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的“鹿特丹” 曹妃甸現代物流業發展解讀
2008-6-25 11: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提要 在國務院批準的《曹妃甸循環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中,現代物流業被置于四大主導產業之首,建設完善的現代物流網絡已經成為曹妃甸發展的重中之重。
夏日的曹妃甸,油碼頭、煤炭碼頭、首鋼京唐鋼鐵公司等重點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處處洋溢著火熱的激情。
前不久,喜訊再次傳來:《曹妃甸循環經濟示范區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準,這塊“黃金寶地”迎來了發展中的又一次重要契機。在《規劃》中,現代物流業被置于四大主導產業之首,毫無疑問,建設完善的現代物流網絡已經成為曹妃甸發展的重中之重。
打造中國的“鹿特丹”,當初海運專家這個大膽的設想,看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鑄就港口物流霸業的發展方向,卻已經成為曹妃甸建設科學發展示范區實實在在的行動。
大碼頭、大鋼鐵、大化工、大電力……“大進大出”的重化工業結構使發展港口物流業具備了基本條件
鹿特丹,世界公認的第一大港,素有“歐洲門戶”之稱,港口吞吐量數十年雄踞世界之首。然而,這樣一個世界級大港,曾經只是萊茵河和馬斯河入海口處的一個小水壩,幾個世紀以來,鹿特丹人過著簡單的生活,織網、下海、捕魚……直到16、17世紀,港口物流業的發展使鹿特丹逐漸成為擁有大量貨棧、船塢的現代化貿易城市。
曹妃甸的發展與鹿特丹有著某種程度的類似。
一個沉睡數千年的小島,由于優越的地理、海域位置,成為國家“十一五”規劃中的重點工程。誠然,今天的曹妃甸還遠不能與鹿特丹比肩,但誕生于21世紀的曹妃甸大港,在基礎設施、產業規劃、科技水平等諸多方面卻是鹿特丹肇建之初所難以比擬的。
港口的發展歷程,事實上就是一部物流業的發展史。
因此,在曹妃甸產業體系規劃中明確提出,要依托深水大港和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立以現代港口物流、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等四大產業為主導,電力、海水淡化、建材、環保等關聯產業循環配套,信息、金融、商貿、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
鋼鐵、石化、裝備制造……發展重化工業的戰略布局使物資的流動在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鋼鐵企業、石化企業所需的規模龐大的鐵礦石、原油需要從港口運進,大量的工業制成品、煤炭需要從港口運出,這種“大進大出”的工業發展模式使得發展港口物流業具備了基本條件。
著眼于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的戰略資源和原材料流通配送中心的戰略目標,今天的曹妃甸,正在依托深水大港和重化工基地,加快倉儲、運輸、配送、信息等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十一五”期間,將重點完善鐵礦石儲運一期配套設施,建設LNG儲罐區一期工程、原油首站儲罐區一期工程以及曹妃甸工業區物料運輸專線。
2006年底通車的遷曹鐵路北站一側,大昌倉儲物流園區項目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工程完工后,這里將成為一個占地1200畝的物流園區。遷曹鐵路近在咫尺,距離曹妃甸碼頭只有10多公里,周邊還有多個鋼鐵、機械制造項目,優越的地理位置將成為大昌倉儲物流園區最值得驕傲的資本。“像這樣的物流企業,將來還會有許多。”曹妃甸工業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薛渤?介紹,目前正在洽談合作的國內外物流企業很多,他們正在積極謀劃建設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和專用碼頭,不斷拓展物流領域,廣泛吸納大型物流企業參與曹妃甸工業區現代物流基地的建設,待曹妃甸散貨碼頭建成后,將會有一批“物流大鱷”進駐工業區,共同構建集倉儲、配送、貿易、服務于一體的港口依托型物流體系。
港口不僅僅是一個貨物中轉站,更應該成為名副其實的貨物“增值中心”、客戶超級服務站
一艘20萬噸的遠洋巨輪滿載著鐵礦粉停靠至曹妃甸一期工程的礦石碼頭,赤紅色澳礦通過傳送帶直接運送至首鋼京唐鋼鐵有限公司廠區,礦粉煉成了生鐵,生鐵煉成了各種鋼制產品,然后運至碼頭,裝上輪船,運往世界各地……這一過程,每噸鋼的成本可至少下降200元。
“這就是發展港口物流和臨港產業的重要意義。”薛渤?說,如果曹妃甸港只是一個貨物中轉站,那就失去了建設“鉆石級港區”的意義,未來的曹妃甸,不僅僅是一個貨物中轉站,更應該成為名副其實的貨物“增值中心”、客戶超級服務站,凡是世界級的現代化大港口,莫不如此。
鹿特丹港,密密麻麻的鐵路運輸網,快捷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的內河網,還有星羅棋布的油氣管道,許多運到歐洲的貨物都從這里中轉,但絕大多數的貨物并不是簡單地從這里“穿腸而過”,而是有相當一部分在港口進行組裝貼牌,再運往歐洲各地。許多大企業都在“配送園”設有大型物流與服務中心,對到岸的貨物進行組裝、貼牌、重新包裝、修理、存儲等。來自亞洲的大多數貨物就是在這里進行“增值”后,被運往歐洲大陸。除此之外,鹿特丹港區還有煉油廠、煉鐵廠,分別對到岸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升級。
這種現代物流模式正是曹妃甸港未來的方向。
曹妃甸港區正在建設包括礦石、煤炭、原油和石油天然氣四大碼頭,建成后將成為全國多種泊位并存、單體工程量最大的港口。發揮區位、產業、交通和深水大港的比較優勢,曹妃甸將大力發展轉口貿易,建設國際貿易和航運服務中心。
2008年,曹妃甸將重點建設京唐港物流中心、唐山北方物流中心二期、唐山遠大物流中心擴建項目,并積極爭取設立出口監管倉庫、公共保稅倉庫,謀劃建設曹妃甸國際物流園區。建成后,曹妃甸將成為通關便捷、服務高效、監管規范的國際一流口岸和設施先進的“北方現代物流中心”。
建好“客戶超級服務站”,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是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必備條件。“在鹿特丹買襯衫,發現他們已經替你把袖子卷起來了。”這就是鹿特丹的服務。譬如鹿特丹港的汽車碼頭,為大量中轉汽車提供了獨特的“房子”,這是絕大部分港口所沒有的。通用汽車歐洲分部首席運營官就曾表示:露天存儲會對汽車造成很大損害,而鹿特丹港是西北歐地區唯一能提供“汽車房子”的地方。良好的“硬件”,吸引了各國的汽車巨頭。
曹妃甸的規劃中,已經考慮到配套服務對現代物流業的支撐作用。按照規劃,曹妃甸物流配套服務業將重點發展貨物精選、流通加工、包裝等業務,提供報檢、報關、接貨等服務,建設煤炭交易信息中心等,力爭形成高質量的物流服務系統。
因港興城,以城促港,打造港城一體化的“活力之城”是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最終推動力
日前,記者來到曹妃甸工業區發改局,剛走進辦公室,一幅漂亮的建筑設計圖便映入眼簾。
“這是仁和商務中心的效果圖。”發改局一位負責人介紹,位于納潮河北岸的仁和商務中心是一個高檔寫字樓,主要供駐區大型企業集團辦公用,規劃中還有一個五星級酒店,這兩個項目近期都要動工。此外,在中心商務區、休閑旅游區、生活居住區,還將重點謀劃建設規模和結構布局合理的購物中心、綜合超市、金融網點、餐飲健身等現代生活消費、休閑娛樂服務設施。未來的曹妃甸,將是一座充滿現代化氣息的“活力之城”、“魅力之城”……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從來不能游離于城市之外,因港興城,以城促港,打造港城一體化的“活力之城”是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最終推動力。
沒有曹妃甸大港,就不會有濱海新城,就如同沒有鹿特丹港,就不會有鹿特丹這座時尚之都一樣。當然,如果沒有鹿特丹這座集金融、貿易、運輸、工業以及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港口城市,鹿特丹港也很難發展成為“歐洲門戶”。
曹妃甸港城的形成發展過程,必然是港口物流市場空間拓展的過程。
作為國際性戰略物資流通節點、我國北方大流通貿易體系的重要支點,曹妃甸歷史地肩負著對外開放和對外服務的職能。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依托港口發展臨港產業的戰略,突出了港城服務空間的開放特性。隨著曹妃甸港城的建設和發展,必然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經濟社會要素的集聚。
未來的曹妃甸港城,既是腹地經濟社會要素的承接地,又將成為各種經濟社會要素的中轉站和供應地,對京津冀、環渤海、三北地區乃至東北亞地區各類要素的優化配置流向、各區域間的分工和協作具有重要影響。
對我省而言,沿海城鎮發育不夠充分是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曹妃甸一帶更是如此,長期以來,除了漁民,這里根本見不到城鎮的影子,距離曹妃甸最近的城鎮是數十公里之外的唐海縣。因此,去年初,省政府專門出臺《河北省城市化“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將曹妃甸新區打造成冀東最具實力的沿海產業帶和城鎮發展帶”。
按照曹妃甸工業區“十一五”規劃綱要,在曹妃甸港城開發建設過程中,要始終重視與腹地,特別是周邊城鎮的功能分工和產業協調,營造唐山濱海地區結構布局合理的城市等級規模體系、經濟社會功能體系和地域空間體系。
比照國內外大型現代化港口城市形成發展的階段和過程,未來的曹妃甸港城,到2010年,預計人口規模將達到8萬人,建成區面積達90平方公里,到2030年,港城人口規模將達到50萬人,建成區面積將達310平方公里。這樣一座現代化濱海新城,必將成為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