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008-5-31 12: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共崇左市委副書記 王昆芳:抓好中心城市建設是加快推進城鎮化的重要途徑。崇左市建市近5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年起步,二年打基礎,三年初見成效,六年見新城”的城建工作思路,狠抓中心城市建設和管理,在實現了“三年初見成效”的基礎上,正向“六年見新城”目標邁進,中心城市建設與管理工作成效顯著。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一些在建城建項目進展緩慢,資金缺口較大;對征地農民的安置工作有待加強,違章建房現象比較嚴重;城市功能還不夠完善,“五亂”現象有所反彈;市區綠化亮化及左江沿岸景觀規劃建設工作滯后等。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步伐。
一是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二是加快完善城南新區功能。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城市基礎設施框架。著力打造精品房地產樓群。三是穩步推進舊城區改造。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對道路進行改造,解決交通瓶頸;解決群眾建房難問題,加大違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四是抓好中心城市綠化亮化工作。加快崇左“山水園林城市”建設步伐,實施綠化工程;加大對舊城區的改造力度,確保達到廣西園林城市標準的要求。五是想方設法提升城市人氣。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通過發展高等教育來聚攏人氣,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六是抓好左江沿岸景觀規劃管理建設。編制左江防洪堤專項規劃和沿岸景觀規劃,加強左江河岸綜合整治和建設力度。七是深入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建立遏制“五亂”現象的長效機制,開展城市綜合管理整治。八是做好拆遷安置工作。依法進行征地拆遷補償,加快永久安置點的建設力度,盡快制定城市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方案。九是積極籌集城市建設資金。將分散在各單位的政府資源重新整合;拓寬融資渠道;加強與金融部門的溝通合作。十是積極引進城市建設與管理優秀人。
中共崇左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盧陽春: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近年來,崇左市新農村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涌現出江州區果怕新村、扶綏縣江西岸新村、龍州縣農頓屯等一批新農村建設示范典型。但仍存在不少問題,如認識存在偏差、規劃工作滯后、環境衛生較差、缺乏村民自治、資金投入不足等。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可作如下考慮:
一是大力培養村民的自治理念,突出農民在新農村村屯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在加大公共財政投入的同時,還要做好宣傳發動和引導工作,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新農村建設的規劃、任務、要求、措施等寫進村規民約,達到村民自治目的。
二是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切實把新農村村屯建設納入科學的管理軌道。對未完成規劃的村屯,暫緩審批公共設施建設和農民建房等相關手續;針對農民收入不高、不具備易地整村搬遷或統一推倒舊房新建的現實情況,制訂規劃要重點放在舊村改造上。
三是堅持分類指導的原則,注意保持新農村村屯建設的多樣性。新村規劃建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對條件較好的村屯,村莊規劃建設應當高起點;對條件差的村屯,應優先突出有利于產業發展的規劃建設;對生態資源好、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村屯,可以選擇生態型、農莊型模式。
四是堅持示范帶動的做法,循序漸進地推進新農村村屯建設。堅持示范帶動,從基礎條件較好、干部群眾積極性較高的村屯入手,逐步擴展到其他村屯。從資金籌措比較容易的項目入手,加快建設速度,提高建設質量。
五是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切實改變農村的衛生習慣。大力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和村容綜合整治行動,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防止新農村建設有新村無新貌現象出現。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副市長 蔣連生:重大項目建設是推進工業化的有效載體。對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培植新的財源、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有重要作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進一步依托資源產業優勢,謀劃一批具有戰略支撐意義的重大項目。圍繞“一區兩園三基地”建設,不斷謀劃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優、輻射能力強的重大項目。二是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方法,不斷提高重大項目招商引資成功率。要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要選準招商引資主攻方向,重點放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東盟、歐美國家及港澳臺地區;要落實責任考核機制。三是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強力推進重大項目早日竣工投產、發揮效益。要健全完善重大項目建設責任機制、重大項目建設協調機制、重大項目建設督促檢查機制、重大項目建設考核獎懲機制等。要增加前期經費的投入,確保前期工作和前期研究充分扎實。四是進一步規范管理,提高重大項目建設質量和水平。嚴格管理重大項目,從立項(備案)、審批、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的全過程加強對項目監督管理,建立程序科學、投向合理、運作規范、監管嚴格的政府投資管理體制,有效防堵各種漏洞。五是進一步整合園區資源,努力構筑重大項目建設良好平臺。重點抓好與企業生產密切相關的水、電、路、氣、污水處理、標準廠房等基礎設施建設。六是進一步探索各種融資方式,多渠道解決重大項目建設資金緊缺問題。七是進一步節約集約用地,切實解決重大項目建設用地緊張的瓶頸問題。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副市長 馮學軍:旅游產業是朝陽產業,發揮旅游資源優勢,打造特色旅游,使之成為重要的優勢產業,是推進崇左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選擇。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提高認識,做大邊關旅游產業。各有關部門要提高對旅游產業重要性的認識,從旅游建設用地、銀行貸款、吸引旅游人才、吸納民營資本和外商投資開發旅游資源等方面給予政策性的扶持,擴大旅游企業規模,從根本上改善旅游企業“小、散、弱”的狀況,使旅游產業實力進一步壯大,發展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二是創新旅游管理體制,切實解決制約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要成立高規格的市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協調解決全市旅游產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將旅游局和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實行旅游資源和景區景點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整合、統一調配;在旅游資源開發的經營模式上,實行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即“三權分離”改革。
三是整合旅游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建設“五大景區”。要整合左江流域旅游資源,建設左江旅游大景區;以德天跨國大瀑布景點為龍頭,建設德天跨國瀑布大景區;以友誼關景點為依托,建設憑祥友誼關歷史人文景觀大景區;以龍州紅八軍軍部舊址景點為中心,建設邊關紅色旅游大景區;將崇左石景林、斜塔、太平古城、左江市區河段整合起來,建設崇左中心城市旅游大景區。
四是策劃好旅游線路,加大崇左旅游的整體宣傳促銷力度,提升邊關旅游知名度。以“中越邊關探秘游”線路為領頭品牌,整合策劃好適合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游客的旅游線路。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宣傳效應。
五是加大特色旅游商品的開發和挖掘邊關文化旅游資源的力度,促進文化與旅游的結合,豐富邊關旅游文化內涵。充分挖掘崇左邊關歷史文化、壯鄉民俗風情、天琴民俗等等,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此外,還要加大人才資源的開發力度,全面提高旅游人才整體素質。
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副市長 王鐵良: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擴大與東盟特別是越南的合作,形成開放開發的熱潮,以大開放促進大發展。
在建設中國—東盟憑祥物流園方面。打造一個有形的物流交易市場(中心);打造一個科技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一個國家級物流技術研發與實訓基地(中心);盡快協調解決越南車輛進入物流園。
在建設崇左國際物流園方面。強化崇左市物流工作領導小組,研究解決全市物流發展問題和定位,統一制定全市規劃;構建和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提高運輸能力;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招商引資工作;創新崇左市國際物流園管理模式;做好崇左(東盟)國際物流園工業產業和物流專業市場的定位。
在建設錳加工基地方面。加強與大企業大公司的合作,培育產業帶動龍頭;努力提高產業的資源保障度,增強資源影響力和競爭力;加強區域合作,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和配套關系;加強規劃引導,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加強銀企合作,加快錳產業做大步伐;充分依靠科技進步,加強人才培養;加強宣傳,打響中國綠色錳都這張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