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與僥幸
2008-6-17 10:5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阿隆
在一次鋼貿商會議上,不期與某老總相遇,寒暄一番后,當詢問該公司去年經濟效益如何? “痛快地賺了一把。” 老總接話茬說。不過,他也“實話實說”,就是不銹鋼沒有大起色,還有庫存積壓,如果這一塊也有“漲勁”,那就十分滿意了。那么,是否可以舍棄這塊 “硬骨頭”把資金提出來,改做其他品種呢? “助手”認為: “那不行,公司有許多終端需要都是不銹鋼長期客戶。我們不能因為暫時不賺錢,而把忠誠的客戶扔掉。”語氣那么堅定,可見這家公司對忠實客戶的誠信度是相當重視的。
誠信的關鍵是 “誠心”,體現了鋼材貿易商營銷理念,也落實在各個從業人員的行動中,表現一時的鋼貿商誠實經營之道是容易的,但要長久堅持,不為一時一事的利益所動搖,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筆者就遇到這樣一件事,有一家中型鋼貿企業,老總是一位十分厚道的農民子弟,十年來靠著艱苦創業,終于在上海灘拼打出一番天地。也贏得了客戶的信賴,經濟效益日漸豐裕。有一年年初,某建筑集團與該公司簽訂價值數百萬元的合同,購買螺紋鋼、線材、圓鋼,并按當時價很快付了款,不料到年中,鋼材價格猛漲,眼看每月客戶提貨的東西成了“賤貨”,建筑公司合算了,但鋼貿公司吃虧了,少賺一、二百萬元。建筑公司老總為此感到不好意思,在預訂另外一批鋼材時表示,要對供貨商進行一定的補償。可是,這位鋼貿企業的老總居然不領情,表示:為重合同、守信用,決不為外界價格變化而心動,按合同價供貨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無需任何補償,建筑公司老總聽后十分感動,當下,建筑公司業務經理,與這家公司簽訂了新合同。
類似這樣的事情在鋼貿行業中并不罕見,但是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在利益驅動下,還是有人在搞不誠信的勾當。
上海某金融公司為達非法集資目的而對一家鋼貿公司伸出 “橄欖枝”——以高利率吸收資金時,這位在經營上能堅持誠信之道的老總心動了,居然減少了鋼材貿易量,而將資金大量投入集資。當發現這家金融公司崩盤時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使公司蒙受巨大損失。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通過 “不務正業”來獲取利益,是一種 “僥幸”行為,做生意的方式千變萬化,誠信應該是最基本的,它包括履約誠信、價格誠信、服務誠信等,規范著經濟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經商”,是不少鋼貿企業的信條:它貴在堅持不動搖。賺錢還是干干凈凈為好,這樣得來的錢,心中舒坦,用得爽快。俗話說:心誠則靈。行業賺錢多少并不重要,勤勤懇懇經商、模范遵紀守法、提高服務質量,那么公司終究會收獲碩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