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敦豪快遞(DHL)集團母公司德國郵政集團(DP)新任行政總裁阿普爾日前在巴黎接受美聯社訪問時大吐苦水,聲稱DP自收購DHL 6年來,連年錄得虧損,未有賺過一分錢,而美國市場是集團全球快遞網絡中的虧損大戶,今年估計虧損額高達13億美元,即使DHL在全球其它地區年盈利6.5億美元,僅可填補美國本土虧損總額“大窟窿”的一半。長此下去,DHL將是DP身上的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必須撤出美國市場。

集團總裁大吐苦水
阿普爾是在DP集團原總裁崇文禮因薪酬瞞稅事件被揭發后下臺,接任該新職務。他在接受訪問時大爆DHL的內幕,形容是DP的一場「噩夢」,經營情況一團糟,不得不采取果斷措施,將DHL在美國的海、空運送業務,外判給其競爭對手的聯合包裹(UPS)。為此,DHL將在未來10年里,每年要支付10億美元給UPS來負責北美地區的貨物服務。即便如此,DHL仍然錄得在美國本土業務上要虧損,只不過虧損額會降低至每年3億美元,而且會延續至2011年。DHL集團去年在美國的虧損額已高達10億美元。
他表示,在美國市場這種不確定因素之下的嚴重虧損,德國郵政不可能在毫無心理準備之下,任由虧損存在下去。
貨機空艙大量過剩
阿普爾表示,DP仍然會保持承諾為美國客戶服務,只會少于4%的貨量會受到影響。盡管他沒有直接講到DHL虧損嚴重的原因,但他表示國際級快遞公司都存在著運力出現大量過剩的問題,他如此來形容DHL和UPS的處境:“兩家公司的運輸機隊剩余的空艙載位都不相伯仲!
在慕尼黑長期觀察德國郵政集團業績表現的經濟分析員奧斯特表示,DHL預期在美國市場虧損將降至最低,從整體來觀察,DP在調整戰略部署上似乎是走出了正確的第一步。但必須承認,在爭奪美國本土快遞包裹市場,DHL的退出意味著UPS和FedEX將瓜分其市場份額,未來能否東山再起,是困難重重。
本土業務一落千丈
德國郵政是在2002年收購DHL,企圖以歐洲競爭對手打入北美市場,并利用DHL已鋪設的網絡和既定的市場定位與UPS和FedEX爭一日長短,DP并在2003年收購擅長于空運與報關業務的Airborne Express公司,以便將兩公司的長處結合起來,在美國市場大力開拓隔日快遞派送服務,市場論實力排第3位,其美國本土樞紐設在俄亥俄州的威明頓市,由當地一家駁腳航空公司ABX Air負責在美國國內承運,但人算不如天算,DP收購DHL足足6年多,始終未有嘗到盈利的甜頭,且虧損一年比一年大,深深陷入「泥沼」之中,加上去年下半年美國次按風暴的沖擊,美國本土快遞、包裹服務受經濟影響,一落千丈,即使規模大如UPS和FedEX的跨國大集團都舉步維艱。
阿普爾表示,DHL撤出美國市場是暫時的,好處是降低虧損,但可以保留實力,目的是為將來爭取盈利做好準備,而且美國市場的盈利對集團總盈利是有不同的意義的。而客戶、股東對DHL能取得美國本土市場服務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逾千個職位被裁掉
他表示,撤出美國市場,無可避免要遣散員工,至少1500-1800個職位會被裁掉,但他拒絕透露究竟有多少職位是屬于分包商或重點依靠的公司。
至于UPS表示與DHL的交易,只負責在美國機場之間的運送包裹,并裝分箱或者將包裹送到DHL指定客戶手上的服務,雙方正在就合同細節進行商討,并要得到美國競爭委員會的批準。但雙方有信心可以在今年之內完成這宗交易。
DHL本周將開始重組在美國本土的包裹分揀中心,小部分業務將轉移給UPS做。至于全面轉讓給UPS運送工作,估計需時12至18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