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汶川大地震加劇成品油供應鏈

2008-6-3 14: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就在汶川大地震加劇原本繃緊的成品油供應鏈之際,國際原油價沖破每桶130美元高價,中國各地柴油因價格倒掛頻頻告急。是冒通脹危險上調成品油價格平抑供求壓力,還是拿出更多財政補貼低油價帶來的企業虧損,兩難選擇考驗政府應對。  

    5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穩定成品油價格、加強價格監管”的指示后, 不少機構發表有關成品油將于近期上調的研究報告,國信證券甚至預期,我國將在奧運會前上調成品油價一次,幅度不低于800元/噸。  

    受成品油價格近期上調預期影響,近兩日中石油、中石化兩股在大盤走低勢頭下,連續沖高。“看看股市行情就知道市場對油價上漲的預期很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局長程秀生指出,當下時機雖不適宜放開成品油定價,但政府可能會微調成品油價格,以緩解“油荒”和價格倒掛。  

    柴油再荒調價預期加大  

    就在中國為了抑制“油荒”大幅增加原油進口的當口,上周四,國際原油價格突破了130美元/桶。而這一沖高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中國柴油供應的極度緊張。  

    直到5月28日晚,因為貨車加不到柴油,從山西來北京運貨的貨車主馮先生已經在中石油一家加油站門口滯留了兩天。焦急不堪的馮先生埋怨:“如果油價漲點就能加到油,我們寧愿漲點,現在加不到油,貨運不了,損失更大!”  

    據記者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國內外成品油價差達到2000元/噸以上,目前價差已經接近3000元/噸,而柴油每噸相差近6000元。由于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嚴重滯后于原油價格上漲,從而造成了國內煉油行業自2005年以來連續3年虧損。  

    “國內外價差已經接近3000元/噸,煉油企業生產積極性被嚴重壓制,供求矛盾激化已經給運輸、航空、農業等行業帶來直接的影響,經濟運行效率也受到影響,政府近期有望小幅調高油價以緩解供求矛盾。”程秀生指出。  

    而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則認為,目前這種油價下,政府再不適當調高油價,將給運輸行業和農業帶來很不利的影響。陳鳳英認為,鑒于現在油價倒掛的幅度已經較大,如果上調油價,必然導致生產成本上漲,為了防止其給PPI、CPI帶來壓力,政府應該分次分階段調整,同時采用相應的補貼機制,必須用油的比如農業、公共交通給予補貼,可用可不用的比如私家車自己承擔。私家車是用油大戶,但這部分群體并非承受不起高油價。  

    價格放開或到2010年  

    盡管油價可能上調,但仍是在政府價格管制下的調整。而何時可以放開成品油價格,政府可以卸下因油價倒掛而肩負的越來越沉重的財政補貼壓力,卻成了兩難。  

    5月21日,市場傳油氣產品價格可能會在6月初就放開。但5月22日,國家發改委即在其網站上發布公告澄清傳聞,并表示短期不會放開成品油價格,主要原因在于目前解禁成品油價格不利于控制CPI。  

    “政府不可能在此時放開成品油價格,時機確實不對。”在程秀生看來,目前國際油價因為投機因素,違背供求關系不斷高漲,此時放開成品油價格,將給國內市場帶來很大壓力,因為人民幣低匯率帶來的低成本壓力,而高CPI下,還要考慮控制通貨膨脹。程秀生認為,目前國家只能通過減稅政策來緩解煉油行業虧損。  

     “政府在錯過了2006年那次低油價時機后,再次放開成品油價格的時機可能要到2010年,屆時,美元預計相對穩定,股市回穩,期貨市場對油價的沖擊量減弱,國際油價預計會出現拐點,如果能夠回落到每桶100美元以下,正常價位在每桶60-70美元,政府就可以適時放開成品油價格。”陳鳳英也認為目前國際油價在130美元高位徘徊,國際游資到處投機,而國內CPI目標的實現本身已經很難,放開成品油價格絕不是時候。  

    不過,陳鳳英強調,考慮到節能環保,放開成品油價格是遲早的事情。  

    等待石油期貨  

    如果說成品油價格放開短期難以實施,中國是否還有別的市場手段可以去解決油價矛盾和供求關系的矛盾?  

    “一方面調高油價會帶來通貨膨脹壓力,一方面中國的低油價又成了國際炒家哄抬油價的由頭,這兩難境地其實正緣于中國石油(愛股,行情,資訊)交易方式存在的問題。中國沒有石油期貨,這注定中國沒有石油定價權,而只能白白地受高油價的盤剝。”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說。  

    在韓曉平看來,我國石油企業和石油消費企業的石油交易均在現貨市場,而沒有套期保值,企業沒有交易的自愿選擇權,也沒有一個多元選擇的市場,讓企業既可以買現貨,也可以買期貨,所以企業只能在現貨市場接受高油價。  

    所幸目前中國已經開通燃料油期貨,也已經有一些企業通過燃料油期貨來盈利。“我們就在做燃料油期貨,廣東的柴油極度緊缺,我們在燃料油期貨市場弄到燃料油,然后拉回廣東重新煉制,一部分煉成柴油供應給貨車,剩下的重油提供給輪船使用。”廣東一家私營企業主告訴記者。  

    韓曉平說,可惜沒有開通成品油期貨,其實政府可以嘗試先開通柴油期貨,讓一些企業可以通過在期貨市場對沖,緩解柴油的供應壓力。  

    陳鳳英也指出,中國若想在世界能源市場取得發言權,必須在期貨市場推進,只有燃料油期貨還不夠,只有推出原油期貨,才有可能爭奪能源領域的國際話語權,“但推出原油期貨首先要政府放開對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價格管制,理順國內外油價,這需要一個過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