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口企業在變化中求生存
2008-6-12 11: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華社記者馮源、劉莉莉11日電。
“像這樣的鉛筆,過去一羅(144支)是6元8角,現在已經提到了7元2角。”
在第七屆中國國際日用消費品博覽會會場上,浙江省開化縣華偉文教用品公司總經理謝忠偉拿著一支椴木鉛筆告訴記者:“制造鉛筆的油漆、木材和膠的價格都在漲,我們也不得不提價。”
來自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1400多家外貿企業及眾多海外客商參加了本屆消博會。它是由商務部和浙江省政府聯合主辦的,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博覽會,也是年中國內規模最大的展會。
與謝忠偉的企業一樣,許多企業都提高了產品的出口報價,消博會上“漲”聲一片。在北京2008奧運會文具獨家供應商貝發集團的展位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一個精裝筆記本,現在的價格也比以前漲了5角到6角錢。
談到漲價的原因,企業代表異口同聲地告訴記者,一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另一個原因則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寧波諾布爾制衣實業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朱朝龍說:“現在我們是按1比6.9的匯率報價,估計以后還要升到1比6.5,這樣老外就吃不消了。”
確實有一些老外已經“吃不消”了。澳大利亞客商彼得·麥戈斯計劃來采購建筑材料和家裝材料。他說,隨著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提升,中國商家普遍提價,這讓他難以接受。“由于印度的建筑材料公司也很有競爭力,并且價格比較便宜,與之相比,中國肯定會喪失一定的優勢。”
而為了留住客戶,更多的中國出口企業打起了“質量牌”。朱朝龍指著針織服裝樣品說:“這是用純澳大利亞羊毛羊絨做的,一件可以賣到20元至25元,所以價格上漲15%,客戶還能夠接受。如果是那種普通T恤,本身價格就2元一件,還要再漲幾角錢,客戶早就被嚇走了。”
“現在低檔服裝產品貿易越來越難做,靠價格根本競爭不過像孟加拉國這樣的國家。”寧波致和對外貿易有限公司的秦乃及說,“只有質量好的服裝才能拿到訂單。我們生產的滌棉T恤,因為印染質量好,內行的買家下的就是大訂單。而且現在歐美成衣市場都在走時尚化、個性化道路,‘大路貨’是沒有銷路的。”
寧波海歌電器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電熨斗的企業。公司營銷助理陸玲玲說,由于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不得不提價,也因此失去了一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客戶。“我們現在主要還是發展歐美市場,因此產品經常需要更新,一年要推出好幾款新產品。”
中國產品的質量也得到了一些外商的認可。來華采購家電配件的美國客商戴夫·拉尼克說,目前世界鋼價提升很快,因此中國公司紛紛提價。“不過中國產品質量和工藝較好,因此我還是看好中國企業。”
越來越多的出口企業對金融工具和保險工具也日益重視。朱朝龍告訴記者,公司現在與當地的一家地方銀行辦理了3個月的遠期結售匯業務。而浙江中大服裝有限公司的俞咪娜則介紹說,公司現在也要求選擇出口信用保險來規避風險。
據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統計,今年一季度,他們共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41.5億美元,同比增長352.25%。中行浙江省分行國際結算部的楊建生告訴記者,現在許多外貿企業都選擇與銀行合作,采取改變結算貨幣、鎖定匯率、貿易融資等手段來規避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
“企業要清醒認識到當前的外貿環境與前幾年相比,已經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最重要的就是高成本時代已經到來,但是也不必悲觀失望。”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任張漢東分析說,改革開放30年來,企業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因此還是要堅定外貿信心,著重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視困難為機遇。
而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則表示,國際上諸如美元貶值、次貸危機等因素確實對中國企業出口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不會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卻會成為促進企業轉型的好機會。
“目前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變化是一把雙刃劍,對企業今后穩中發展有長遠意義上的好處,中國企業應當在變化中求生存,如果只知道埋怨大環境就只能遭到淘汰。”龍永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