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面向東北亞伸展城市骨架

2008-6-25 12:39:00 來源:牡丹江日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由我市啟動編制牡丹江城市概念規劃引出的采訪  

    6月中旬,我市首次啟動編制牡丹江城市概念規劃,海林、寧安被列入大牡丹江、新牡丹江規劃范圍。大牡丹江究竟有多“大”?省政府城鎮體系規劃對這個問題給予了解答:按照新提法,全省各地被劃分為八個經濟區,“牡丹江經濟區”包含牡丹江、雞西、七臺河及所轄縣(市),擁有人口540余萬,行政轄區總面積為7萬平方公里,6個國家一類沿邊開放口岸,囊括了全省80%左右的對俄進出口貿易份額。  

    “這意味著今后牡丹江市城市的定位,要從黑龍江省東南部中心城市和中國東北地區風景旅游城市,逐步向中俄經貿合作先鋒城市、遠東地區區域性國際商貿樞紐城市轉變。”市規劃局負責人如是說。  

    做大牡丹江經濟區塊,有利于科學規劃布局、城鄉統籌發展、開發多種資源,不斷提升牡丹江城市經濟的整體規模  

    受多種因素制約,以往牡丹江市區規劃面積只有1351平方公里,80多萬市民絕大部分聚居在75平方公里的建成區內,人口密度過大、生活空間狹窄,不利于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市提出建設“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的發展戰略后,有關專家經過半年調查研究,首次啟動了編制牡丹江城市概念規劃工作。  

    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規律看,一個國家城鎮常住人口比例與本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緊密相關。有資料表明,2000年全球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高收入國家的城鎮化率分別為31%、50%和77%。目前我市城鎮化率為54.12%,要做到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必須進一步做大牡丹江城市規模,使城市對周邊區域的經濟輻射能力成倍提高。  

    今年磨刀石鎮、五林鎮并入市區,海林、寧安也列入“大牡丹江”規劃范圍,牡市城區規劃面積擴展至1.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市行政轄區的“半壁江山”;牡丹江——海林——寧安經濟區塊人口總數178萬人,未來將發展成為有200多萬人的現代化都市,約占全市城鄉居民總數的四分之三。  

    堅持科學規劃、明確功能定位,有利于避免產業雷同,減少重復建設,合理開發本地資源,形成優勢互補、協調互動的牡丹江城市發展格局。展開今后大牡丹江的規劃版圖,你就會看到一些變化:牡丹江的中心城區(含海林鎮、寧安鎮、海南鄉)將實施組團開發,使之成為全省對俄進出口加工業基地、商貿和物流中心,全國最大的木材精深加工產業集群,黑龍江最適宜人居和創業的城市。 
  
    牡丹江市域西部包括鏡泊湖旅游經濟區、林海雪原旅游經濟區和蓮花湖旅游經濟區3個功能分區,今后將建設全國和東北亞地區的避暑休閑度假勝地、黑龍江省重要的森林旅游和冰雪旅游基地,擁有全省50%可開發水電資源和廣袤森林的“林海雪原”,將成為黑龍江省水電基地和牡丹江西部生態屏障。  

    牡丹江市域南部包括寧安持續高效農業示范區、東寧南部三鎮水源涵養生態農林區和穆棱共和水源保護生態農林區。今后這里將建成牡丹江商品糧生產基地和中心城市的“菜園子”、牡丹江出口農產品與加工基地、持續高效農業示范區和牡丹江南部生態屏障與水源重點保護區。  

    當然,大牡丹江需要用公路來把經濟區塊內部更緊密聯結起來。按照規劃,今后我市將建設牡——海——寧城際公路,打造“半小時經濟圈”。具體措施是建設長度為13公里的牡海濱河大道,使牡丹江——海林交通時間縮短為10分鐘;建設長度為23公里的牡寧森林大道,使牡丹江——寧安交通時間縮短為20分鐘;海林——寧安之間進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通行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 
  
    建設牡——海——寧城際公路,能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呢?物流業人士算了一筆賬:城際公路投入使用后,無論是產自寧安的農副產品進入牡市城區,還是市民從牡丹江啟程到海林游玩,通行時間可以減少50%多,有利于降低物流業成本、減少商品損耗、提高車輛有效利用率。  

    面向東北亞建設“大牡丹江”,應該打破行政區域界限,以加快沿邊開放和煤電化基地建設為載體,牡丹江市要爭當拉動全省東部經濟快速發展的“火車頭”  

    在今年的“哈洽會”上,我市提出牡丹江最大的優勢在于對外開放,要通過“跳出牡丹江看牡丹江”來謀劃大牡丹江、新牡丹江。  

    “跳出牡丹江看牡丹江”,在今年的“機遇之夏”,我市面臨很多機遇。作為全省對俄經貿最活躍的地區——“牡丹江經濟區”包括牡丹江、雞西、七臺河及所轄各縣(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說,隨著中俄、中韓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升級,中日兩國經貿交流日趨緊密,今后牡丹江作為遠東地區國際商貿樞紐城市的戰略地位將日益顯現。  

    再看全省東部煤電化產業基地建設,按照省政府規劃,今后牡丹江煤化工產業園的發展重點是電石、聚氯乙烯、草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炭黑等產品,形成上、下游協調發展的產業鏈,與東部其他五市煤電化產業園的功能定位有所區別。上述六大園區在產業布局上要各有側重、互相配合,可以惠及1200多萬城鄉居民。  

    同時,牡丹江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穩步推進,依托301產業帶這條“黃金之路”,綏芬河的機電產品出口加工業、穆棱風電產業、海林木業經濟蓬勃發展,牡丹江——釜山國際航班恢復,全市對外貿易和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增長……280萬牡丹江人,正成為沿邊開放的直接受益者。  

    放眼國內,無論在“珠三角”、“長三角”還是在“環渤海經濟區”,一座現代化都市崛起必然拉動周邊區域經濟快速發展,進而使廣袤的經濟腹地受益。站在全國制高點上謀劃“大牡丹江”發展格局,我市工業、物流、金融、貿易和農副產品加工出口等經濟領域,都將在沿邊開放中得到長足發展。而城市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步伐加快,又可以使牡丹江在21世紀初東北地區新一輪城市綜合競爭力大比拼中占據更為有利的位置。  

    面向東北亞打造國際性商貿樞紐城市,牡丹江人應該有更高遠的眼界,更廣闊的心胸,城市建筑風格、城市整體色彩也要有新變化  

    “伴隨著21世紀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一座城市在擴張規模增加人口的同時,其規劃理念、建筑風格、城市色彩也要做出相應調整。但目前東北地區多數城市規模擴張很快,城市建設的整體含金量卻比較低,這不能不說是一個缺憾。”市規劃部門專家說。  

    事實上,近兩年來我市“城鄉潔凈工程”效果明顯。初夏時節,人們行走在市區大街小巷,綠樹鮮花隨處可見。但不容回避的是,目前牡丹江的城市建筑風格特別是樣式、色彩普遍面臨著“千樓一面”的尷尬。不少市民納悶,為什么我們市區居民樓、辦公樓絕大多數是“火柴盒”樣式,比較單調,而其它不少城市,比如,號稱“千樓千面”的珠海等城市會有多種多樣的建筑風格呢?  

    規劃、建設部門負責人說,主要原因是牡丹江屬高緯度地區,冬季采暖消耗的能源較多,樓房設計成長方形,有利于減少外墻的散熱面積,房屋保溫性較好,同時也可以控制工程造價。但從今年開始情況有所改變:隨著“大牡丹江”、“新牡丹江”發展戰略的提出,為高起點、大手筆謀劃城市建設布局創造了無限空間;專業隊伍形成,人才素質提高,全國城鄉規劃法頒布實施,有利于實現以城帶鄉、科學發展;各種新型節能環保建材開始廣泛使用,投資渠道多元化,為建設東北亞商貿樞紐城市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這正是牡丹江尋求突破的開始。  

    大牡丹江建設,需要城市這個載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提高和進步。今后,我市將致力于強化規劃的職能,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致力于提高建設的標準,提高改造、修建的水平,要求新建工程和大型公共設施樹立精品意識,提高品位和檔次,進而形成牡丹江別具一格的城市特色。  

    應該說,城市建筑是一種凝固的音樂。城市色彩是城市裝飾、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體現。規劃部門專家建議,今后牡丹江這座對外開放城市的主色調應該選用淡雅的、偏暖的復合色彩;居民樓、辦公樓、別墅等建筑物的外觀色彩應因地制宜、求同存異,根據建筑物造型和用途的不同,選用的色彩或莊重、或艷麗,并與周邊環境相和諧。  

    一座城市的建筑造型、色彩搭配,可以形象地展示出特定人群的精神面貌。在21世紀面向東北亞建設國際性商貿樞紐城市的機遇中,牡丹江正在追趕跨越中提升著城市的品位和能級,向中外游客展示更迷人的城市魅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