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沖擊 全球運輸業面臨洗牌
2008-6-15 14:4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最近,韓國、菲律賓、英國、法國的民眾先后走上街頭,抗議油價高漲給他們帶來的負擔,許多卡車司機抗議說,油價高漲直接威脅著他們的生存。而與此同時,美國全國鐵路客運公司(Amtrak)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公司5月的客運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3%。公司負責人說,這種增長大約一半應歸功于高油價。因此,在高油價的沖擊下,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行業幾家歡樂幾家愁,物流運輸企業正面臨全面洗牌。
公路
司機罷工抗議高油價
昨日,韓國貨車司機工會組織在多個港口城市發起集會和罷工活動,抗議政府未能為深受油價上漲影響的司機解決生計問題。在韓國第一大港口城市釜山,83%的大型貨車司機12日起陸續罷工。釜山承擔著韓全國76%的水上貨運任務。這一活動無疑給因牛肉風波處于政治漩渦中的韓國總統李明博再添新愁。
12日,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司機們駕駛著摩托車、卡車、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涌向街道,引發了嚴重的交通堵塞。在他們中間,卡車司機成為此次抗議行動的中堅力量,因為油價高漲直接威脅著他們的生存。卡車司機奧德蘭表示,開車是他多年的謀生方式,但是由于燃油價格的不斷上漲,他的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煩;出租車司機洛尼則表示,之前,我每天能賺600比索,但是因為油價漲了,他的收入只有原來的一半。
此外,不久前,法國馬賽的100多名貨車、出租車司機封鎖了地中海沿岸地區一座主要煉油廠,舉行抗議活動。一名出租車司機說,在近半年的時間內,法國油價上漲了35%,他們的收入因此大幅減少。5月,英國數百名卡車司機也曾開著卡車走上街頭,抗議不斷高漲的油價。4月,美國貨車司機也舉行過類似的抗議活動。
美國公共交通協會月初公布的報告表明:在目前汽油零售價格逼近每加侖4美元的情況下,更多的美國人開始把自己的車停在家里,改乘大巴、火車和電車。2008年第一季度,美國公交使用增加了3.3%,而同期美國人自己駕車的比例下降了2.3%。因此,一些過去堵得水泄不通的高速路頓時變得暢通無阻。
航空
紛紛上調燃油附加費
長期以來,歐洲廉價航空公司——瑞安航空公司的業績一直驕人。但是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驟升到每桶130美元以上后,公司首席執行官的邁克爾·奧利里說,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奧利里說,為應付高油價帶來的壓力,瑞安航空公司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提價措施:客票價格將提高5%,行李托運價格也將上調,在機場辦理登機手續將收取額外費用等。
對于油價的持續高企,提高燃油附加費也是航空公司轉嫁成本的一種主要方式。為此,法航、荷航、美聯航、國泰航空、港龍航空、加拿大航空、德國漢莎、英國航空、菲律賓航空、北歐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近期則紛紛上調燃油附加費。
由于飛行成本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旅客被迫選擇“棄空從陸”。美國一家金融公司主管保羅·克拉皮耶剛剛乘坐Amtrak高速列車從紐約抵達波士頓。他說,他先前一直習慣乘飛機往返,兩個月前開始嘗試乘火車。“即便是商務旅行,也得按照公司的要求,節省差旅費。”
旅客紛紛表示:“機票價格貴得離譜……如果乘列車與乘飛機時長相差不多,價格更便宜,當然不能再選擇飛行了。”
鐵路
高油價帶動業績上漲
高油價導致機票價格瘋漲的時代,鐵路旅行重歸人們的視野。美國全國鐵路客運公司(Amtrak)負責人亞歷克斯·庫曼特說,一直陷于慘淡經營的Amtrak5月突顯旺勢,鐵路客運量明顯增加,售票收入同比增長15.6%。
庫曼特說,事實上,Amtrak客運量已實現6年持續增長。去年總計載客2600萬人次,今年預計還將上浮11%。他把這項"業績"的一半歸功于油價不斷上漲。
“這其中有我們服務質量改善的原因,但肯定也離不開油價的助推。眼下,我們的客運能力正在經受客流的考驗。”庫曼特說。
2007年8月,隨著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夏公司斥資5.979億美元,買進了美國第二大鐵路運營商--伯林頓北方桑特菲公司約1000萬股的股票,鐵路運輸在全球化貿易中的獲益,以及在高油價時代強有力的成本控制優勢才逐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目前,美國最大的鐵路公司——聯合太平洋(601099行情,股吧)公司(UNP)和美國第四大鐵路商——諾弗克南方公司(NSC)也進入了巴菲特的“狩獵范圍”。
專家指出,由于燃料價格上漲對卡車的影響要大于火車,一直蠶食鐵路公司貨運業務的卡車運輸公司遭遇了成本飆升的挑戰。此外,擁擠的路網和司機短缺也制約了公路貨運公司削減成本的努力。因此,鐵路行成了高油價的最大受益者。
法國國家鐵路公司5月底發表的公報也表示,隨著贏利高速增長,法鐵在2007年會計年度名下將于6月30日向國家撥付紅利1.313億歐元,這也是法鐵歷史上首次向國家撥付紅利。這次撥付的紅利高于法鐵今年3月份公布的數字。
公司表示,撥付這筆紅利證明了法鐵優異的經營業績,去年,法鐵凈收益增加了兩倍,達10.42億歐元,法鐵希望到2012年贏利再翻番。
海運
能源運輸日益成主流
當國際油價快速飆升,對原油的依賴程度較低,運載量大的海運業也成了受益者。特別是在能源交易日益頻繁、鋼材等原材料供應相對緊張的情況下,能源運輸無疑將成為全球海運市場的主流。
4月以來,國際干散貨海運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勢頭。今年一季度,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港——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的煤炭出貨量增長了6.8%,其中,日本進口煤炭量占紐卡斯爾港一季度總煤炭出口量的64%,韓國占15%,澳大利亞煤炭出口的82%將用于亞洲國家和地區的燃煤發電。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信息中心報告認為,傳統的煤炭出口國如中國和越南由于內需的增加而減少出口,印尼需要及時擴大產能克服雨季影響,澳大利亞港口擴建部分完成但鐵路港口設施不足,壓港依然阻礙出口,南非和俄羅斯的港口能力也無法滿足強勁的需求增長,更多的需求轉向美國、加拿大和哥倫比亞。因此,煤炭海運里程延長將呈長期性趨勢。
同時,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以亞洲地區為中心的世界能源消費量的急劇增加,亞洲地區對石油進口的依存度正持續走高。有機構預測,至2030年,亞洲地區進口石油的比重將會超過八成,而這些資源主要來自中東。
此外,由中遠集團、招商局集團和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等共同投資訂造的中國首制LNG船于4月上旬正式交付使用,被稱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型LNG船。今年還將向廣東、福建LNG項目交付4艘。據測算,至2010年,中國LNG項目將需要38艘LNG船,至2015年則需要65艘以上的LNG船。
專家認為,毫無疑問,在高油價時代,能源運輸將作為主角,在世界運輸市場上演繹持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