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控制研究
2008-6-26 15: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庫存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保障了正常生產活動的進行,另一方面卻又是生產的負擔,其本身就構成了一對矛盾。因此,一直以來,國內外物流專家都將庫存作為重點來研究。庫存控制顯然是庫存管理的核心,本文介紹了一種新的庫存控制方法,以期解決庫存在供應鏈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物流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供應鏈時代。在這一時期,我國物流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新的物流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物流一體化尚需一個過程;二是傳統的物流仍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運輸、儲存等仍未得到最佳的控制。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努力更新自己的觀念,迎接新一輪物流革命的到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解決傳統物流中存在的問題,以使我國物流有一個健康的、循序漸進的發展。在傳統物流中,庫存占據著很大比例,同時又是物流中存在問題最多的一項職能。庫存過時不僅會造成其過多占用資金,導致資金周轉率過低,更嚴重的是,它會使產品因過期或被淘汰換代而變成一堆廢品,這一點在目前的“買方市場”上體現的尤為突出。迄今為止,對于如何進行庫存控制,國內外大多數企業仍采用傳統的庫存控制方法。然而,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原先相對于“大批量生產”提出的庫存控制方法已不能適應現在的“柔性生產方式”。筆者認為,生產(或銷售)決定庫存--有多大的生產需求就需要有多大的庫存量來滿足,生產方式(或銷售方式)決定庫存控制方法--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就必須有什么樣的庫存控制方法來適應。
1 傳統庫存控制方法與理論的不足
長期以來,人們為了更好地控制庫存,一直致力于建立各種模型,希望能通過這些模型來解決庫存問題。這期間,定量訂貨法與定期訂貨法作為兩種經典的庫存控制方法而備受人們的推崇。但是,實踐證明,這兩種庫存控制方法雖然操作簡便,理論上的可行性很強,但在實踐中,卻暴露出了諸多弊端,尤其是隨著當今經濟的高速發展,由過去的“賣方市場”逐漸轉變為現在的“買方市場”,人們越來越發現,僅憑建立幾套模型是遠遠不能達到理想的庫存控制狀態的。這主要是因為:
①原有的庫存控制方法實時性太差。不管是定量訂貨法,定期訂貨法,還是已有的各種庫存控制方法,其訂貨點的確定都只局限于倉庫中庫存量的消耗情況,而沒有與生產相聯系起來,或者雖然考察了企業的生產,但由于其模型固有的缺陷,只能依據上期或更早的生產需用量情況來決定本期的訂貨點,其不能實現實時定貨,不能依據本期生產需用量的情況來決定何時訂貨,這不能不說是原有庫存控制方法最大的遺憾。它決定了采用這些方法的企業在管理庫存時處處受到模型的制約,不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成為模型的“奴隸”,導致在目前需求千變萬化的“買方市場”上處處被動、失利。
②庫存管理理念落后。傳統的庫存管理通常是企業自備庫存:各企業管理自有的庫存,這就很容易在上下游企業之間造成“牛鞭效應”,導致庫存難以實現最佳控制。這一點在供應鏈正式形成以后表現得更加突出。目前,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大都接受了供應商管理用戶庫存(VMI)的思想。
2 一種新的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控制方法
一條完整的供應鏈應由以下幾個主要成員組成:供應商、生產企業、分銷商、消費者。而且,當物流發展到一定階段后,這四方之間的實物傳遞應由專業的物流公司來進行操作,因此,為了方便論述,以下均由物流公司和企業來代替各供應方與需求方。
2.1 新的庫存控制方法的理論基礎
傳統的庫存管理理論認為庫存應完全由企業自己來承擔,而目前流行的供應商管理庫存是指供應商應為“用戶”管理庫存。筆者認為,雖然VMI更前沿,而且在理論上能解決許多傳統庫存管理的困難,但VMI在實際操作中的作用仍待進一步驗證。
通常情況下,企業的庫存應由兩部分組成:安全庫存與批量庫存。前者直接決定了企業服務水平的高低,或者有效地保證了企業生產與銷售的順利進行。根據這兩類庫存的特點,可以認為若由企業自備安全庫存,而物流公司為企業提供批量庫存,則是更現實、更有效的做法。
2.2 一種新的庫存控制方法
該種庫存控制方法主要是由一個庫存預警時間系統組成。它是指當企業發現自己該批“批量庫存”處于需要補充的時候,向物流公司發出“警告指示”,要求物流公司立即送下一批批量庫存來補充。在這一過程中,企業該于何時發出送貨指示便成為關鍵,我們把它稱為庫存預警時間點。顯然,庫存預警時間點取得不能太早,但也不能太晚。如果太早,那么當物流公司將貨送來時,企業勢必得自備倉庫來容納這些貨物,這就違背了企業要求庫存最小的原意;如果太晚,那么物流公司就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備貨與送貨,勢必造成貨物無法及時到達,從而使企業遭受一定的損失。由此看出,在庫存預警時間系統中,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庫存預警時間點,它是否得到了合理的確定直接影響到該系統能否發揮出最佳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對整個“流程”進行考察,從而確定出合理的預警時間點。
經分析,預警時間點?TW 的具體算法如下:
①假定由物流公司提供給企業的批量庫存量是QK,在物流公司與企業的長期合作中,這應該是一個定值。需要強調的是,由于在該方法中,企業自備安全庫存,而批量庫存由物流公司向企業提供,因此,庫存預警時間點的確定只能依據批量庫存,而不是批量庫存與安全庫存之和。
②假定企業進行生產所需要該“部件”的速率為R,簡稱生產速率(對于銷售企業來說,是銷售速率)。
③假定預警提前期為t。預警提前期是指從企業發出警告到該批的批量庫存全部用完的這段時間的時間長度。
則T=-t
該公式說明,當物流公司將一批貨物送達企業后,企業應該在該批貨物投入使用后的時刻向物流公司發出下一批批量貨物的送貨指示。
在確定預警時間點的三個假設條件中,批量庫存量QK與生產速率R是穩定的,或者說對企業而言是可以掌握的,因為當企業采用流水線生產后,生產速率R就成為一個定值。但第三個假設條件,也就是預警提前期,對企業而言,卻是個未知數。而預警提前期的大小又直接影響著預警時間點的確定,因此,我們必須對預警提前期加以研究,以確保它不會有較大的負面作用。經分析,預警提前期的確定大致取決于以下因素:
①生產速率R。這是企業確定預警提前期的一個重要工具,它是可以確定的。
②物流公司的備貨效率。物流公司的備貨效率越高,預警提前期就越短,而企業發出“警告指示”的周期就越長。
③路途的遠近。物流公司與企業之間路途越遠,則預警提前期應越長。
④運輸工具的快慢。采用什么樣的運輸工具也會直接影響到預警提前期的大小,運輸工具的速度越快,預警提前期就越短,則要求物流公司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就要越緊密。
從上邊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后三個因素,企業是不能完全把握的,但只要企業與物流公司合作一段時間后,雙方就可以形成一定的默契,從而會很好地把握預警提前期的變化規律。而且,即使真的是預警提前期處理不當,相信差錯不會太大,這時,企業完全可以通過自備的安全庫存來解決。
2.3 新的庫存控制方法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控制方法具有很強的實時性,其時間要求非常嚴格,物流公司與企業必須緊密合作,才能保證貨物的及時送達。同時,一些數據的統計都依賴于計算機,因此,要想使用此庫存控制方法,企業首先應做好自己的信息化建設,尤其是對自己的MIS一定要重視。
其次,企業與物流公司之間的信息傳遞應采用“電子化”,將信息以“電子流”的方式傳遞,這樣,不但可以提高信息流通的速度,還能降低雙方的交易成本。目前,物流公司與企業宜采用EDI,信息通過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傳遞,不但可以提高雙方的響應速度,更重要的是安全、可靠。在不久的將來,當Internet電子商務發展成熟以后,企業與物流公司之間的信息傳遞宜采用Internet電子商務,這樣可以更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庫存預警時間系統能夠有效地保證物流公司對企業隨時、及時(at any time,and in time)的供貨,而且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目前,東岳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通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煙臺分公司)與海通物流有限公司之間的供貨就采用了該系統,從合作的半年多來看,沒有出現一起差錯,而且大大降低了東岳公司的庫存成本。可以說,以庫存預警時間系統為主體的庫存控制方法一定會成為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控制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