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企業生存調查 家具出口企業舉步維艱
2008-6-16 12:3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昨天我們了解了“中國皮革之都”溫州水頭鎮制革行業轉型的情況。今天,我們再來看看另一個制造業重鎮,廣東東莞的大嶺山鎮,這個鎮云集了500多家大大小小的家具廠,每年生產的90%家具都出口海外市場。2007年,大嶺山鎮的家具出口額達到21.5億美元,大約占到我國家具出口總額的1/10,被稱作“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然而,到了今年,這里的家具出口企業卻一下感到日子難過了,甚至連過去忽略不計的小錢,如今也要一點一點摳著算。 “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大嶺山鎮的家具企業舉步維艱?
當記者見到遠大家具的董事長朱佛章的時候,他第一件事是為記者打開空調,他說這是今年第二次開空調,五月的東莞已經很熱了,當天的溫度有30多度,朱佛章告訴記者,為了節省開支,公司連小汽車也嚴格控制耗油量。
遠大家具在大嶺山的民營企業當中規模算是比較大的,有1000多名員工,讓他們如此節省的原因就是2007年,企業一度虧損,這讓朱佛章非常緊張。
朱佛章:“按照人民幣來算的話一個月的我們的銷售額大概是一千萬左右,人民幣升值 現在,一個月就少了150萬,少了14%還是15%,就這個概念,一年就少了1500到1800萬。”
朱佛章說十幾年建立起來的企業不容易,不能輕易裁掉員工,他想到了嚴格管理,盡管2008年已經止住了虧損,但是朱佛章心里并不輕松,因為他們現在是勉強維持保本,明天會怎么樣,誰也說不好。
朱佛章:“現在有一句話就是說,做得越多就虧得越多。”
盡管遠大家具現在是保本經營,但好歹還是賺了幾年錢的,商興木業現在是欲哭無淚,商興木業占地四十多畝,在大嶺山的家具企業里只能算是一個中小型的企業,2006年,浙江人商友榮傾盡所有,開始建造自己的企業。
商興木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商友榮:“投資的設備廠房這些東西這些,占了我這么多年的心血,應該說全部放在這上面,所以說對我來說很重要。”
在此之前,商友榮只是給一些大企業做配件加工,當他決定自己建廠房的時候,出口生意的利潤還算豐厚,2007年9月,工廠全部完工,商友榮想大干一場,但卻碰上了內憂外患的壓力,家具業開始不景氣,現在生產不能擴大,好端端的車間只能當倉庫用,這讓他很無奈。
商友榮:“那么我們要是滿負荷的話這個工廠可以容納大概一千名工人左右,那么現在工人大概200多名。”
現在商興木業有50%是做出口生意,由于市場不景氣,他們也只能收縮生產,希望能順利地扛過眼前的困境。
商友榮:“就是堅持點,我們也有個過程,要挺過去。”
事實上,不光是遠大家具和商興木業面臨困境,大嶺山500多家家具企業,現在的日子大都不好過,一家叫立富的企業打出了“2008,開源節流,創造利潤”的橫幅;一家叫宏森木業的企業已經外遷到越南,這棟自己建造的廠房現在基本上閑置下來,一家名叫仁藝家具的企業已經倒閉,當地人介紹說老板已經攜款逃跑。
企業不景氣,上游產業也受到連累。吉龍木材市場是一家在全國也數得上的木材市場,里面有400多家經營商戶,大嶺山的家具企業大部分都是從這里進貨,雖然從表面上看這里的木材生意都還在正常進行,但是經營戶們告訴記者,現在的生意已經很難做了。
木材經營戶:“可能百分之二都沒有,很低很低利潤,稍微不小心就會虧本,我們甚至現在是保本,現在沒什么了,原來成本還能賺個兩百多三百,現在不行了,就幾十元。”
楊玉棠:“從我們這種銷量來講,初步統計就是08年的第一個季度跟07年第一個季度同期相比,大概下降了20%左右,應該17%到20%左右,應該這個幅度。”
另外受到影響的還有大嶺山的勞務市場,由于家具制造業發達,大嶺山的勞務市場每到周六周日就舉辦家具行業的專場招聘會,每天有來自全國各地上百家家具企業到這里來招聘人才,記者看到的這次招聘會大概有1000多人的規模,但是勞務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相比較去年,這里的人已經少了很多。
蔣斌:“去年的三月份到六月份大概有2200人左右,那么今年以來,就2008年以來大概就是1200人左右進場人數。”
記者注意到,這里大部分都是外地來的家具企業,大嶺山本身的企業反而不多。
蔣斌:“像這個今年外地來的企業招聘的比去年增加了20%,那么大嶺山這邊招聘的企業比去年要減少20%。”
在招工的這些企業中,聘用人員的結構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多而普通工人很少,同樣,來應聘普工的人也很少。
究竟什么原因影響著大嶺山鎮家具企業的發展?
如果從數字上看,國內的家具行業還是挺紅火的,中國家具協會統計,今年一季度家具行業完成產值同比增長23.16%,家具出口同比增長30.29%,可為什么大嶺山鎮讓家具企業舉步維艱?我們大致總結出五大原因: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降低、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提高、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而商務部44號文規定,家具出口企業還要向銀行繳納數目不小的臺賬保證金,這些變化不僅給大嶺山的中小企業,也給當地一家號稱亞洲第一的家具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林奇穎:“目前我們有四條線,也就是等于說你所謂的四個生產車間目前只開了三個生產車間。”
林奇穎告訴記者,這條生產線花費了兩千萬美元,但是從建起來就從來沒有使用過。
郭山輝:“目前我們可以講,目前的代工的部分的利潤可以說完全都沒有了。”
作為一家百分百出口的企業,臺升現在面臨的壓力究竟有多大?董事長郭山輝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郭山輝:“去年來講原料普遍上漲大概5到10個百分點,那么原料大概占我們總成本的50%,所以你大概就會有總成本的2.5到5個百分點的增加。”
郭山輝告訴記者,按照各種成本占企業總成本的比例,人民幣升值造成總成本增加3%,人工工資也使總成本就增加3%,還有加工貿易出口退稅率的減少也使總成本增加3%,幾項成本加起來就使臺升在2007年的利潤減少了大約12%,這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郭山輝:“我們一般來論,這個加工出口的一個產業能夠有10%的利潤就已經不錯了。”
在郭山輝看來,現在出口加工企業基本上都沒有利潤,能維持住生產就已經是很好的狀態了,由于訂單減少,現在臺升每天大概有二三十個貨柜的出口量,但是在2006年之前,每日出貨的柜數大概可以達到70個貨柜,裝貨的車能排滿這條這塊空地,臺升要何去何從?離開東莞?事實上,對于外遷這件事,臺升家具也曾考慮過,早在17年前,就是郭山輝帶著家具業的相關配套企業從臺灣到大嶺山開創了新的事業,在鼎盛的時期,他們有5000多名員工,而現在只有4000多名了。
郭山輝:“我們把東莞大嶺山當為我們的第二個春天,所以大家在期盼著第三個春天的來臨,可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
郭山輝考察過中國的西部地區,也考察過越南,發現西部地區的物流成本太高,而越南也存在很大問題。
郭山輝:“有效率的問題,有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有這個氣候不佳的問題,語言文化的不足,所以我想那邊有另外一個問題,所以我覺得在沿海地區,尤其是以東莞來講,它是一個配套最完整的,產業鏈最齊全,發展得最完善的一個制造的基地。”
在考察了周邊國家之后,臺升決定留在國內,既然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的降低都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他們就從節約原材料開始穩住生產。
林奇穎:“類似說像我們把這一些裁下來的短料木板鋸下來的話,大大小小不一定都是一樣的,有一些不合規格會裁下來,變成一小塊的料,那么我們就把它基本上加工成長度不一樣,但是它的寬度跟厚度是一樣的狀況,然后把它外面用四面板把它包起來,把它放在中間變成說把余料再次利用,讓它變成一整根大塊的板子。”
現在臺升的車間里有幾條生產線都在拼接木料,而在以前,像這樣的木料都作為邊角料被焚燒掉了,這樣雖然增加了膠水、人工的成本,可是會提高木材5-10%的利用率。
“大概可以省下一半,比如說你投入五塊錢人工,你可能可以收回來十塊錢的原料成本。”
林奇穎告訴記者,像這樣做成空心的木料能節約很多木頭,像床柱、桌腳,都是用這樣的木料,這就是成品的木床,床腳都變成了空心的。
林奇穎:“油漆過后根本都看不出來,內行人保不準都看不出來,別說是外行人。”
記者:“這個床柱是要承重的,會不會影響到床的質量?”
林奇穎:“完全不會,這都經過所有的安全測試才敢這樣做的,而且也都通過了美國的標準測試,結構絕對沒有問題。”
就在臺升節流的同時,他們還積極開源,一方面在美國并購成熟的品牌,一方面開始在國內布局零售業,自產自銷是他們將來的打算,未來三到五年,他們將完成這個轉型,他們還預留了200畝地,這片草坪就是他們未來擴大生產來用的。
郭山輝:“世界上最好的家具廠基本上都在大嶺山,所以說在這種基礎之下,這些訂單將來還是會回流的,所以能夠在這里堅持度過這一兩年的難關的公司未來應該前景是看好的,那么在這一兩年的發展過程中,又同時可以發展國內的市場,就是我們常常在講你進可攻,退可守嘛,你可以外銷,同時國內又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運時通是另外一家大型家具臺資企業,他們也面臨著臺升一樣的困難,但他們堅決不去越南,也不離開大嶺山。
陳燕木:“不是說哪里便宜你哪里走,那越南去了十年以后,你又不是搬家了嗎,那么搬一搬,搬到沒有地方就跳海了,這怎么行,不可以路還是要自己創造,所以我講找路。”
在陳燕木看來,中國不光是世界的工廠,更是世界的市場,而越南的致命傷是沒有市場。
陳燕木:“越南只有工廠好,沒有市場,越南人收入很低,買不起的,買不起運時通生產的床墊家具的,所以我們放棄了越南。”
運時通目前為世界五家知名床具企業生產床墊,同時還拿到了其中美國蕾絲和德國美得麗床墊的銷售權,比臺升更有遠見卓識的是,運時通早在10年前就圖謀國內市場,現在他們在全國有將近500家專門店,在20年的合作期中,只需要交給國外品牌2%-5%的授權費用,但是,運時通有50%的產品外銷,他們同樣遇到了出口壓力,尋找出路就成了陳燕木最著急的事情。
陳燕木:“要找路,找哪一條路呢?我們活的路,怎么辦,所以我們必須把,砍斷中間這么多層的這個成本,所以我們新的做法,我們應該把進口商跟批發商這一塊干掉,我們自己成立行銷公司。”
假如一張床墊的出廠價是100美元,中間經過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各自要加價20%,就是168美元,零售商再翻一倍,336美元才能賣到消費者手中,這中間有三倍多的價差,如果生產商因為成本上漲而提價,市場就很難接受,而在國外成立自己的分公司,自產自銷,售價一下子就能下降30%,這讓他們的產品一下子就有了價格優勢。
陳燕木:“要直接設立行銷公司,縮短中間的剝削,直接進入消費者,掌控市場,中國的工廠才能活命,否則你被國外的大買家隨時掐著你的脖子,永無生日。”
在運時通的工廠,記者看到的是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和設備,工人的數量并不是很多,在他們看來,當技術含量提高之后,工人的數量一定會相應減少,人工成本就不占很大的比例了,在運時通的廠區,記者看到一個“518飛鷹行動”,就是從2008年5月1日開始,啟動整個廠的產業升級,讓單位產值效益更高,在他們看來,留在大嶺山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