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油價上調觸碰我們的神經

2008-6-23 13:4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6月20日起將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此舉出臺立即觸動大家的神經。中國證券報調價利于抑制國際油價大漲
    目前國際和國內成品油價格缺口日益擴大,漲價前中國的成品油價格較國際水平起碼低50%。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情況不可能持續下去,中國的能源價格政策將對國際油價產生影響。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師哈繼銘日前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國際油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能源價格政策。中國若不進行能源價格改革,中國經濟將持續過熱,2009年通脹率將上升至8.7%。相反,若2008年中期將成品油價格提高50%,則2009年通脹率能夠降至7.3%,且其他經濟體的通脹也將放緩。建議中國將成品油價格提高50%,以使國內煉油毛利與國際水平一致。
    花期中國研究部主管薛瀾日前也表示,越來越多亞洲國家開始削減對原油的補貼,以令供需平衡。雖然CPI仍高企,但中國政府將更有決心采取市場手段來防止經濟過熱。中國青年報
    中國能源安全正面臨著難度最高的考驗
    在能源安全和環境的可持續性問題上,中國政府正面臨著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考驗。
    在當前國際高油價的背景下,在各地環境污染的考驗下,在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和機動化過程中,如何滿足人們對環境質量提高要求,如何面對在溫室氣體減排方面越來越大的國際壓力;如何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國內油價在一定程度上實現與國際的接軌,同時又顧及對經濟的沖擊。
    對于中國來說,目前最關鍵的問題不是油價要如何如何,而是應該研究建立一個合理的機制,這個機制能夠使國內油價更具彈性,一方面與國際油價掛鉤;另一方面,這一機制還能夠避免經濟和社會受到劇烈沖擊,并找到更好的途徑,對特定的弱勢群體進行補貼。中華工商時報
油價大漲!是石油危機要來還是金融危機要來
    近期,不少歐洲國家提出“第三次石油危機已拉開序幕”的觀點。英國首相布朗此前曾表示,由于需求不斷增加,而供應持續偏緊,世界或將面臨第三次石油危機。而6月12日,國外媒體引用國際能源署執行總裁田中伸男的話,再次拋出“第三次石油危機論”。
    難道這一說法真的會應驗?
    根據目前的油價走勢,下半年石油價格上升到150美元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油價沖出200美元,發生危機的可能性將大幅上升。第二次石油危機發生時,中國尚未與全球化接軌,且基本能實現自給自足,故免于被當時的危機所困。如今時移勢變,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石油需求已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且石油進口依存度已達到50%。
    作為需求大國,中國正在以其強大的支付能力為世界承擔高油價的部分成本,中國擁有大量的經常項目順差,不存在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然而,對中國而言,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其影響不僅限于生產、消費等經濟層面,更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還觸及到國際大國間利益的角力。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經濟發展對國際油價以及可能發生的石油危機的承受能力是關鍵。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