導“節約每一滴油、每一度電、每一絲鍋爐蒸汽”,該公司一位負責人指出,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節能降耗和工藝改進,進一步挖潛的空間已經不大,“但畢竟,節約一點是一點。”對于持續虧損的國內煉油企業來說,國家給予的補貼始終是杯水車薪,實現拯救的根本之道,依舊是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

    每次油價上漲時,與原油關聯度較大的如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芳烴類產品以及其他有機化工產品都水漲船高,化工行業于是哀聲一片。早在2005年,我市以廢油加工廠起步、銷售收入一度逼近70億元的廣源發集團,就因原油價格上漲和成品油價格倒掛,旗下涉油企業生產經營一度陷入停頓,在巨大壓力下,該集團無奈與中國化工集團合作進行重組。

    而主要原料來自原油的潤滑油行業,同樣在2005年就迎來“行業的冬天”,一年間生產潤滑油的主要原料平均漲幅高達41%,國內潤滑油行業虧損面達到99%,絕大多數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青島王冠石油化學有限公司作為“行業的冬天”里為數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依靠研發銷售高端產品艱難過關,今年,該公司又研制出具有顯著節油、環保功能的“巴士樂”機油產品。“在油價疾速上升的形勢下,只有在高端市場和特色市場上擁有優勢,才能有別于一般企業而獲得生存機會。”該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油價上漲,對于以原油產品為原材料的企業的打擊極為直接。我市有一家中等規模的化纖企業,其主要產品是錦綸簾子布,而這種簾子布是拖拉機輪胎上的輔料。這些年來,這家企業飽受原油價格上漲之苦,今年以來的油價上漲,更使其生產經營舉步維艱。目前,這家企業正在討論是否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我市紡織界一位資深人士指出,面對高油價,這家企業的出路只能是轉而生產其他領域的產品,“如果繼續生產低附加值的拖拉機輪胎用簾子布,恐怕其惟一的結局就是倒閉。”

    

    

    鋼鐵行業:寄望節能減排和新品開發

    據國內知名鋼鐵業資訊機構Mysteel研究中心估算,國家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整個鋼鐵行業下半年要增加181億元左右的成本,平均噸鋼成本增加67元左右;因電價上調,鋼鐵行業下半年要增加16.9億元左右的成本,平均噸鋼成本增加6.25元左右。兩項合計,下半年平均噸鋼成本將增加80元左右,部分企業噸鋼成本增幅可能達到100元左右。

    盡管鋼材價格屢次隨原材料漲價而上調,面對來勢兇猛的油、鐵礦石、煤、焦、電、運價格輪番上漲,我市的青鋼集團早在去年就不把化解壓力的重點放在上調鋼價上,而是將目光轉向節能減排和新品種開發。

    今年4月,青鋼集團煉鐵公司第三套共用型TRT裝置并網發電一次成功,至此,該集團煉鐵公司6座高爐全部都配置了TRT裝置,標志著青鋼余能循環利用邁上了一個新臺階,由此每年可節約電費2500多萬元,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6月,該集團完成對焦化廠排煙系統的改造,改造后每年可創造經濟效益4000余萬元,半年時間就可收回全部投資。而就在不久前,該集團專門組織了一支由燒結、煉鐵、煉鋼、高速線材廠、物流等單位一線職工組成的代表隊,參加全市的“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旗幟傳遞萬人簽名活動,號召員工從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做起,做節能減排活動的實踐者。

    青鋼去年還加大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目前高強度胎圈鋼絲用鋼盤條的生產工藝趨于成熟,低碳易切削鋼、汽車懸架簧用彈簧鋼的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該集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品種鋼產量,已占到鋼材總產量的79%以上。

    “鐵的事實和嚴峻的形勢表明,只有盡快轉變發展方式,才是化解壓力的長久之計。”該集團一位負責人說。

    

    

    當節能成為本能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汽油和柴油價格的上漲,水、電、煤炭、運輸以及各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促使國內加工制造企業近兩年來發生了急劇改變,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將節能當作本能。

    記者了解到,由于飽受煤電油運價格上漲之苦,雙星集團未雨綢繆,將產品的運輸外包給專門的運輸車隊,所以此次油價大幅上調,雙星在運輸成本上沒有感受到壓力。但該集團一位負責人也對未來表達了憂慮:“假如油價不斷漲下去,也許外面就沒有運輸車隊和我們簽合同了。”

    面對油價上漲,雙星作出的第一反應,就是繼續加大節能降耗的力度。該集團技術部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原先,雙星員工針對設備用油的跑冒滴漏,進行了一項小革新,即在車間里設置了油槽,專門收集從設備里“跑冒滴漏”出來的油,但現在,大部分油槽卻被取消了,“即使用油槽收集,仍會出現浪費。我們現在一旦發現設備有跑冒滴漏現象,立即對設備進行維修,讓油槽也下了崗。”

    發電企業主要消耗的是煤炭,消耗的柴油每年也就是千噸左右,與消耗的煤炭比起來可謂是“毛毛雨”。然而,為了降低成本,華電青島發電公司如今不敢在節油方面有絲毫放松。

    華電青島發電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進行鍋爐點火時,一般要用柴油助燃,當遇到煤質不好的情況時,還要將柴油投放到鍋爐爐膛中助燃,每年大約要用2000噸柴油。“6月20日調整油價后,每噸柴油的價格上漲到大約8000元左右,這樣我們光是柴油每年就要花掉1600萬元,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于是,為了盡可能地節約用油,華電青島發電公司專門出臺措施,嚴格控制柴油投放的時段和用量,甚至作出了這樣的規定:當鍋爐不需要柴油助燃時投放了柴油,作為生產事故處理。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