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碰壁紡企刺國內同行“回馬槍”
2008-5-9 11: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管遭遇訂單逐步減少、海外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揚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率先“走出去”的中國紡織企業經營碰上寒冬,但是,這一挫折并不能阻止有實力的紡織服裝企業邁出擴張的步伐。種種跡象表明,在從海外工廠收兵之后,收購國內經營不善的同行已成為規模紡企的下一步棋子。6日,正在上海進行上市路演的江蘇金飛達服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進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除了上市融資擴大生產線之外,收購中小紡織企業已經是金飛達下一步的明確規劃。
海外鍍金規模紡企急欲拓展投資渠道
“在經營7年之后,之所以要毅然轉讓柬埔寨的工廠,是因為當地的財務政策不透明。隨著美國紡織配額的取消,境外設廠的主要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王進飛在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利用海外工廠規避貿易壁壘已經不再是紡織服裝企業的“明智之舉”。在他的眼中,紡織服裝是受政策影響極端敏感的行業,如果不隨著市場謀變,將直接面臨市場的淘汰。
“從另一角度講,近來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又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機遇”王進飛表示。據了解,除了上市融資擴大生產線之外,收購中小紡織企業已經是金飛達下一步的明確規劃。
生存堪憂中小紡企被“招安”已成大勢
一邊是磨刀霍霍、資金充裕的“海歸”紡企,而另一邊則是不堪重負的靠訂單過活的中小紡企。今年以來,受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紡織行業成本不斷上升,一些中小型紡織企業生產經營開始陷入困境。在多重壓力之下,中小紡織企業已經走到了分化的十字路口,不及時調整就被淘汰的可能無處不在。有業內分析人士預測,今年將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小紡織企業面臨倒閉。
已經三個月沒有接到訂單的浙江一紡織企業業務經理向本報記者介紹,某大型紡企正在與他們進行并購洽談,如果成功,他們就將為其提供產品生產服務,從而獲得生存空間。“中小企業的優點是生產量不大,產品結構調整靈活,而且沒有復雜的債務糾紛。”
而在王進飛看來,沒有充分定價權的中小紡企,大多只能被“招安”,從而依靠與大中型企業結成合作聯盟關系,來謀求生存的空間。
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越來越多的紡企退出市場,也有實力的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將越來越大,而這也是宏觀調控政策愿意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