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煤電一體化:加速中的隱憂(圖)

2008-6-25 11:1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盡管煤礦資源日益緊缺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使投資煤礦的成本不斷攀升,但國內幾大發電企業都在不約而同地加速進軍煤炭領域。這是他們為應對煤價上漲、走出虧損困境而采取的“自救”舉措之一 

  
  6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了電價調整方案,決定自7月1日起將全國銷售電價平均提高2.5分錢。同時,對煤價采取了臨時價格干預措施。有關人士認為,這是緩解當前經濟運行矛盾的重要措施。
  據分析,煤炭限價原因來自于電力行業虧損:由于2008年煤炭行業供給偏緊,造成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自年初以來,市場煤的價格上漲幅度在50%左右,造成了電力企業的生產成本急劇上升,電力行業2008年一季度出現了大面積的虧損。
  隨著夏季用電高峰以及冬季取暖的未來預期,為保證電力的供應,發改委進行了煤炭限價以及電力調價的行為。
  而在不久前的6月11日,中央直屬5大發電集團之一的國電集團重組內蒙古平煤集團塵埃落定,國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業內人士認為,此舉標志著我國煤炭資源大省內蒙古和全國重量級發電集團強強聯合的煤電一體化戰略加速。高煤價陰云籠罩
  今年年初以來,國內煤價的漲幅驚人,在遲遲沒有啟動第三次煤電聯動的背景下,許多發電企業因成本難以消化而利潤大幅下挫,甚至陷入虧損。
  煤炭成本通常占到火電公司成本的60%左右。據某發電集團統計,入廠標煤單價4月份已達到596元/噸,同比上升123元/噸,上漲26%;比2007年末上升120元/噸,上漲25%。
  目前,五大國有發電集團中,只有華能一家保持微利,其余4家在2008年一季度均已出現集團性虧損。五大發電集團到4月底累計虧損近50億元。最嚴重的1家發電集團4月份虧損4億多元,累計虧損近12億元。
  可以說,國內發電企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方面是缺煤斷糧,一方面是大面積虧損,部分發電企業資金鏈斷裂,無錢買煤。由于煤炭價格持續大幅攀升,再加上發電裝機的增長速度遠高于煤炭產量的增長速度,用電量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要保證發電就要多買高價煤炭,電發得越多,虧損就越嚴重。為此,五大發電集團紛紛把觸角延伸到煤炭領域,通過兼并、參股和獨立開發等形式,變買煤為挖煤。
  盡管煤礦資源日益緊缺及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使投資煤礦的成本不斷攀升,但國內幾大發電企業都在不約而同地加速進軍煤炭領域。這是他們為應對煤價上漲、走出虧損困境而采取的“自救”舉措之一。
  中國國電集團一位負責人說,集團重組的內蒙古平煤集團一年可帶來很可觀的4億元的利潤指標,這樣對集團整體特別在今年電力一季度大規模虧損的情況下,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改善是非常有幫助的。
  現已作為國電蒙能公司所屬企業的內蒙古平莊煤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8個生產礦井和1個在建礦井,煤炭儲量28.4億噸。2007年,平煤集團原煤產量完成1948萬噸,商品煤銷售實現1940萬噸,銷售收入實現29.7億元,利稅完成6.6億元。
  并購平煤集團后,國電集團拿到的煤將比市場價每噸便宜100多元,對該集團驅散高煤價陰云無疑是利好。電企由買煤變挖煤
  “誰掌握了煤炭資源,誰就把握了發電集團的未來”。在煤炭資源儲量極為豐富的內蒙古,全國五大發電集團正在上演不同于以往的資源爭奪戰,由買煤變挖煤。
  除以上提到的國電集團外,華能集團提出了“以電為核心、煤為基礎、電煤路港運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戰略,全資收購了內蒙古扎賚諾爾煤業公司。中電投集團也提出了類似的發展戰略,其投資控制的霍林河煤礦和露天煤業是國內五大露天煤業開采地之一,已成為重要利潤增長點。中國華電集團在鄂爾多斯市也擁有了一個儲量為14億噸的煤礦,預計2010年左右整體投產。
  資料顯示,在五大發電集團中,華電集團已經在我國部分煤炭大省拿到200億噸煤炭儲量,大唐發電集團拿到180億噸,國電集團也有近百億噸的儲量。中電投集團動手早,今年已經有數千萬噸的煤炭實際產量。這些煤電一體企業的誕生,將有力緩解目前電煤供應緊張的狀況。
  可以看出,向“綜合性能源集團”轉變是全國發電集團不約而同的戰略選擇。而在這場資源重組中,煤炭企業和產煤大省或將受益。
  根據煤炭工業“十一五”規劃,“煤炭大集團規劃”是未來煤炭工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但是,即使是業內排名第一的中國神華,煤炭產量也僅占全國原煤產量不到10%。而“十一五”規劃的目標是,形成6~8個億噸級和8~10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煤炭產量占全國的50%以上。
  在發電集團強力推動下的煤炭行業,正進入了一個資源整合的黃金時代。解決煤電之爭的根本出路
  近幾年,各大發電集團紛紛投入大量資金向上游延伸產業鏈。電企挖煤的舉動得到了政府部門的鼓勵。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調研報告》明確指出,鼓勵電力等大型企業兼并重組煤礦,實現煤電一體化經營。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煤電一體化經營僅僅是個案,這些優勢不是一般煤電企業可以企及的。除全國性發電大集團外,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業在這輪重組中劣勢凸顯,其利益和生存空間受到擠壓。
  此外,在煤炭資源富集的省份,由煤電一體化而催生的坑口電廠逐漸增多,在節約運輸資源、實現雙贏的同時,也給環境容量帶來不小的壓力。而且,由重組帶來的人員的調整,新的勞資矛盾可能出現,企業中的弱勢群體可能在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中利益受損。
  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這次成品油、電力價格調整會對發電用煤價格產生拉動作用,對全國發電用煤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煤、電價格出現輪番上漲。
  業內人士認為,煤電一體化實際上是被近幾年愈演愈烈的煤電之爭逼出來的。而解決煤電之爭的根本出路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煤、電價格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