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陶冬:廣東出口企業可能關閉三分之一

2008-5-9 11: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產業結構轉型的陣痛期將持續多久,未來三年廣東出口制造業三成以上廠商關閉的可能性有多大?在“2008年中國環球業務發展會議”上,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首席經濟學家陶冬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的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你講了一個預測,廣東三分之一出口企業可能在三年之內關閉。這是你們的一個研究嗎? 
  陶冬:我們確實有一個研究報告。實際上你到廣東去看一下,很多人的預測比我們更悲觀。我并不認為這個預測本身聳人聽聞。但是另外一方面決策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講產業升級換代,實際上把人趕走很容易,新的產業進來很難。
  《第一財經日報》:為什么這種現象會首先出現在珠三角?
  陶冬:我想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產業結構,目前受刺激較大的,就是紡織、鞋類、玩具這些低端的出口產品。而這些就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其次我認為廣東在產業升級換代這個問題上執行力度比較大。
  《第一財經日報》:你能不能具體分析一下導致這些企業倒閉的內、外部環境因素?
  陶冬:有幾個因素,人民幣升值、勞動合同法、環保因素、工資因素、材料因素、出口退稅因素。勞動合同法真正的影響可能還沒有全部顯現出來,現在該關的企業早晚要關。
  《第一財經日報》:你如何看待類似廣東這樣的產業大變革?
  陶冬: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正面的結構性轉型。但所有轉型勢必有陣痛。我是堅決贊同勞動合同法,堅決贊成農民工通過工資的上漲在中國經濟增長中得到更多的好處,同時我相信多數中國產品在成本上漲之后也有加價的能力,只是現在我們還沒有用。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同時有一個二元的就業結構,農村還有相當多的農民,目前光靠本國的內需無法滿足他們的就業需要。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口這個輪子千萬不能掉,也就是說制造業還不能分高低端。
  但是作為一個緩慢的轉型過程,產業升級是應該做的,也必須做的,只是一個時機的選擇和力度的掌握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