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南通裝飾裝潢市場的“搖籃”,由于發展空間受制、商務成本增加、周邊市場興起等原因,這里已面臨發展窘境——
“鐘秀路市場”路在何方?

為區域經濟作出過貢獻的市區鐘秀路市場亟待提檔升級。 許叢軍攝
七成家裝材料商云集于此
上周末,忙著裝潢的市民劉慧敏又來到鐘秀路,買了兩盞鏡前燈和幾個三角閥。她已記不清來這條路多少次了,油漆、門、五金、吊頂、地板和窗花格子。 “感覺裝修的材料在這個市場都能買全,基本上什么檔次的都有,一般市區家庭買了房子進行裝修都會到這個市場轉一轉。”
說起南通的家裝材料市場,首先要提到的就是鐘秀路,南通70%的家裝材料商都集中在這條路上,從東到西短短兩公里,分布著大大小小的上百家市場、商家。據了解,位于主城區北側的鐘秀街道占據了城鄉之間人流、物流、信息流交融聚散的優勢,以市場建設為主要特色的服務業經濟無論是質量還是總量均在全市的前列。小商品、裝飾裝潢,蔬菜水果等10多個專業批發市場總面積20多萬平方米,聚集了廣東、浙江、福建和上海、山東等地4000多客商,從業人員3萬多人,裝飾裝潢特色街的知名度也聲名遠揚。以裝飾裝潢材料為主打的鐘秀路發端于上世紀90年代初興建的小商品市場,16年來各類市場蓬勃興起,鐘秀路逐漸成為南通乃至蘇中地區知名的專業特色街。
溫州人賴住佳在南通建材業打拼了18年,他目睹了鐘秀裝飾裝潢市場的起步和發展,如今,身為南通好一佳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他,堅定地認為鐘秀路就是南通裝飾裝潢市場的“搖籃”和發源地,對繁榮南通建材裝潢市場、方便市民購買裝潢材料作出了很大貢獻。“這種歷史作用和地位是應該得到充分肯定的。”
南通尤嘉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曉群也認為:“鐘秀路市場群的特色是非常難得的,而且也是不可輕易復制的。”10年前她開辦的名家裝飾城是南通第一家商場化的建材市場,她也是市場發展變遷的見證者。
“去年街道完成三產營銷額60億元,裝飾裝潢一條街就貢獻了近70%%的份額。”鐘秀街道辦事處主任陶高兵介紹。
持續發展面臨挑戰
上周日,來自徐州的老孫在鐘秀中路南側自家的店里忙著清點進貨品種,他主要以經營地板和門為主,一轉眼他已經在鐘秀市場10多年了。他告訴記者:“不瞞你說,我在東方家園也弄了柜臺。現在周邊市場發展太快,看不清楚這里將來的形勢。”
由于發展空間受制、商務成本增加、周邊市場的興起以及經營者的利益驅動,一些經濟實力強的本土企業在外購置土地另謀發展,一些經營戶也撤出鐘秀路在周邊市場或租或買店鋪另立門戶。有的經營戶雖然沒有外遷,但在周邊市場里也有了一席之地,腳踩兩只船,視人氣和經營效果再決定是否撤離,老孫就是其中之一。
競爭壓力增大是鐘秀路上經營者最強烈的感受。港閘區建材、家居市場建設咄咄逼人,通呂一號橋附近近8萬平方米的百安誼家開業以來,在短時間內就吸引了不少目光。二號橋北的鴻運裝飾城一期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還有在建的9萬平方米的尚美家國際家居市場、占地面積245畝的奧特萊斯購物廣場,業態先進,規模宏大。通呂一、二號橋之間的兩座大橋建成后,交通的便捷有可能使鐘秀路市場的競爭更趨白熱化。蘇通大橋的通車,也會使鐘秀路市場更直接地感受到來自江南和上海家居市場的競爭壓力。
沿鐘秀路兩側已布滿市場,讓一些商家感覺發展空間受限,鴻運裝飾廣場總經理周霞無奈地告訴記者:“現在在鐘秀路上想擴大規模基本上無地可用。”因此她只好選擇了在二號橋北建設鴻運裝飾城。產業規劃先天不足、配套設施不健全也是讓商戶頭疼的事情,現有市場建設布點分散,沿路有二三產,還有市區規模最大的公墓,淡化了家裝主題。交通、物流、倉儲和停車等跟不上市場的發展,滿足不了經營戶和消費者的需求。
對于鐘秀路商業成本偏高的問題,顧曉群深有感觸。她進行二期開發的拿地價格每畝已達200萬元,是一河之隔的港閘區地價的兩倍以上。高昂的商業成本直接削弱了商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力。
崇川區政協副主席金吉林認為,鐘秀路缺乏發展的整體性規劃,現有市場主要為“一層皮”式建設,市場建設布點分散,而且不同市場內的產品類別、品牌雷同,產品缺少特色優勢。
另外,由于經營者的素質參差不齊,管理水平高低不一和行業競爭的加劇,加之缺乏嚴格的監管機制和有效的行業自律,銷售以次充好等時有發生,商品價格虛高的現象日漸突出。市民劉慧敏就對商品價格虛高頗有微詞:“拿買五金來說吧,我去買門鎖要兩百多元一個,找了個裝潢公司的人去拿才一百多元。同樣去買材料,價格差好多,讓人感覺不舒服。這是市場規范問題,也是誠信問題。”
崇川區商貿局局長許泉生坦言:“監管機制和自律意識的缺失對鐘秀路市場的整體形象和聲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不適應時代的發展,也滿足不了更多老百姓的需求,鐘秀路市場到了必須提檔升級的時候了。”鐘秀街道黨委書記儲俊、主任陶高兵在認真分析鐘秀路市場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后,形成共識,“現在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賴住佳說,16年前鐘秀路裝飾裝潢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是順其自然的,完全是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節,今天面對發展瓶頸,應該動用政府“有形的手”來進行適當的改善和推動,否則鐘秀路市場將會被邊緣化或者成為同類市場的陪襯,甚至會“自生自滅”,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提檔升級早謀劃
在今年的崇川區全區干部大會上,區委書記吳旭在工作報告中提出“整體規劃和實施鐘秀裝飾裝潢市場的改造,做強做精裝飾裝潢和家居商業”的目標任務,把鐘秀路列為崇川區“三河三路”建設的戰略重點。
“雖然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對鐘秀路市場的發展繁榮還是充滿信心的,畢竟一個市場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許泉生拿出一些資料告訴記者,在市工商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已規劃了鐘秀路裝飾建材一條街。
對市場發展充滿信心的還有市場上的“大戶”顧曉群和周霞等。優家尤嘉二期正熱火朝天地施工著,顧曉群告訴記者,鐘秀路多年的積聚,各方面條件是比較成熟的。鴻運裝飾廣場總經理周霞興致勃勃帶著記者參觀忙碌的木業市場,她說,“我有信心和周邊的市場進行競爭。”
崇川區政協對鐘秀路的發展尤為關注,鐘秀路改造升級被列為重點協商的議題。還成立了調研小組,深入街道、沿路市場調查,并趕赴南京湖南路及周邊市場考察。該調研小組負責人認為,如何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搶抓機遇打響崇川服務業的品牌已經成為亟須思考和迫切解決的現實問題。如果任其發展,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鐘秀路市場隨時會有受擠壓、被鯨吞的危險,多年來苦心經營的特色街也可能付之東流。
這位負責人表示,新規劃的兩座大橋對鐘秀路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有利于市場發展格局由“帶狀”向“片形”延伸,隨著大橋等城建項目的規劃建設,鐘秀路和通呂運河之間的縱深腹地可以因此打開,市場連片開發建設也成為可能,有利于市場發展空間的拓展和市場的提檔升級。在準確定位、科學規劃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腹地空間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的家居專業市場,改變臨街建筑凌亂、專業市場布局混亂的現狀,提升鐘秀路市場的美譽度和品牌影響力。
南京湖南路、杭州四季青等商業街經過10多年的培育,從名不見經傳的小街小巷成為全國著名的商業街區的成功做法,也為打造鐘秀路商業街提供了學習借鑒的經驗。根據裝飾裝潢行業的發展趨勢,以及鐘秀路的產業基礎和區位特征,崇川區政協調研小組建議規劃建設“鐘秀路現代家居商業街”,高點定位,科學規劃。建議抓緊制訂鐘秀中路以北至通呂運河之間近800畝腹地的產業規劃,在新開發地塊上建設鐘秀家居精品城,細分內部市場,規劃陶瓷潔具、板材線材、油漆涂料、布藝裝飾、照明燈具、五金配件等專業區域,提高專業性、品牌化和特色化程度。同時統籌規劃鐘秀東路和西路,為市場的未來擴容預留發展空間。呼應“通呂運河景觀帶”的建設,規劃酒吧文化一條街等休閑旅游發展用地,通過科學而前瞻的規劃以逐步實現鐘秀路商業街網點布局、產業結構和經營業態等配置的合理化高級化。
崇川區政協常委、市規劃局總工程師孫寰就此提醒:“鐘秀路是南大街商業街到火車站全區梯度轉移的接點,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一號橋和二號橋之間改造應該把運河考慮進去,把綠化帶做成景觀,建內街市場,可以建成臨河休閑帶,臨路家裝建材,千萬不能再搞臨街一層皮。”
因為鐘秀路商業街的建設涉及市區兩級規劃、國土、工商、商貿、交通、城管等多家職能部門以及鐘秀、和平橋和城東三個街道。金吉林認為不能各自為政,必須整合力量,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對重大事項進行會商決策。同時借鑒南京湖南路等特色街區的成功經驗成立商業街道管理委員會和行業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