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公路第一梁勝利灌注

施工人員認真澆灌
新華網河南頻道6月21日訊 大河網報道:6月20日上午,繼第一片鐵路箱梁成功灌注之后,黃河公鐵兩用橋公路第一梁也開始灌注,這標志著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已經進入上部結構施工新階段。
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公鐵合建部分全長9177米,是世界上最長公鐵兩用大橋。公路、鐵路采用上下層布置,是京廣客運專線跨越黃河的控制工程。
中鐵大橋局承擔該橋主橋、南引橋臨近主橋27孔及北引橋臨近主橋20孔工程施工任務,其中,公鐵兩用合建段公路引橋上部結構為混凝土箱梁,全橋共需要預制箱梁1840片,昨天上午開始灌注的是第一片梁。
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在06年12月正式開建,它的開建意味著黃河在河南省境內將出現第9座黃河大橋,也是我省境內出現的首座公鐵兩用橋。該項目總投資為50.7億元,2009年建成。
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位于鄭州市和新鄉市境內,距上游現有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俗稱黃河一橋)約7公里,距下游京珠高速黃河大橋(俗稱黃河二橋)約6公里。大橋的公路部分全長22.36公里,北起原陽縣原武鎮閻莊,接新107國道,向南經原陽縣原武鎮和韓董莊鄉,跨越黃河,在惠濟區花園口鄉申莊村西側與新建的107輔道(鄭州東四環)相接。鐵路長14.89公里,南北鐵路接線與北京至鄭州的鐵路客運專線相接。
該橋的上層設為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兩側設4米寬的慢車道;下層設雙線鐵路客運專線,鐵路線路正線數目為雙線,速度目標值為每小時200公里及以上。其中公鐵合建長度9.17公里,主橋采用主跨168米的六塔連續鋼桁梁斜拉橋方案。
鄭州黃河公鐵兩用橋位于鄭州市和新鄉市境內,距上游現有的鄭州黃河公路大橋(俗稱黃河一橋)約7公里,距下游京珠高速黃河大橋(俗稱黃河二橋)約6公里。大橋的公路部分全長22.36公里,北起原陽縣原武鎮閻莊,接新107國道,向南經原陽縣原武鎮和韓董莊鄉,跨越黃河,在惠濟區花園口鄉申莊村西側與新建的107輔道(鄭州東四環)相接。鐵路長14.89公里,南北鐵路接線與北京至鄭州的鐵路客運專線相接。
該橋的上層設為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兩側設4米寬的慢車道;下層設雙線鐵路客運專線,鐵路線路正線數目為雙線,速度目標值為每小時200公里及以上。其中公鐵合建長度9.17公里,主橋采用主跨168米的六塔連續鋼桁梁斜拉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