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見利忘義摧毀“鏈條誠信”
2008-6-24 14: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紀瀾舒奕欣
“近一年來,我們已經遭遇了好幾次因原料卷板的供應方不履行合同,以致我們無法按期為客戶生產鋼管,無法保證按約定日期履行合同,甚至有時不得不與客戶取消已經簽訂的合同,從而失信于客戶。”談及此事,河北滄州龍馬鋼管制造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李斌愧疚而無奈。
李斌介紹說,他所在企業的主導產品是直徑351至820毫米的直縫雙面埋弧焊接鋼管,每月鋼管的產(銷)量在6000噸以上。其鋼管的生產原料全部是大型鋼企的卷板,而這些卷板幾乎全部采購于鋼企實力很大的區域代理商。
“我們接到鋼管需求的訂單之后,先得同卷板代理商進行充分協商和溝通。”李斌至今都謹小慎微,“確信卷板的采購沒有任何問題并簽訂卷板的采購合同后,才能與鋼管的需求客戶簽訂供銷合同。”
李斌同時告訴記者,“購銷合同除了約定貨物的交貨價格,還規定了交貨時間和期限。我們收取了客戶的一定比例的定金同時,也給卷板代理商交付更大金額的定金,以期我們需求的相應規格、數量的卷板能夠按時到達生產車間,盡早安排生產,以實現我們的鋼管銷售合同如期履行。”
在前幾年,由于卷板價格相對比較穩定,這些市場經營的潛規則和操作模式運行平穩,相安無事。
“但是,自去年以來,隨著市場鋼價的一路飚升,這種規范有序的局面被打破了。”李斌提及此事就一臉愁容,“起初,代理商常常是滿足不了合同約定的交貨數量。比如:訂購了1000噸卷板,等來等去只交付了200噸,剩下的800噸就交付不了,向代理商催要,代理商說因鋼廠貨源緊缺,鋼廠交不了貨,他們也沒辦法。”
“影響合同履行,直接損害到企業形象和企業品牌,很鬧心,是嗎?”記者問。
“不僅如此,還有更氣憤的事兒呢!”李斌憤憤道:“今年4月份,20天的時間里,卷板價格接連上調3次之多,(每噸價格)漲幅達400多元,月初簽訂的某規格的500噸的卷板采購合同,至月底連一噸也沒有履行,卷板代理商無奈之下把我們先前交給他們的定金全額退了回來。我們的鋼管交付不了,賠了違約金不說,還得跟鋼管需求客戶說一大堆請求諒解的好話,給客戶賠禮道歉。”
“由于我們不能按期交貨,不僅延誤客戶工期,同時也得罪并失去了客戶。好像是因為鋼價持續上漲,我們搞囤積惜售。客戶能理解我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受制于上游把控資源方面的難處嗎?”李斌攤開雙手,很無助的樣子。
“更加令人氣惱的是,由于我們與客戶簽訂鋼管銷售合同時已經鎖定了享有一定利潤額的銷售價格,而數以千噸計的卷板是陸續到貨的,在為期一個月左右時間的交貨期內,卷板價格的漲幅一旦超過我們的當初利潤,我們就只能是賠本賺忙活了。”李斌說,像這種賠本買賣,今年已經干了三四次了,累計賠了大幾十萬元。
“市場動蕩是正常的,但堅守誠信的原則不能變呀!”做了多年生意的李斌希望,“上游企業,尤其是掌控資源的大型企業,應該樹立良好的誠信形象,履行其應盡的社會責任,共同構建和維護來之不易的誠信體系,別干見利忘義的事。況且,重合同,守信用是企業立足市場最基本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