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石油危機 中石油全方位“解困”
2008-6-13 12: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周五以來,國際原油市場劇烈震蕩,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也是一路狂漲,汽柴油供應十分緊張。受通脹、救災、奧運三大特定因素影響,決策層對于國內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左右為難,而關于石油特別收益金的調整也久久未見表態。
面對利潤萎縮、經營壓力空前的“困局”,中石油(601857.SH)終于出手,決定發債600億人民幣,創下國內公司債融資額度記錄。與此同時,中國石油公司還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應對柴油緊張。
600億巨債解壓之舉
6月11日,中石油發布董事會臨時會議決議公告,聲稱計劃發行總額不超過600億元的公司債券,以調整公司的債務結構及充實營運資金。
中石油表示,“十一五”期間,公司項目投資支出較大,加之原油價格走高造成特別收益金大幅增加,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到位等原因,導致公司資金需求很大。
本次計劃發行的600億元公司債,是為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調整債務結構,降低融資成本,補充流動資金,將以一批或分批形式在境內公開發行。
“從發行的規模與時機分析,我們判斷此舉是公司為了確保今年的部分資本支出能夠完成,3~5年后的原油儲量增加態勢不改變,在特別收益金征收政策短期難以改變的背景下,提前所做的預防性準備。”國泰君安分析師楊偉表示。
中石油表示,本次發行所募集資金,計劃用于滿足公司中長期資金需求,調整債務結構,補充流動資金和/或西氣東輸二線工程等項目投資用途。具體將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根據本公司資金需求確定。
據了解,長度大約在1萬公里左右的西氣東輸二期工程,計劃于2010年完工,預計將耗資800億元左右。
12日,中石油公告通知,7月31日將為此召開臨時股東大會。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本次中石油融資600億元最大的目的可能是解決在高油價環境下,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帶來的現金流壓力。
“目前原油價格高企,石油企業的壓力都很大,資金方面肯定沒有那么充足。”此前,中國能源網CIO韓曉平對本報記者分析說,“加上中國資本市場不景氣,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石油的融資能力弱化。”
年報資料顯示,由于投資規模擴大,近幾年中石油每年的資本開支都在增加。近期,中石油方面已經有了縮減開支一系列舉動。
5月底,為將更多的資金投資于石油天然氣這一主營業務,中石油已對現有49個投資和規劃中的項目作出停、緩建或調、減投資處理,核減投資資金207.2億元。
此前,中石油預計公司2008年的資本開支為2079億人民幣,其中勘探及開發資本開支為1323億元。
大規模的資本支出,特殊的經營環境造成的現金流壓力,加之中國資本市場目前的融資能力,使中石油巨額發債多少透露出一絲無奈。
中國股市近日一路走低,6月12日,上證指數報收2957.53點,盤中創下2900.12點的近期新低。
“以目前的市場環境,大規模的股票融資難度很大,而發債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小,監管部門比較鼓勵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與銀行貸款相比,像中石油這種高評級企業債仍具有成本優勢。”
此外,有國際投行分析師認為,中石油此次發債不排除在為海外收購作準備。
6月11日,路透曾引據消息人士稱,中石油集團正為其位于中國至哈薩克斯坦的管道尋求一筆價值達12億美元的項目融資,有關項目融資的期限大約為10年。
中石油較早前已經披露要向母公司中石油集團收購國際業務??中油勘探的剩余50%權益。
柴油保供組合拳
在保證自身現流充裕同時,中國石油公司也打出一系列組合拳保障柴油供應。
自今年3月份以來,部分地區相繼開始出現柴油緊張,浙江、江蘇、福建、河北、北京、河南等省市加油站先后排起長隊,各地限時限量加油普遍。
在此情況下,中國石油公司6月12日給本報發來的一份新聞稿稱,正采取一系列措施應對柴油緊張。
據中國石油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田景惠介紹,為了保障國內市場的供應,中國石油從去年9月份以來就停止了柴油的出口,汽油除合資的大連西太平洋石化公司有少量出口外也停止了所有出口計劃,同時通過加大進口來彌補國內成品油資源不足,1-5月份已進口資源到貨180萬噸,占東南沿海市場投放量的24%。
事實上,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中石油總經理蔣潔敏就提出了“保災區,保三夏,保重點”的要求。
據中石油新聞處人士介紹,這是該集團在抗震救災、三夏成品油需求高峰、國際油價沖擊140美元這樣一個非常時期作出的周密工作部署。為了應對“三夏”資源需求高峰期的到來,中石油提前打出了“組合拳”,采取多項措施保障“三夏”供油。
該人士表示,“組合拳”之一是千方百計籌措資源,增加國內市場資源投放量。
“6月份繼續保持滿負荷生產,原油加工量比5月份增加6%,進口成品油60萬噸,委托地方煉廠加工回購成品油28萬噸,達到歷史較高水平。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石油為市場增加的柴油供應量將達到100多萬噸。”上述人士說。
同時,中石油已經成立了“三夏”保供領導小組,加強資源協調工作。
據了解,中國石油銷售公司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提前增加了河南、山東、河北、四川、山西、江蘇、安徽等重點地區農機柴油供應量。
“華東銷售公司在柴油緊缺的情況下,仍向安徽地區增加配置量40%,山東銷售公司則向省內400余座鄉鎮加油站增投柴油2萬多噸。”上述人士說。
此外,中國石油各銷售企業 300多個三夏市場領導小組奔波在各地、縣、村口,加強資源整體協調供應工作,以便及時解決計劃、配送、服務和銷售環節的問題。各地區分公司也建立了資源配送快速反應機制,設定“三夏”警戒庫存,建立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配送。
另外,中石油還表示將嚴格執行價格政策。
“中石油明確要求各銷售企業及所有加油站嚴格執行國家發改委和各地政府下達的價格政策,不得對農機用油擅自提價或變相漲價,確保農機用油價格穩定。”上述人士說。
為了確保“組合拳”的效果,中石油已加大了督查力度。
據上述人士介紹,6月11日,中國石油銷售公司派出四個“三夏”保供工作組,目前已分赴山東、山西、河北、陜西四省。
“這批工作組的任務,就是落實國務院6月10日‘三夏’保供會議精神和中國石油集團公司黨組的部署,指導當地成品油供應工作,監督檢查‘三夏’保供措施的落實情況。”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