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平臺:物流企業的捷徑
2008-6-17 11: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作者:沈立 一、現代物流企業信息化狀況分析
比爾·蓋茨在《未來時速》中提出“80年代競爭靠質量,90年代競爭靠流程優化,21世紀競爭靠速度。”,新經濟時代產業的信息化將提升企業的發展速度,給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它們逐漸成為企業體現競爭力的重要砝碼。
而作為在新經濟時代迅速膨脹的物流行業也加入了速度競爭的行列。那么作為在不斷成長中的中國物流企業的信息化的現狀又如何呢?或許我們可以從近期硝煙彌漫的中國郵政與外國速遞公司大戰中所暴露的一些問題得到啟發。
從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物流信息化進程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統日益成為社會物流企業的發展“瓶頸”,物流信息資源整合能力也是需求企業考量物流供應商的主要因素。我國只有39%的物流供給企業擁有物流信息系統,說明我國物流供給市場的信息化程度較低,不能滿足客戶需求。信息系統的業務功能和系統功能又是信息系統優越性的重要衡量特征,從上圖可以看出業務功能不完善,遠程通信能力低,缺乏必要的決策功能。
通過對中國郵政及物流企業信息系統現狀的分析,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物流企業的現狀是無法滿足物流市場的競爭。
二、物流信息化是物流業務運作的神經中樞
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將使傳統的物流與商流、信息流重新整合。傳統物流由于與商流、信息流相分離,導致運作效率較低,成本居高不下。因此,現代物流已趨向于商流和信息流一體化的趨勢,通過構建現代物流中心、信息處理中心這一全新的現代物流體系,使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物流信息系統的支持下實現互動,從而能提供準確和及時的物流服務。
物流的信息化的特點主要在于,在物流過程中進行信息采集、管理、分析和調度,并根據反饋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它與傳統物流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A、信息化管理利用自動化設備收集和處理商流、物流過程中產生的信息,對物流信息進行分析和挖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效信息對物流活動進行指導和管理。
B、基于互聯網的開放性,整個物流系統具有無限的開放性和拓展能力。
C、信息流貫穿于商務活動的始終,導引著商務活動的發展,起到了事前測算流通路徑、即時監控輸送過程、事后反饋分析的作用。
D、大規模聯合作業降低了系統的整體運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統對單個節點的依賴性,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物流的信息化對提高當今企業的競爭力是極其重要的。如今競爭日益激烈的商業環境迫使公司對內要持續壓縮成本,對外要增加銷售商品或服務的特色。隨著客戶對所購買商品或者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物流過程中,愈來愈多的顧客無法忍受等待與缺貨的發生,物流必須在有限的資源限制下滿足顧客對速度與可獲得性的需求。而信息化物流則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了供貨速度的可獲得性以及良好的服務品質,增加了客戶滿意度,提高了商品銷售額,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現代物流是涉及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錯綜復雜的社會大系統。具體地看,現代物流涉及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制造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即市場流通的全過程。從物流的流向看,現代物流包括內向物流和外向物流,內向物流是企業從生產資料供應商進貨所引發的產品流動,外向物流是從企業到消費者之間的產品流動,即企業將產品送達市場并完成與消費者交換的過程。由于現代物流的宗旨是以最經濟、最快捷的優質服務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消費者的需求又是千變萬化的,因而,企業進行生產時必須依據消費者的具體需求進行采購、設計和投產,這就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必須有很強的市場目的性,企業在生產之前必須深入市場調查,確實掌握消費者的需求信息。要完成這一信息的準確、快速傳遞,現代物流必須完成兩個使命,一是商品的流動,即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二是信息的流動,即從消費者流向生產者。商品的流動要達到準確、快速地滿足消費者需求,離不開前期的信息流動,所以在現代物流中,信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是物流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建設公共平臺發展基于平臺的先進物流技術,促進中國物流企業向信息化邁進。
“小”(經營規模小)、“少”(市場份額少、服務功能少、高素質人才少)、“弱”(競爭能力弱、融資能力弱)、“散”(貨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網絡分散、經營秩序不規范)是我國絕大多數物流企業存在的主要問題,信息化能從根本上解決物流企業的這些問題。信息系統是構建現代物流的中樞神經,通過信息在物流系統中快速、準確和實時地流動,可以使企業能動地對市場作出積極地反應,并指導企業調整生產經營活動。
但是,作為一個傳統的物流企業,自行建立一個物流信息系統所耗費的資源是巨大的、昂貴的,中國物流企業迫切需要一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整合行業舊有資源,利用公共平臺對行業資源實現共享,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將會從根本上改善物流行業的現狀。物流企業可以考慮在此基礎上采用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形式達到目標。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以及物流信息技術運用的成熟,物流信息平臺已經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功能介紹基于Internet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與其他物流系統相比,真正實現了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1、通過Internet可以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若干家物流企業連接在一起,遠程進行業內信息發布和業務數據傳輸;
2、系統通過公網將各地用戶的訂單匯總起來,由信息平臺根據物流資源統一調控,通過規模物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
3、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物流信息,以及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4、對于不具備全面開展信息化的中小企業而言,通過會員注冊就可以加入物流信息平臺,即以低成本就能開展網上業務,共享物流業內信息,拓寬業務范圍。
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作為綜合性平臺一般有如下功能:
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按角色分為客戶、物流代理中心(業務)、庫區、運輸,據此物流管理系統構成主要包括以下各子系統: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代理管理系統(調度系統)、客戶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和系統管理。
客戶管理系統不僅為客戶提供下達提貨、存貨、運輸的指令的接口,而且要為其提供相關查詢功能(庫存、運輸等)。
倉儲管理可分為倉庫管理和庫存管理,倉庫管理主要指庫區的利用狀態(庫、區、排、位),庫存管理指物資的收、發、存管理。運輸管理系統包括運輸資源(運輸工具、運輸方式、人員等)的管理和運輸任務(計劃、運輸中、完成)的管理和貨物運輸的跟蹤管理等。 代理管理系統是物流管理和控制的中心,不僅接收客戶指令(出庫、入庫、運輸),提供客戶的相關查詢服務和決策支持,而且對庫區、運輸發出指令,調度出庫、進庫和運輸等活動。
系統管理指把不同的功能模塊賦予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賦予不同的權限,設置相關系統參數等,如中心的某位人員只能管理某一或某幾個庫區等。
財務管理系統這里主要指儲運費的結算,并考慮與專用財務系統的接口。
對于有的物流企業來說,客戶管理系統和調度中心系統可以合并,也可以只有倉儲系統(或只有庫存管理,沒有庫區管理),或只有運輸系統,為增強系統的通用性和實用性,各系統模塊應具有較強的相對獨立性。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可以根據物流企業的不同需求進行相應的設計。由于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在技術運用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基于這個特點它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1、在不重復建設的基礎上,利用現存條件,通過現代化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加強各種物流功能和物流形式的聯系,打破了傳統物流條塊分割給電子商務帶來的不利影響。
2、各專業物流企業可以與多個物流代理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在沒有網上物流業務時,專業物流企業可照常運營傳統業務;當代理提出物流請求時,可迅速建立現實供應鏈接,提供相關物流服務。這既有利于提高我國大量閑置物流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利于中小物流企業向現代化、網絡化、信息化的平穩過渡。
3、便于與電子商務BTOB或BTOC系統的對接。任何一種交易,都是以物的轉移或服務的提供為最終目的,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交易模式,當然也不例外。在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建設較為完善的今天,如何為其配置電子化的物流系統已成為業內的熱點問題。該物流信息平臺與IT界提出的各種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相比,更適合中國物流的現狀。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物流企業要面對國內外的行業競爭并在物流行業立足就必須從根本出發,積極推進企業的信息化進程,這樣就可以在未來的物流行業競爭中處于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