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對策研究
2008-6-25 12: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充分尊重我國大多數縣域的客觀實際,立足縣域本身的資源、勞動力、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優勢,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同時,加快相關配套體制的改革。
堅持以農為本,全力推進縣域經濟農業產業化 大力加強縣域經濟農業龍頭企業建設。搞好龍頭企業建設,是發展縣域經濟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條件。一是培育和發展大型龍頭企業集團。圍繞本地的優勢產業和產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集團的規模效應。二是加快龍頭企業科技進步。搞好企業技術改造,應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企業。三是充分利用多種經濟成分發展龍頭企業。四是要合理選擇項目和產品,大力開發附加值高的新產品,提高龍頭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大力加強縣域經濟農產品基地建設。一是要區域化布局。大力發展專業戶、專業村,逐步形成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的商品生產基地。二是優質化生產。實行優質優價政策,鼓勵農戶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三是集約化經營。加大農產品基地建設的資金投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裝備基地。四是從技術資金等方面抓好系列服務。
正確選擇縣域經濟農業主導產業。發展主導產業也應因地制宜,以形成各具特色和優勢的主導產業和產品。一是要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業化經營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解決產業、產品趨同問題。二是要合理確定主導產業的方向和規模。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開發名優特新產品。三是要發展有市提高農產品轉化率和農產品附加值。四是要發展外向型的農業主導產業,增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創匯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加強縣域經濟的市場體系建設。一是培育和發展帶動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流通型大型企業集團等各類流通組織。二是建立健全市場網絡。在建好農貿市場的基礎上,興建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建設。三是采取與大型加工企業和大中城市建立穩定的供銷關系,不斷擴大產品銷路。
確立主導產業,加快縣域經濟工業化進程 要抓好縣域經濟工業骨干企業。骨干企業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是增加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的希望。
要努力多上縣域經濟工業新項目。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態勢,要想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突出抓好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工業項目,以工業經濟實力的提升實現縣域經濟發展。
要提高縣域工業經濟聚集程度。據測算,企業相對集中、連片開發規模在5平方公里以上,用地可減少30%,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可減少20%—30%,能源消耗可節省40%,行政管理費用可減少40%,資金利潤率可提高20%。要大力發展集群經濟,集中力量加快發展,盡快培育出一批集中連片的工業企業聚集區,壯大縣域經濟發展實力。
堅持發展服務業,全面繁榮縣域經濟 要加快縣域經濟現代流通體系建設。以大型骨干零售企業、供銷系統和郵政物流系統為主體,以連鎖經營為主要方式,向縣鄉村延伸覆蓋。要加快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和改造,建設一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大型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
要健全和完善適應縣城經濟發展的金融體系。探索設立多種所有制的社區金融機構,發展形式多樣、產權多元化的信貸擔保機構,政府投入和金融信貸要向縣城經濟發展傾斜。
要高度重視縣域經濟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發展。要注重突出各地文化特色,發展現代旅游業,大力開發新型旅游產品,有重點地發展鄉村旅游、紅色旅游、會展旅游等專項旅游精品。如山東煙臺市南山村、西霞口、房干村靠旅游業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堅持節能環保,實現縣城經濟可持續發展 要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生態改善的基礎上,促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全面提高。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狠抓節能節水節地節材,推進資源減量化和廢物資源化,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路子。要加強環境保護,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搞好城鄉規劃建設管理。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搞好規劃,加強管理,植樹造林,增加綠地,使群眾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