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起來 向鋼廠“叫板”
2008-5-27 10:5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舒亦欣
話語權,不僅僅是文明的進步標志,也是公平生存的合理訴求。就這么個簡單理兒,如今卻是鋼貿流通商最鬧心的事兒。
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鋼材出貨快,盈余也利好,流通商固然期望有更多的貨從自己的窗口輸出。但鋼廠卻不按協議給流通商發貨,說現在生產不出來,實際上是在等待價格新高度,進而按新價供貨,賺取更多的利潤;而行情不好時候,由于出貨遲緩,流通商庫存盆溢缽滿,而此刻,鋼廠以信守協議,對流通商按時供貨,甚至直接送達流通商,實際上是為了轉移行情不好時的市場風險。“想要貨的時候,就不給你;不想要貨的時候,就塞給你。”鋼廠、流通商的關系,不少的時候就這樣“交惡”。
鋼材流通商盡管心里憤憤不平,但胳膊畢竟擰不過大腿,任鋼廠行之所欲。一鋼貿老板直言:“得罪了鋼廠,行情好壞都不會痛快給你供貨,行情好時,讓你連‘少’的錢都沒得賺!”
行情不好時,市場鋼材價格有時會比鋼廠供貨價格還要低,業內稱之“價格倒掛”,風險自然就到了流通商,這一出貨方案“小試牛刀”便讓鋼廠嘗到了“市場風險轉移”后,逢上利好,自己吃“大頭兒”,流通商吃“小頭兒”;逢上“風險年”,自己吃“小頭兒”,流通商吃“大頭兒”的甜頭。屢試不爽后,鋼廠將之由個案推向普及,最終導致業界一片嘩然。但“敢怒不敢言”的鋼貿商多因勢單力薄,忍氣吞聲,接受 “宰割”。
近兩年,鋼貿流通領域針對鋼鐵生產企業“合作共贏,風險共擔”的呼聲漸緊,并且形成了一種要“與鋼廠享平等”、“平等對話”的共識。但是,雄霸市場多年鋼廠對下游企業向來趾高氣揚,就沒把流通商的愿望當回事兒。即使聽聽流通商的“意見”、“心聲”,也不過是做做姿態,很少涉及核心。對數千萬之眾的鋼貿商來說,游兵散勇,哪有實力與鋼廠爭鋒?
在發現指指點點、四處游說難令鋼廠改變態度的時候,廣大鋼貿商猛然驚醒,發現一根手指頭兒很難產生戰斗力,于是開始握拳,一個拳頭還是不行,必須打組合拳,于是,“金屬流通協會”、“金屬材料商會”等行業組織紛紛登上歷史舞臺,除了上傳下達政府有關行業信息和政策、協調會員單位經營管理外,還做鋼貿商的代言人、向鋼廠反映訴求、在產業鏈條上共贏成為行業組織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其中亦包括代表鋼貿商同鋼廠的霸王條款“抗衡”,為鋼貿商謀“福祉”。
“在廣袤的非洲草原上,上演著動物世界的生死之戰,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亙古不變。面對強壯彪悍的非洲獅,一只或僅幾只鬣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豐盛美食被搜掠,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聯合起來,在雙方博弈中贏得自己的那份食物。”一鋼貿商用生物進化論來闡釋今天鋼鐵流通與鋼鐵生產企業的市場利益紛爭,“公平不是固有的,只有聯合起來才有公平,才有話語權,才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我們要想在利潤空間極度壓縮境況下生存發展,面對鋼廠的霸王條款,只有一條路:聯合起來,向鋼廠叫板”。