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人物

沈國康:耐住寂寞方有為

2008-5-7 11:3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吳清
    編者按:隨著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物流信息化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物流信息化的推進過程中,一些走在行業前端的信息化企業家們,成為信息化工作的領導者和弄潮兒,他們的做法和經驗都很值得借鑒。而對于整個行業,他們已經成為一個標桿。
    作為物流信息化軟件的領軍企業之一,提起沈國康和博科資訊,業內幾乎無人不曉。但這背后,沈國康和博科資訊發展到今天的曲折而又不尋常的路卻鮮有人知。
為人豪爽贏得尊重
    沈國康骨子里是一個很豪爽的人,在和他的交談中記者也時時能感受到這點。
    公司剛創立的時候,資金非常匱乏。在辦完公司成立的相關手續之后,當時沈國康的口袋里只剩下了2000元。沈國康當時就用這僅剩的2000元請和他一起創業的伙伴和客戶去好好“搓”了一頓。
    “公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沈國康說起這些“傳奇”的時候還顯得有些意猶未盡。
    也正是沈國康骨子里的這種豪爽,在給他帶來客戶的同時更帶來了朋友,很多客戶都是沖著沈國康的豪爽來的,同時還給他介紹了不少朋友。
人才戰略助力騰飛
    其實,說起做物流信息化,沈國康也算是 “半路出家”。在1992年創辦上海市靜安區博科計算機軟件服務工程部之前,他是上海市建筑管理局負責計算機信息的專家,在看到了計算機軟件這個新興的廣闊市場后,他毅然辭職,貸款5000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
    由于沈國康自己以前就是負責計算機信息的,非常了解人才對于公司的重要性。所以一開始他就對公司人才十分重視,以至于到了求賢若渴的地步。
    “要用就要用最好的人才。”為了能尋覓到最優秀的人才,他還專門到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附近租了一個二層的小閣樓。
    也正是由于他對人才的重視,才成就了今天的博科資訊。當時最早招進來的一批人,現在都成了博科資訊各方面骨干,也成了沈國康的左膀右臂。
    “現任制作總監葉小萌、現任總工程師朱煒等,都是我們企業甚至是行業最優秀的人才,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博科的今天。”沈國康談起他的人才真是如數家珍,他也毫不掩飾自己的自豪。正是在這種用“最好的人才”的理念下,沈國康和博科在充滿競爭的物流行業,很快就得到了回報:1995年推出的WINDOWS版財務軟件,使博科成為最早推出這套軟件的企業之一。
    在公司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沈國康的這個理念也為博科引來了各路人才,成了博科資訊后來崛起的關鍵因素之一。
及時轉型
    對于信息化行業,沈國康的眼光很準。他1995年在國內搶 先 推 出 WIN-DOWS版財務軟件時,當時WINDOWS操作系統正在逐步取代DOS操作系統,WINDOWS版財務軟件也可謂正是發展的黃金時期,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WIN-DOWS版財務軟件,對于企業發展無疑具有很大的幫助。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軟件推出后受到了來自外部環境的各種壓力:軟件無法獲得相關部門的批準。按規定,博科只允許在上海地區銷售,而不能向全國推廣。對于博科來說,這無異于一個準備大跨步前進的人,被栓住了雙腿。
    當企業生存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時,沈國康并沒有選擇退卻。他開始尋找新的思路,他要讓企業轉型。通過對市場的大量調研與考察,他看到了蓬勃興起的物流行業,以及背后對物流軟件潛在的巨大需求,他決心向物流信息化轉變。
    這一次,沈國康很好地把握住了這個機遇。
    在他看來,進入物流行業和中國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恰好吻合。中國制造業的物流成本占到30%,而美國是在10%以下,市場空間巨大。最重要的是,這個市場以前并不被國內軟件廠商所關注。于是,沈國康以最快的決策速度進入了物流信息化行業,并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物流軟件。他的軟件一經推出,就迅速占領了市場,受到用戶的好評。
    截止到目前,博科已占據國內很大一塊市場份額,成為了物流領域領軍企業之一。這次抉擇也使博科在后來的ERP市場上,走出了一條和同行們截然不同的道路……
十年磨劍
    博科資訊用了十年的時間發展成為了業內的領軍企業之一,但博科資訊的發展絕非一帆風順。沈國康和博科資訊更多地是在艱難和寂寞中完成了這樣的跨越。
    在1995年推出的WINDOWS版財務軟件受限之后,在接下來的幾年,博科資訊陷入了艱難時期,資金少、市場規模受限,在這種巨大的困難和壓力面前,沈國康并沒有放棄努力。在技術研發上依然投入很大的資金和精力,為之后公司在物流、審計軟件等新領域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沈國康看來,經營企業就像馬拉松賽跑。
    “中國的企業家需要一些耐心,需要自己逐步的去思考,少一些投機。”沈國康說。他認為,企業能不能活一百年,這和創業者本人息息相關。就像索尼、松下、柯達等國際著名企業,公司老板首先就是個產品專家。
    “我很佩服這些老板,他們每個人都是產品創意專家,看到一種產品,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創造出另外一個產品出來,從而更好的引導市場。看到一種需求,他們會做出一種產品來滿足這種需求。”沈國康對記者說。
    回首博科發展的十年,沈國康說: “企業家要耐得住寂寞,承受住苦難,才能積累寶貴的財富。”
轉換思維
    沈國康是那種永遠不會滿足現狀,不斷朝更新、更高目標前進的人,他的這個特點也給博科資訊打下了一個 “勇于創新、嚴格要求”的烙印。
    現在的博科資訊在物流領域和審計管理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據介紹,單就物流供應鏈市場這部分,博科資訊就占據著國內31%的份額,成為市場的龍頭企業。不過在沈國康眼里,這只不過是博科資訊的一個新起點。
    而在這個更高的新起點上,他又開始了新的思考。
    “現在很多軟件賣的不錯,客戶也都能接受,但談到客戶滿意度卻往往不高,都是一些一樣的標準化產品,那為什么博科資訊就不能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更人性化的服務?”
    用“以行業經營為導向”取代“以銷售為導向”,不僅僅要注重產品的市場銷售,也要注重客戶滿意度和行業的導向,要以更好的行業引導者的身份來要求自己,沈國康給自己和博科資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感覺現在博科資訊身上有這樣的使命,我自感擔子也很重,但我們會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努力做的更好。”沈國康自信地說。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